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製墨獨門松煙墨 找回失傳技術

大有製墨獨門松煙墨 找回失傳技術 | 華視新聞

李佩亭、周祐徳

陳嘉德與陳俊天父子經營全台唯一一間手工製墨廠「大有製墨」,以特殊技術提煉出的松煙製成「松煙墨」。墨條是書法、國畫必用品,近年來因市場需求減少,大有製墨從製造學生墨轉為研發高品質的松煙墨,陳嘉德與陳俊天父子找回失傳技術,經過轉型讓製墨廠得以保存。

大有製墨成立 下一代傳承技術

大有製墨第一代師傅陳嘉德十五歲從嘉義北上求職,進入「國粹墨莊」學習製作墨條的技術以及生產線的流程後,二十八歲在三重創立「大有製墨」,至今已是台灣碩果僅存的手工製墨廠。大有製墨以招牌松煙墨為名,製作過程中在原料牛皮膠中加入松煙,以松樹燃燒後的粉塵作為墨色的來源。樹木燃燒後的天然松煙讓大有墨條調出來的墨色不同於一般學生墨,能夠調節深淺增加層次,適合運用在國畫、書法上。

兒子陳俊天從小受父親影響,在製墨工廠耳濡目染之下,漸漸踏上製墨之路。陳俊天國小時便開始幫忙父親包裝墨條,到了國高中開始學習「揉」墨團的技術。近年來陳俊天為傳承父親的獨門技術,深入研究如何調配原料比例、如何照顧墨條的技術,學習從原料、製墨到銷售一條龍的過程,接手父親的生意,成為大有製墨第二代師傅。

大有製墨工作室一隅,牆上貼的便條紙皆為訂單。 攝影/周祐德

製墨過程揭秘 可意會不可言傳

墨條的主要製作原料有四項:以牛皮提煉的「牛皮膠」、採集燃燒松樹後的粉塵「松煙」、中藥材「冰片」以及為蓋住牛皮膠臭味的「麝香」。製作過程中將牛皮膠加入煮沸的熱水後,加入德國進口的高級「松煙」才會呈現墨黑色,再以冰片、麝香蓋住牛皮膠燃燒時蛋白質產生的臭味,牛皮膠的黏性能夠讓煮好的墨團結塊。而煮好的墨團內部含有多餘的空氣和水分,為了達到墨團理想的濕度、軟硬度,需要將墨團放入具有三個滾輪的機器碾壓,鐵滾輪摩擦生熱後可以蒸發水份,並且排出墨團中多餘的空氣。

將墨團放入此機器碾壓即可蒸發水分。 攝影/周祐德

熬煮完牛皮膠形成墨團後,師傅會再次使用「墨槌」用力敲打墨團排出多餘空氣。陳俊天表示製墨過程其實並不繁瑣,然而揉墨團的手感卻是可意會不可言傳。師傅需要用雙手感受墨團的軟硬、濕度,手勁不能過輕過重,俐落的敲打、搓揉手法都是長年經驗累積而成。經過幾次反覆地敲打、揉墨團後,將墨條揉成圓形球狀再壓成長條放入具有各式各樣花紋、文字的木頭模具,再放入「壓軋椅」加壓成型。

「壓軋椅」主要以兩個大木條組成,上方的木條可活動壓住下方木頭平面。師傅利用壓軋椅的槓桿原理,將裝有墨條的模具放入前端,師傅坐在椅子的後端以自身重量下壓,木頭模具受壓後會將墨團平均擠壓成型。成型的墨條在室內自然陰乾十五至二十天後便能使用,成為平時寫書法用的墨條。

製墨過程。 GIF製作/周祐徳

衝擊促使轉型 研發獨門松菸墨

早期大有製墨主要生產價格低廉的學生墨,兩岸貿易開放後,大陸廉價墨條以量制價大量入口臺灣。陳俊天師傅表示,新北市三重、蘆洲區早期聚集了三四間製墨工廠,當時受到大陸墨條進口影響,各間工廠受到衝擊紛紛倒閉。第一代師傅陳嘉德發現無法與廉價墨條削價競爭,於是開始嘗試提升墨的品質,找出傳統失傳的工法獨創松煙墨。

陳嘉德調製牛皮膠、松煙與冰片的比例過程中屢遭挫折,主因是冰片與麝香的品質不穩定。陳氏父子半年以來拜訪一間間中藥材行,才尋找到適合入墨的香料。陳俊天表示,照顧墨是製墨流程中最難的一部分,調配比例出錯會導致墨條破裂。因此,在嘗試比例的過程中會消耗掉許多原料,歷經一次次失敗後,才調配出膠、煙、冰片之間精準的比例,穩定松煙墨的品質。

大有製墨所使用的松煙墨。 攝影/周祐德

傳承製墨工法 工廠沒落與保存

「槌」墨團是製墨必經的過程,師傅透過墨槌敲打墨團打出空氣。陳俊天回憶過去,早期新北三重地區聚集的四間製墨廠近年來逐漸沒落。許多老師傅已無法舉起墨槌敲打,加上製墨工作環境會將雙手染黑,較少學徒願意傳承。製墨技藝逐漸失傳,手工製墨廠也隨著大陸墨條的衝擊一間間倒閉。

陳俊天師傅運用墨槌敲打墨團。 攝影/周祐德

陳俊天為傳承父親陳嘉德製墨技藝,從熟悉原物料、調配比例、操作機器再到槌墨、揉墨以及隨著天氣變化照顧墨條控管濕度與溫度,步驟樣樣不能少。陳俊天隨著時間累積經驗,近年來也積極鼓勵年輕人學習製墨。製墨工廠裡,陳俊天的兩三個學徒正在分工合作煮墨、操作機器、敲揉墨團。這些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不畏辛勞,不在乎烏黑的雙手和被染黑的衣服,細心地介紹墨條的原料成分和揉墨團的訣竅,讓全台唯一一間手工製墨廠的技術能保存與傳承 。

手工松煙墨條所需材料。 圖片提供:大有製墨

結合文創設計 與台科大設計系合作

三年前,台科大設計系找上大有製墨合作,希望透過文創設計活化大有的高品質墨條,也能在傳統墨條中實驗出多元化商品。台科大畢業生邱韋如將墨條設計成方便攜帶的「口紅墨條」,採取包覆式設計,只需要將墨條轉出不需弄髒雙手便能調製墨色,輕量化的設計給予書寫用具不一樣的使用方式。

墨條不只是寫書法時的損耗品。由於松煙墨原料含有松樹,因此許多宮廟人士認為以大有墨條寫成的書法具有避邪作用,便向大有製墨客製化以墨製成的八卦紙鎮、佛祖擺設。墨條跳脫傳統的長方體框架,設計成六角形的八卦圖以及立體精緻的佛像。大有墨條在陳俊天、學徒們的努力下不僅傳承古早技藝,也不斷嘗試創新文創商品以及開發更多墨條設計的可能!

台科大畢業生邱韋如正在製作口紅墨。 攝影/周祐德

採訪側記

大有製墨隱身在蘆洲河堤附近的工廠裡,沒有顯眼的招牌,卻能在巷口就聞到松木與墨香的味道,天然的墨香成為大有的活招牌。大有製墨的陳俊天師傅、學徒、設計系學生都熱情接待我們,細心講解製墨的原料、原理。

延伸閱讀

手手企業社 結合台灣傳統工藝與設計

寶藏巖寶村柑仔店 喚回兒時記憶

鄭輝煌師傅延伸木模工藝 木雕公仔超吸睛

更多報導請看 生命力新聞


大有製墨獨門松煙墨 找回失傳技術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