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錡、王傳豪 / 宜蘭縣
一台台鐵牛力阿卡載著遊客遊覽田園,社區小農們在路邊販售自家的蔬果,以及剛醃製好的醬瓜、豆腐乳等等,這裡是宜蘭縣員山鄉的內城社區,原先是傳統農村,但因為就業環境不良,面臨人口外流問題,內城社區從二〇〇五年開始推動「鐵牛力阿卡」,成功吸引觀光人潮,開始一連串的營造改變社區,這次他們要用「產業服務園區」,讓外界再次認識好山好水的內城社區。
「內城資源最豐富,環山水圳透清涼。大樹公下群談笑,獅鹿也來湊熱鬧。」這是內城社區網站上對這裡的一段介紹,位於宜蘭縣員山鄉的內城社區,接連著雪山山脈丘陵地帶和平原,加上地處蘭陽溪湧泉帶,地理環境造就了豐碩的自然資源。居民們大多以務農為主,但隨著台灣產業結構的改變,許多人放棄了農耕生活,進到大城市打拼,內城社區嚴重面臨人口流失問題,社區也失去生氣。
「在沒有社區營造前,這裡是不動的,居民對這塊土地沒有信心。」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說,在開始著手做社區營造前,社區面臨就業環境差的困境,原先社區的農人逐漸外移,在地人也不願意相信地方教育,將孩子送往城市就學,孩子被送到外地讀書後,就持續留在都市工作,內城社區因為人口長期外流,空屋率也逐年攀升,社區逐漸沒落。
為了找回流失的人口,內城社區發展協會從二〇〇五年開始推動「鐵牛力阿卡」,將農村特色結合觀光,民眾可以搭乘力阿卡遊覽社區景色,認識在地自然環境以及人文故事,鐵牛力阿卡成功打出名號,吸引觀光人潮,也為後續的社區營造踏穩第一步。
二〇一七年內城社區成立「內城社區產業服務園區」,將閒置校舍空間改造成為產業園區,希望串聯社區內六級化產業,包含社福產業、婦女產業、教育產業等等,將園區打造成為社區的產業平台。
其中最主要的是小農市集,銷售平台希望讓內城社區的農產品達到「地產地銷」,直接銷售給遊客及在地居民,一方面商品能減少運送里程,另一方面也能讓商品價格不受市場價格影響。
簡裕鴻發現社區內有二、三十種米的品牌,在競爭之下價格降低,他提議產業園區以「契作」方式與農民合作,整合各家作物,將品牌單一化。此外,社區內也會依照季節推出不同產品,如紅龜粿、醬瓜和芋頭等等,最後將農產品與商品都放置於社區銷售平台販售。
內城社區產業服務園區內除了規劃市集空間外,也將園區周遭空地打造為社區的「客廳」及「公園」,讓居民能在此休憩。而為了因應社福產業,內城社區規劃了生活館、產業館以及品牌館等等。此外,一之軒食品公司以社會企業模式進駐於社區,將百分之十五的營收回饋於社區,成為園區特色之一。
簡裕鴻認為鐵牛力阿卡和產業服務園區之所以能成功發展,仍然要歸功於社區內的自然景致,即使社區觀光發展興盛,也不能破壞了原先的環境。簡裕鴻透過教育社區居民愛護土地,提倡日本的「里山倡議」,強調居民必須兼顧環境生態以及動植物的永續生存,不能因為人類的自私,破壞自然環境,里山倡議的精神即是學習與生態共存,這也是簡裕鴻在經營社區時的主要精神。
內城產業園區興辦不老學校、蔬果生態班和生態學校等等,透過教育課程教導居民基礎種植、養殖和認識土壤環境,只要居民有興趣,皆可報名參加。
社區也與在地學校合作,於二〇一三年申請將社區內的榮源國中及內城國小合併,成立「內城國中小」,以「實驗教育」為教學主軸,讓學生親身體驗大自然,規劃了系列課程,包含在九年教育過程中必須爬五座百岳、單車環島、露營溯溪等等活動,簡裕鴻希望讓學生認識在地環境和生態特色,也因為這樣的教育模式吸引許多外地家長讓孩子來此讀書,在地人也恢復對在地教育的信心,簡裕鴻說:「以前還擔心學校沒人要讀,現在反而是大家擔心讀不到!」
內城社區也是宜蘭縣目前最多有機小農在此耕種的社區,除了本地小農外,越來越多外地的年輕人來到內城社區,由社區產業服務園區幫忙引薦土地讓青農耕種,如今已有超過八十公頃的土地在做有機耕種,拋棄噴灑農藥的慣性農法,小農選擇以有機農法保護環境。因為環境的優化和教育的成功,內城社區人口逐漸回流,空屋率也降到幾乎是零。
簡裕鴻堅定地說:「很多人常常會問我的營造目標是什麼?其實就是『永續經營』這四個字。」他強調社區內能夠發展產業是很好的事,但不能忘了回饋社區,又或者破壞了在地和諧。
「福利措施」、「環境維護」和「生態永續」是社區營造的根本,如果只專注於賺錢,居民無法感受到社區帶來的溫暖,也就無法讓社區環境日益變好,社區產業所賺取的錢,要回饋於弱勢福利和環境維護上,也許過程需要耗費許多人力和精力,但只要一步一腳印,穩定進步,就能改變社區。
已經投入社區服務十餘年的志工隊隊長林叔惠說:「只要社區有需要,我們都會出來協助社區。」她希望社區能朝多元化發展,而現在社區發展協會內有許多組織一同討論、協調,例如鐵牛力阿卡車隊、里山倡議小組及志工隊等等,分工為社區努力。
鐵牛車隊長林乾鐘說:「現在看到許多孩子假日回來玩,也會在市集幫忙擺攤,回到家能感受到社區的熱情。」居民們各司其職,秉持著服務社區的心,為內城社區盡一份心力。
採訪側記
內城社區的產業服務園區,不但整合了鐵牛力阿卡的觀光產業,也將社福、教育、農業等等產業串在一起,建構完整的社區平台。
然而,理事長的盡心規劃,以及志工、居民們動員為社區的付出,可以看出社區內的每個人,都以居住在內城社區為榮,也深愛著這片土地,努力回饋社區,更不忘幫助大自然的永續,我想這就是社區營造的精神,藉由營造讓社區環境越來越優質,也讓居住在此的人越來越有凝聚力。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內城產業園區 農村翻身新契機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