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工出細活 楊德昌掀新浪潮

 / 台北市

  楊德昌從影廿五年來,只拍了八部電影,但每一部都把台灣電影帶上國際舞台。尤其是一九八二年光陰的故事,更掀起八○年代以寫實為主的台灣新電影浪潮。

  情感雖然平凡真實,但是敘事手法卻很創新,一九八二年楊德昌、侯孝賢、陶德辰和張毅四位新銳導演合拍光陰的故事,寫實的風格和清新的取鏡,初試啼聲就帶給台灣影壇前所未有的衝擊,讓台灣電影由武打和情情愛愛的劇情脫胎換骨,走向文藝批判的新電影之路。

  台灣新電影在八○年代風起雲湧,靈魂人物就是楊德昌,他最擅長描寫城市中小人物的生存故事,第三部片青梅竹馬,甚至請來侯孝賢和蔡琴主演。義無反顧的兩人最後夢想破滅,帶出了當時台灣社會變遷的氣氛,成功傳達出社會的不安和茫然;隔年的「恐怖份子」更讓人驚艷,國片也能這麼拍。

  當時沒人敢碰觸的題材,讓楊德昌一舉奪下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台灣新電影在國際影壇開始壇揚眉吐氣,但國內票房卻仍舊一片慘澹,新電影等於曲高和寡,楊德昌要打破這個魔咒。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刷新票房,終於讓楊德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導,兩千年的一一,細膩刻劃中年男子面臨事業和家庭的轉變,更一舉奪下坎城影展最高殊榮「最佳導演」獎。

  雖然這部片從未在台灣上映,成為楊德昌最後的遺憾,但廿五年的青春歲月,義無反顧全貢獻給台灣電影,人生雖然落幕,電影將永遠流傳。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