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如果海嘯來了」 強震危機 台灣仍須防海嘯

連昭慈 李宇承 報導  / 台北市

近年來全球海嘯頻傳,2018年9月和12月,海嘯兩度重創印尼,光是死亡人數,總計就超過三千多人!而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更奪走兩萬條人命!很多人想問,同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該如何防患未然呢?如果海嘯來了,台灣能夠幸免嗎?

目前,台灣有兩套海嘯監測系統,一個是美國的「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一個是中央氣象局的「海嘯速算系統」,而台灣這套速算系統,則是由中央大學水海所副教授吳祚任主導研發,它可以在地震發生後3分鐘內,就演算出海嘯發生在台灣各地的時間、地點和波高,為民眾爭取足夠的避難時間。

2018年12月22日晚間,印尼巽他海峽因為火山噴發,造成附近海灘遭到海嘯襲擊,傷亡人數超過千人。

巨大海嘯,長驅直入衝進印尼巴路市區,數百人驚慌逃竄,岸邊的船隻、電線桿,都被大浪襲捲上岸,海嘯過境,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斷垣殘壁、滿目瘡痍。

2018年9月28日,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生規模7.5強震,隨後出現的海嘯,高達六公尺,強震加上海嘯,一共造成當地兩千多人死亡。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大地震,引發滔天海嘯,畫面怵目驚心,海水衝破海岸線,所有車輛、房屋全都不敵海嘯威力,淹沒在滾滾洪流之中。這場天災一共奪走了近兩萬條人命,如今仍是日本民眾揮之不去的噩夢。

傷亡最慘重的,則是2004年12月26號的南亞大海嘯,當天印尼蘇門答臘外海發生規模9.1的大地震,地殼隆起、海水震盪,捲起海嘯浪高達到30公尺,無情肆虐印度洋沿岸,喪命加上失蹤人數超過29萬,更有百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一般來說,海嘯時速達600公里,相當於噴射機的速度,破壞力讓人不寒而慄。

湛藍海水、雪白浪花,晴空萬里時,北海岸碧海藍天的景色,一望無際、美不勝收,讓人心曠神怡。但大自然景象變幻莫測,時間回溯到1867年12月18日,基隆嶼發生海底山崩,進而引發浪高7公尺的海嘯,衝進基隆陸地,重創範圍包括瑞芳、萬里還有金山,1868年發行的「北華捷報」,就詳細記錄這場海嘯來臨的情境和造成的災損。

2011年11月,中研院與台大考古團隊在基隆和平島進行槽溝挖掘調查,其中,採集到的第三區塊含有珊瑚和海底生物的碎屑,還有水流朝東北與西南往返數次的痕跡,因此推測這是1867年基隆大海嘯的沉積層。基隆北海岸地區,目前就被中央氣象局列為海嘯「第一級」警戒範圍,但台灣東部與南部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而海嘯產生的主因就是地震,因此板塊邊界的海溝,就是地震與海嘯主要的發源地,而鄰近台灣的海溝一個是東部外海的琉球海溝,另一個是南方的馬尼拉海溝。中央大學水文及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吳祚任不諱言,台灣百年大震、周期已到,若是引發海嘯,恐怕在劫難逃。

若是海嘯侵襲台灣,該怎麼辦?台灣目前有兩套海嘯接收與發佈機制,一個是「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可得知1000公里以外的遠洋海嘯,讓我們可以及早做好應變;另一個是中央氣象局設置的「速算系統」,可以偵測到對台灣影響較劇烈的近海海嘯。因此不論是遠洋還是近海海嘯,民眾和消防單位都能即時得知消息。

模擬當地震發生時,氣象局的地震測報中心警鈴大作,接著值班人員就會到作業台,了解地震資訊,若是震央在台灣附近,就是屬於「氣象局速報系統」的責任範圍,然而規模7以上,深度淺於35公里的地震,才符合海嘯生成條件。經過系統判讀、進入海嘯速算模式,就可以進一步得知海嘯的波高和抵達時間還有影響範圍,由值班人員確認發布。

主導開發這一套全球最快海嘯速算系統的,就是中央大學水海所副教授吳祚任,這套系統在2012年就已經正式上線,但是,他也坦言這一套系統雖然速度快、操作簡易、維修費低,卻有誤報的隱憂。

但誤報機率仍可技術性地降低,比如在比較遠的外海,放置「海嘯浮標」,就可得知是否真有海嘯經過,因此目前,中央氣象局就在南部海域放置了兩個浮標,輔助速算系統不及之處。

但海嘯浮標需要放在較遠的外海才能提早偵測,若是密度不足,也可能影響預測結果,所以,氣象局在東部外海建置了一條總長115公里的「海纜觀測系統」,上面三座即時測站,可把蒐集到的訊號,回送陸地再上傳氣象局,前後不到3分鐘,就能預估海嘯抵達時間和浪高,迅速發布海嘯警報。

時間即時、規模精準的海纜,最大的缺點就是建置費用太高,要涵蓋到整個台灣有一定難度。

回顧2011年的311大地震,日本在下午兩點46分爆發強震後,美國的「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預估海嘯在傍晚六點半會抵達台灣,位在基隆的海洋大學在下午四點,緊急發布了疏散通知,要學生們趕緊撤離。

儘管只是虛驚一場,不過,從此以後海洋大學每年九月都會進行防災演練,讓師生防患於未然,學會正確的「垂直避難」方式。

天災無情,大自然摧枯拉朽的力量,不容小覷,台灣並非海嘯的絕緣地帶,現在有了獨步全球的速算模式、加上浮標與海纜的輔助,能夠早一步得知海嘯對台灣的衝擊程度。多一分準備,才能避免災難發生時措手不及、釀成不堪設想的災情。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