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謙、劉佳軒 / 台北市
《臺灣吧》由四位年輕人蕭宇辰、林辰、謝政豪、張佳家創辦,憑著滿腔熱血,趁著年輕做些有意義的影片,希望藉此,引起大家對於探索知識感到興趣,沒想到這樣的初衷,意外得到熱烈迴響。
「如果這就是台灣需要的內容的話,我們就持續做下去吧!」所以成立了《臺灣吧》,並一路推出兼具資訊與娛樂性的數位內容,亦催生「黑啤與啤下組織」等角色,這些可愛角色陪伴大家至今已經三個年頭。
毫無經驗的四人在創立初期遇到的困難百百種,從資金上的缺乏、組織架構的不熟悉、觀眾的迴響等各有所難,但最大的困難還是在於「人」,如何管人、用人、跟員工們相處,怎樣使員工們能愛上公司的環境與制度,更要教會自己的團隊把四位創辦人所做的東西複製下去,產出一樣好的內容,建立一個完善的流程,所有東西都要從零開始。
「滿分不只一百分而已,好,上面有更好,優秀上面也還有更優秀。」謝政豪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四人渡過難關,他們相信只要願意學習、願意反省,所有困難都可以克服,儘管面對自己不熟悉的管理事宜,他們堅信抱持著這樣的態度也定能過關斬將,而這種精神也讓他們持續產出解決台灣教育問題的高質量內容。
《臺灣吧》團隊推出的第一個作品是「動畫臺灣史」,也是打響知名度的一個系列。四位創辦人各司其職,推出了共八集「動畫臺灣史」系列動畫,第一集內容講述台灣一百年內的近代史,從清治時代、日據時代,一路講到國民政府來臺,配以可愛角色呈現,讓歷史不再生硬乏味。上架以來已經創下驚人的點擊率,引起民眾熱烈迴響。
「動畫臺灣史」第五集「全球瘋傳,臺灣人不告訴你的,二二八事件」,介紹了這件大大影響臺灣政治及文化的歷史事件,毫無疑問,這引起正反兩面民眾的廣泛討論,其中不少負面的訊息與新聞排山倒海湧入。《臺灣吧》團隊表示,「作品完成之後組織內部也會有不同意見,更何況是外面的聲音。」但這只會令他們想要做得更好。《臺灣吧》並沒有因此倒下,反而將危機化為轉機,繼續用自身影響力把教育做好。
其實《臺灣吧》登記的名字是「臺灣各種吧」,作為一個媒體需要有自己的定位,而他們是一個教育型的新媒體。蕭宇辰與林辰說,《臺灣吧》從不把自己侷限於歷史上,他們希望任何知識都能透過好的包裝,呈現給所有想學的人看,讓大眾知道知識其實並不無聊,知識也是可以很有趣味性的。
創辦人之一的蕭宇辰畢業以來一直從事教育工作,不論是在學校教書,還是在《臺灣吧》做動畫,都是用不同方式來處理教育問題,「教育是沒有終點的,是一條一直走下去的路。」蕭宇辰這一番話也同時也道出了林辰、謝政豪、張佳家的想法。
《臺灣吧》每年都會有新的突破,像是今年推出的「拼經濟吧」與「法律吧」,就運用了脫口秀與劇情片的方式探討言論自由、漲價、貿易等問題,而未來幾年的目標《臺灣吧》團隊想要做出更大的製作,不再是幾分鐘的網路短片,而是半小時長度的卡通片,用更長的影片來吸引更多觀眾的注目,也更能引發大家對知識的興趣。
採訪側記
進入到《臺灣吧》的工作室中,首先映入眼廉的就是一個霓虹色光澤的吧台,與《臺灣吧》的動畫一樣,是非常有格調且有充滿著風格的,在採訪中也能感受到受訪者的專才與鬼才,我想他們對教育革新的夢想,一定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臺灣吧》詼諧結合知識 醞釀求知熱情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