林心玉、吳承遠、郭卉寧 / 台北市
為喚起大眾對親子教育、環境教育的重視,小人小學將教室搬到大自然,用最美麗的土地,邀請父母與孩子一同學習學校不會教的事。
「家是養成孩子最重要的角色。」小人小學創辦人陳子倢說,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場域,對他們的行為和思想產生重大影響,然而,現在的家長卻天天投身於工作之中,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寥寥無幾。
在職場上,陳子倢看過不少職業婦女每天在工作和家事間來回奔波,無時無刻都像在打仗,急迫又沒有時間休息,甚至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因此,二十五歲的陳子倢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未來十年,自己會不會變成這樣的人?甚是了解自己的她,得到肯定的答案,於是她毅然決然辭去原先的工作,開始著手籌劃小人小學,盼能提供家長一個陪伴孩子一起長大的地方。
二O一七年六月,小人小學正式成立,一顆拿著刀叉結合體的種子,成為小人小學的標誌,分別代表著小孩、家庭與環境,希望小小的種子在家庭和環境的養分滋潤下,逐漸成長為堅挺的大樹。
陳子倢說,命名為小人小學,其實有特別的涵義,小人即是小孩,小學則是不同於體制內的小學,她定義的小學是:從小學起。不只希望小孩要從小學起,也期待父母能空出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學習,除了這個定義外,第二個意涵是:從最小的事學起。
在小人小學的課程中,會安排一些簡單的家務事,讓孩子嘗試動手做,陳子倢說,洗碗、洗菜、撿垃圾、幫爸媽打飯,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很多父母總是會幫孩子打理好每件事情,導致小孩長大後什麼都不會,她希望透過學習,告訴孩子這些日常瑣事自己就可以做到,不需要仰賴別人。
不僅重視品格教育,也提倡與自然共舞,小人小學結合台灣十個縣市的農家,打造環境教室,鼓勵孩子與自然接觸,親自體驗食物原本的樣貌。
陳子倢說,現代人習慣透過網路取得資訊,連蔬菜的味道都靠搜尋得知,鮮少走出城市,與大自然互動,忽略台灣有很棒的自然環境,無論是農、漁、畜牧業都有著意想不到的壯麗,她認為孩子應該也要到自然裡,感受環境的美,探索食物的由來,而這個念頭,促成小人小學開創農務體驗課程。
農務體驗課程以農家為教室、小農為師,由父母帶著孩子一起走入環境,在農家主人的介紹下,嘗試著親眼看、親手摸,了解食物真正的模樣和味道,不再只是上網搜尋,從別人的描述中認識食物。小人小學資深企劃柯艾廷說,有一次採芭樂的課程,恰巧在颱風過境後,孩子不再只是待在家中,看著電視報導農業的災情有多慘重,而是直接抵達農地,看見受到颱風肆虐的芭樂園,明白農夫的損失,體會食物的可貴。
近年來,台灣社會多以雙薪家庭為主,父母大多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讀書、玩樂,加上電子產品盛行,釀成親子關係日益疏遠。為了扭轉這種情況,小人小學堅持每一次的活動,至少要有一位家長陪同孩子參與,落實親子共學。小人小學團隊成員陳星岑說,課程中的每一個活動都是針對孩子所設計,教導他們表達自身的情緒,跟爸媽互動,幫助家長和小孩恢復健康的親子關係。
在課程中,家長是陪伴孩子學習的主要角色,老師只在一旁進行輔導,把多數的時間留給親子做交流,促進他們之間的良善互動,透過雙向溝通,明白對方的想法,拉近彼此的距離。
除此之外,沒有固定教材也是小人小學的特色之一。每一次課程前,會先與家長聯繫,進行親子諮詢,了解小孩日常生活的狀況,找出缺乏或需要加強的地方,由專業的諮商團隊進行評估,替每個孩子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挑戰,讓孩子嘗試不擅長的領域,更促使家長看見他們的獨特性。
「孩子的轉換度其實很高。」陳子倢說,之前有一個小孩是家裡的妹妹,總是喜歡學習姊姊的一舉一動,比較缺乏自我。但是在課程裡,和不同年齡層的人分組後,那個孩子成為隊伍裡的姊姊,進行活動時,總是很踴躍的舉手發言、參與,令陳子倢很訝異,原來當孩子的角色轉換後,就能看見其中蘊含的價值。
陳子倢希望小人小學能成為台灣兒童環境教育的平台,不僅維持現在的課程模式,也開發更多元的活動,像是與企業合作開辦家庭日,幫助忙碌的員工,回歸家長的身分,主動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空出時間陪伴,盼從企業本身開始推廣良善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未來,陳子倢還有一個願景,招募各行各業的人接受親子教育訓練,一起推廣家庭是教育核心的概念。她說,這群人就是「老師」,無論他們的身分是什麼,在做什麼工作,或是身處在台灣哪個城鎮,只要擁有共同的理念,就可以使家庭教育的好處繼續在各地被散佈,讓更多人能夠知曉、重視。
採訪側記
環境教育結合親子教育,並不是難懂的概念,但在實行上卻不簡單,除了家長沒有空閒外,小孩不受控制也是問題。不過採訪當天,聽候著老師的指示,孩子們慢慢地融入環境中,展現全然的好奇心,也願意學習新事物,很適應在自然中奔跑、玩耍,再加上父母耐心地在旁陪伴,我見看小孩最快樂的笑顏,也看見親子間最幸福的時光。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大手拉小手 走出教室探索大自然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