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嘉 曾建勳 報導 / 台北市
以後巧克力的可可含量不足,可能不能再叫巧克力,而要改名叫"糖果餅乾"了!繼去年新竹米粉、炊粉正名風波後,食藥署討論下一個要正名的對象是巧克力!衛福部食藥署正研擬巧克力標示管理,傾向比照歐盟標準,總可可固形物重量比例如果沒超過35%就得改名。
有業者估計,目前市售巧克力產品、可可原料恐怕佔不到一成,如果確定要改名,預估影響產業成本將超過40億元!巧克力師傅正在將煮過的巧克力,在大理石上降溫,巧克力只融你口、不容你手,是很多人喜愛的甜點,但未來巧克力這名字,恐怕不能隨你叫!衛福部食藥署研擬,巧克力比例要跟進歐盟標準應該要含,18%以上的可可脂,或14%以上的非脂可可固形物,總可可固形物的重量,得佔至少35%以上,才叫巧克力,如果不符合通通只能叫糖果、餅乾。
手工巧克力業者贊成,因為市售巧克力不是太甜,就是添加化學添加物等其他原料,反倒可可原料不到一成,手工巧克力業者陳建文,大概有七成,但市售巧克力業者已經反彈,表示改名恐怕影響40億元的產業,食藥署到底怎麼規定,官員態度變得低調,食藥署食品組專委許朝凱,如果可可成分太低,巧克力蛋糕巧克力要改掉,巧克力冰淇淋也不能再出現巧克力,食藥署研擬的標示管理,真的要好好討論清楚,不然勢必又掀起反彈聲浪。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