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家瑀、姚斐茜/台北市報導】當眾人都覺得紙媒正在慢慢殞落,卻依然有人深信紙媒擁有著不可取代的力量,這個人就是張鐵志。打造深度內容雜誌,舉辦貼近生活的文化體驗活動,用紙媒創造出屬於《VERSE》的品牌價值。
活躍在臺灣文化圈的張鐵志,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系,曾任香港《號外》雜誌總編輯、臺灣《新活水》雜誌社長,也是《報導者》的共同創辦人,出版《聲音的憤怒》等多本著作、也是青鳥書店的顧問,有感於紙本雜誌的不可取代性,讓他萌生創辦文化媒體的念頭,於二〇二〇年八月創辦了《VERSE》雜誌。秉持著核心理念「一起用文化書寫屬於我們的時代精神」,讓《VERSE》不只是一本雜誌,更讓文化走入生活。
用紙媒挑戰網路世代
「網路太多零碎、破碎的資訊,都是去脈絡化的。而紙本比較能夠乘載我們所要做的深度內容。讓它慢下來,進入故事、脈絡當中。」張鐵志說。講什麼故事,用什麼樣的素材呈現才是重點,而《VERSE》選擇用紙本呈現的原因是,如果要做的六十頁八十頁的專題,在網路上很難呈現一個六十頁該有的內容。
實踐讓紙本做網路做不到的事,《VERSE》創刊號提問「Why Taiwan Matters臺灣對世界有什麼獨特的意義?」以唐鳳、彭天恩、鄭宗龍三人的故事,詮釋三種改變臺灣的力量。多元跨性別身份的唐鳳,使用投票討論軟體「Pol.is」,透過vTaiwan網路平台進行社群開放實驗,降低「酸民」及「惡意灌票」的投票權重,再利用機器分析參與者間的想法分歧,讓社會開始有了溝通、和解的可能;出身魯凱族的彭天恩,在新新好茶村開設AKAME餐廳,料理由十六族的原住民風味所組成,將內部打造成摩登餐酒館,擺脫圖騰、歌舞的刻板印象;在艋舺長大的雲門舞集接班人鄭宗龍,將廟會、家將、野台戲等臺灣文化融入編舞,讓更多人知道生活周遭的故事,也能夠在舞台上展演。
將故事說完還不夠,若要讓人們願意掏錢購買,勢必得做出一本好看、富有溫度的雜誌。《VERSE》採取雙封面形式,每期封面照片請不同攝影師帶領團隊,如第一期封面攝影邀請到台北美術獎首獎登曼波,和一群由 Queer(酷兒:泛指非異性戀者) 組成的工作團隊,拍攝跨出二元性別框架的唐鳳。第二期請攝影師Puzzleman在拍攝上用白靈菇代替Airpods融入視覺,藉此也與封面故事Podcast呼應。封面像一個框,放入主題人物,每一本都有專屬的主題顏色,讓讀者可以收藏。
緊扣臺灣在地文化
第二期《VERSE》以聲音做為主題,邀請到音樂創作人王若琳談她結合迷幻元素翻唱鄧麗君、美空雲雀的經典作品,獲得金曲獎提名,及和好友榮忠豪共同製作關於真實犯罪的Podcast節目,中間的歷程與感受。而排灣族女孩阿爆,曾拿過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在主持工作之餘,將自己、母親、外婆三代吟唱的排灣族古謠錄製成專輯,後把母語結合電音,寫下《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入圍八項金曲獎。
第三期《VERSE》以臺灣電影為專題,寫劉冠廷從台藝大戲劇系畢業後,持續三年不斷試鏡,期間透過舞台劇的肢體訓練,在接演《陽光普照》時讓角色進入身體,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寫魏德聖透過《海角七號》裡的音樂,用其中的在地情感做為感動觀眾的元素,及透過《52赫茲我愛你》的失敗經驗,學到不追求票房,並記得電影是給觀眾看的。讓人們認識這群一直在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的電影創作者。
第四期《VERSE》專題「讀書」,將雜誌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做書的人」,採訪總編輯初安民、葉美瑤、張惠菁談論如今出版業的處境。「讀書的人」,讓跨界職人棋士黑嘉嘉、出版人朱亞君、服裝設計師詹朴談閱讀對他們的影響。「寫書的人」讓作家吳明益分享他對於閱讀的看法。
觸碰得到的文化
除了深度的雜誌內容,《VERSE》也是一個熱衷於辦活動的媒體,讓文化形成一種實質體驗,走入人們的生活當中。「既然要做雜誌,就不能走傳統的路,只賣雜誌。我們把《VERSE》當作一個重要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多元發展,而雜誌只是它的主體。」
《VERSE》在二〇二〇年八月舉辦了「唐鳳腦波增幅早餐會」,暢談臺灣與世界的連結,並在現場提供了咖啡以及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師傅的麵包。在二〇二〇年十二月舉辦了營火電影讀書會,播放臺灣新浪潮電影中具代表性的 —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邀請了這部電影的監製詹宏志、電影最前期的參與者小野、同時是作家和演出者的舒國治,暢談當時片場及幕後故事。以及今年臺北國際書展取消,錯過第一次書展的《VERSE》決定在今年二月自己舉辦「主題小書展╳新春小市集╳第四期新刊派對」內容則涵蓋了蔡中泠、雷言夏的春聯義賣,及曾出現在雜誌上法朋烘培甜點坊的甜點,和詹宏志的私房菜。
誰說紙本不能賺錢?
在紙本內容、文化體驗之外,張鐵志認為紙媒在商業上也可以走一條不同的道路,「我的想法與多數人相反,我認為紙本可以賺錢。」張鐵志肯定地說。更進一步解釋,若以網路做為媒介,增加營收勢必要提升流量,而提升流量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擁有足夠的資金養上百個記者,一種則是做內容農場。然而缺乏資金養上百個記者,內容農場又並非是張鐵志想要呈現予大眾的,所以他採用雙月刊的方式 可以節省成本,又可以有同樣的聲量、影響力。並在第三期起開始為三家企業客戶做了有《VERSE》風格的文字、設計、和文化角度的別冊,好好說出客戶的品牌故事,讓更多對文化有熱情,相信文化能創造價值的人共同加入他們的行列,而這也是《VERSE》的收入來源之一。
「其實我們最想做的事情,是跟這個社會溝通文化。」透過雜誌的人物故事,吸引讀者深入瞭解創作者的作品,讓社會上越來越多人去重視文化,讓文化不只存在於美術館和兩廳院內,成為無所不在的價值。
採訪側記
到了採訪的地點-青鳥居所,淡淡的咖啡香以及寧靜的音樂,映入眼簾的是牆面上擺設整齊的書,而最為顯眼的不外乎就是有著唐鳳作為封面的《VERSE》雜誌。
張鐵志人如其名,擁有堅毅的志向。面對我們的訪問,他有條理的一項一項回答,甚至仔細說明了各個問題背後的導因、結果。同時也在過程中反問我們,是在哪裡認識《VERSE》的?突如其來的問題令我們措手不及,卻又馬上整理好思緒應對。
經歷了訪談過後,更深入了解《VERSE》的核心理念,以及正在倡議的價值,使我們由衷感到驚艷。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