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鼎翔、葉向媛 / 台北市
在生鮮超市、大賣場林立的時代,人們取得食物的方式更便捷,卻也帶來許多浪費。「呷饙 Japoon」團隊推廣剩食再造,鼓勵人們不要隨意丟棄食物,為每一份剩食創造新生命。
「呷饙 Japoon」團隊由湯士賢、吳宜芳、呂昊霖、胡鈞綸、楊涵中五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成員共同創辦。二〇一六年,他們參與第一屆Design For Taiwan計畫,以「發現社會問題,設計解決方案」為目標組成五人團隊,並選擇團隊成員皆有共鳴的「剩食議題」作為主題。
「從義式料理店到夜市滷味攤的食物浪費情形都一樣恐怖。」曾有多年餐飲業打工經驗的湯士賢,從高中起就在各式餐廳擔任內、外場工作,看著客人沒吃完的食物變成大量的廚餘,讓他開始意識到剩食議題的嚴重性。吳宜芳則認為食物是與人生活最息息相關、不能不關心的事,她說:「這個世界上有一部份的人不停的在浪費,另一部份的人卻一直在受餓,這真是一件很弔詭的事。」
選定主題後,他們為團隊取了個詼諧的名稱 — — 呷饙Japoon。湯士賢表示,取這樣的名字其實是希望大家能很快地記住他們,同時也是一種自嘲。而團隊的命名也正呼應了呷饙的理想,希望能用有趣的方式讓大家看見這個議題,進而付諸行動實踐。
「我們都知道不可以浪費食物,但是大家還是一直在浪費,這種從小聽到大的教育效果並不大。」吳宜芳說,若只是談論生硬的剩食議題,大眾不會感興趣,所以呷饙團隊與專業的廚師合作,設計剩食料理活動 — — 呷披薩,由民眾攜帶自家冰箱中剩餘的食材,加上團隊從市場搜集的NG食材,經過專業廚師的指導製作成各式口味的披薩,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大眾意識到剩食議題的重要性。
呷披薩活動的參加者帶來的剩食種類豐富,就連莎莎醬、花生醬、巧克力、雞肉都有,由於披薩是非常適合發揮創意的剩食料理,只要掌握基本的調味原則,撒上足夠的起司,就可以烤出美味的披薩。
吳宜芳表示,聽見參加者驚喜的說:「沒想到我帶來的剩菜這麼好吃!」對她而言是很大的鼓勵,因為讓參加者在料理的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剩食再造的意義,就是呷饙Japoon舉辦剩食料理活動的目的。
一場料理活動難免會剩下食材,但是經過專業廚師的巧手,胡蘿蔔絲和碎馬鈴薯可以煮成奶油濃湯、多餘的麵包和水果可以做成沙拉,果皮還能泡水果茶。「這場料理活動,真的一點食材都沒有剩下!」湯士賢笑著說。
除了舉辦創意剩食料理活動,呷饙團隊也曾計畫與專業廚師合作,推出「呷你的天菜」到府冰箱健檢服務,希望能主動出擊,改造每個家庭食物浪費的源頭 — — 冰箱。
在活動的構想上,「呷你的天菜」冰箱健檢服務內容包含「冰箱健檢」、「主廚料理」兩個階段:「冰箱健檢」在幫助民眾整理冰箱的過程中傳授食材購買、保存的技巧;「主廚料理」則是由主廚利用清出的剩食,和民眾一起煮出美味天菜。湯士賢說:「我們提供主動的服務,幫大家的冰箱消滅剩食!」
然而,台灣人注重隱私的觀念成為呷饙團隊在推行時難以突破的阻礙。湯士賢說:「太過創新的作法,大家不容易接受。」大部分的台灣人不習慣接受到府服務,儘管冰箱凌亂會帶來不便,卻不像網路斷了、瓦斯沒了,是迫切需要處理的問題,人們認為冰箱只要自己處理就好了。
面對到府服務與隱私觀念的衝突,呷饙團隊不改其初衷,仍希望能從家戶的冰箱作為出發點進行改造。湯士賢表示,這個計畫將會變形,由呷饙團隊提供整理冰箱的獨門絕技,擔任協助民眾整理冰箱的角色,推出改良版的計畫。
「剩食不只是廚餘,從產地到餐桌的途中有非常多地方都會產生剩食。」湯士賢說,從農產地開始,作物就可能因為蚊蟲叮咬、外觀損傷而報廢,許多中盤商會挑剔蔬果的賣像,太彎曲的小黃瓜、畸形的蘿蔔都無法進入市場,雖然吃起來和一般的蔬果沒有不同,還是只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到了銷售階段,許多餐廳為了讓餐點更吸引人,主打大份量或吃到飽,消費者常錯估食量而造成浪費;超市則為了銷售方便,將商品份量標準化,消費者無法只購買需要的份量,也會造成浪費。而食材進到家戶的冰箱後,許多人並不注重冰箱的整理與食材的保存方法,冰箱長期呈現爆滿的狀態,許多食材在不知不覺中過了保存期限,最後還是進到垃圾桶裡。
「現在的小孩以為西瓜長在樹上、不知道發芽的馬鈴薯有毒。」湯士賢說,剩食議題可以回朔到現代小孩缺乏食農教育的問題。早期的小孩在田野間長大,知道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不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與物力,自然而然會養成珍惜食物的習慣。因此,推廣食農教育也是解決剩食問題的努力方向。
根據《社企流》的歸納,剩食議題目前可以從再分配、再加值、再利用三個方向解決問題。「再分配」是把過多的剩食分配給需要的人;「再加值」是把剩食重新製成全新的產品,例如,剩食料理;「再利用」是利用廚餘堆肥、發電。
呷饙Japoon團隊希望能從這些方向出發,找出其他創新、有趣的解決方法,例如:推出創意剩食甜點活動、冰箱健康檢查服務等計畫,讓大眾看見剩食議題,更主動培養珍惜食物、不浪費的習慣。
採訪側記
第一次看到這個團隊的名稱時,覺得還蠻有趣的,而在採訪當下也詢問了一下他們命名原因,「喔喔!就只是希望取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其實這樣的發想還挺成功的。雖然「呷饙」從閩南語說的話不太好聽,但Japoon推行的這般理念,卻是讓人相當敬佩。不浪費食物,真的是種美德。希望食物浪費的問題,有朝一日能夠消失,雖然還很遙遠,但只要有人的想法開始轉變,改變就不再是空談。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剩菜變天菜 一起來「呷饙」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