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鯨共舞的人

張世輔 羅益民 報導  / 台北市

  鯨魚和海豚在生物學上,都屬於鯨目動物,只是體型大小不同,在國內由於長期對鯨魚的研究付之闕如,因此對於鯨魚保育相關觀念的推動,也相當困難,本單元介紹鯨類的生態及面臨的危機.節目中並獨家拍攝在台灣沿海擱淺的鯨類保育研究過程的珍貴畫面,並訪問周蓮香教授及台灣第一位研究鯨魚的林富雄先生。

  一陣奇妙深邃的共鳴聲,吸引著許多觀眾走入展覽場,懸空的虎鯨模型和完整的大翅鯨標本,令人眼睛為之一亮,這是國內首次舉辦鯨類特展,規模雖然不大,卻是一個開端,希望從神話、科學和人與鯨的互動關係中,激發民眾對這種珍貴動物的正確認知,並進而加以保護。

  配合國際保育的潮流,早在民國七十年,國內就全面禁止捕鯨,傳統上,鯨魚和海豚也不是我們發展的重點漁業,因此,儘管鯨魚是國內沿海迴游性的常客,不過,我們對它的認識和研究卻微乎其微。

  楊鴻嘉,國內毒魚專家,從民國四十五年開始兼職觀察鯨魚,成為國內第一位鯨魚記錄者。民國四十六年,楊鴻嘉在基隆漁市場,發現一隻尾鰭有突起物的偽虎鯨,十分罕見,後來經過日本專家西脇昌治的指導,證實可能是突變種,這個發現並先後在日本和挪威等權威的鯨魚雜誌發表,極受重視,民國六十五年,楊鴻嘉更以他多年田野記錄,發表了種台灣鯨種,為鯨學研究建立基礎。

  多年來,楊鴻嘉憑藉著興趣,自費在這個冷門的領域鑽研,雖然孤獨卻不寂寞,在向我們展示他少量的標本收藏時,他不免感到有些遺憾。今年八月,楊鴻嘉將從台灣省水產試驗所退休,不過,各地找他去做鯨類鑑定的單位仍然不少,他神采飛揚的表示,只要社會需要他,他一定會全力以赴。

  民國七十九年,澎湖發生殺海豚事件,引起國際保育人士的重視,台大動物系副教授周蓮香,在這種尷尬的氣氛中,一頭栽進鯨的世界,成為國內鯨學研究承先啟後的人,身材嬌小的周蓮香,帶領五位女性研究員,鑽研龐然大物鯨魚,令人刮目相看,初期的工作是與漁民建立友好的關係,以便採集標本,不過這項工作卻是艱辛而漫長的。

  鯨學研究耗時費事成果不易發表,是這一門學科難留人才的主因,而研究環境的落後,更讓心懷抱負的研究者卻步不前,這一點周蓮香感觸最深,從這卷野外採集標本的影片中,不得不令人由衷敬佩她們的用心和執著。

  今年,周蓮香研究鯨魚保育進入第三年,長期的田野調查她發現,國內保育鯨魚的法令雖然嚴格,禁止私人擁有或捕殺鯨魚,不過,國人對擱淺鯨魚的保育做法,卻十分薄弱。例如民國七十四年,在旗津外海發現的這條重一萬台斤的鯨魚,就被當地政府切割後公開拍賣,因此,整個鯨魚保育和救援的通訊系統仍有待加強,其中漁民和縣市政府是關鍵。看著三年來所採集的標本,周蓮香說,目前還沒有經費和人手去做實驗,不過她相信,國內鯨學的應用研究已經邁開第一步。

  近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也開始有系統的搜集鯨類標本和化石,以便提供有興趣的人做研究。這間標本室,搜集了二十多具鯨魚和海豚的骨骼標本,並做好細步的分類和登錄,其中這隻不到兩公尺的侏儒抹香鯨,是科博館在民國七十八年發現的。

  多次為科博館製作標本的葉玉成,從事骨骼標本工作近四十年,他表示,近來保育觀念提昇,他才有機會製作鯨魚標本,兩年前,在台南四草海邊擱淺的兩條巨型抹香鯨,就是他頂著酷暑完成的。

  目前這兩隻鯨魚標本,展示在四草大眾廟內,估計超過百萬人次參觀過,通常一具鯨魚標本依體型大小區分,快則四、五個月,慢則八、九個月,沒有耐心和毅力,是無法完成的。從葉玉成專注的眼神中,我們看到人類對動物的敬畏之心。

  鯨魚不是魚,是和人類一樣的哺乳動物,它原本在陸上行走,現在則潛入海中,它龐大的身軀和靈巧的智慧,是許多人心儀的偶象,不過人類和動物卻始終存在衝突,民國七十九年和八十二年的兩次澎湖殺海豚事件,突顯了民眾對鯨魚保育政策的反制,在田野調查中,研究者發現,調查工作不能沒有漁民的協助,但傳統上漁民卻是最痛恨鯨魚,這種競爭上的兩難亟待解決。

  過去一年,雖然有國際保育人士指控我走私鯨魚肉,不過在農委會的快速澄清之後,事件並未擴大,迴游在台灣的鯨魚似乎度過了一個平安年,令長期與鯨共舞的研究人員頗感安慰,不過,短暫的平靜,並不代表永恆的和諧,國內需要更多的人士,運用智慧,加入關心和研究鯨魚的行列,才不會讓它的消失,成為這一代的責任和下一代的遺憾。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