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鉛與火之歌」 工藝傳承 張介冠的鑄字夢

于凡 採訪/撰稿 羅哲超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科技日新月異,文化產業難敵時代巨輪,其中製版快速、成本低廉的電腦排版印刷,早就逐漸取代鑄字行和活版印刷。您知道嗎?台灣光復到1980年間,全台大約有二十多家鑄字行,如今僅存「日星鑄字行」,而且是全球唯一的繁體中文鑄字行。成立五十年的日星鑄字行,傳承到第二代張介冠,他仍堅守著快要失傳的工藝,而歷經歲月痕跡,許多製作鉛字的銅模已有缺損,張介冠則是透過募資、啟動銅模字體復刻計劃,並和作家張大春等人合作,以活版印刷技術,打造全球僅100本純手工的「活葉集」,古老技藝該如何傳承下去?一起來看。

台北市太原路巷弄的小店面,響起七恰、七恰的節奏,這是鑄字的聲音。室溫40多度的環境,正上演鉛與火之歌,張介冠全神貫注,緊盯鑄字機每個流程,拿起一顆顆剛鑄好的鉛字,張介冠對著放大鏡細看。張介冠日復一日,將鉛塊熔鑄成字,未達標準的鉛字再回收,化為新字!

按照字典部首排列,每個字有楷書、宋體、黑體三種字型,各種字型七種規格,加上英文、日文和拉丁文,小小鑄字行,承載文字的溫度與重量,擁有近千萬顆鉛字,日星是台灣僅存的鑄字行,更是全球唯一的繁體中文鑄字行!

1969年成立的日星鑄字行,有日日生財的寓意,50年前,張介冠父親張錫齡,原本要開印刷廠,卻180度大轉彎。鑄字行專門鑄造鉛字,供報紙、書籍,進行活字排版印刷,在日星成立的年代,活字印刷產業蓬勃發展,全台有20幾家鑄字行,張錫齡、張介冠倆父子,加上30多名員工,為了應付龐大訂單,時常徹夜趕工鑄字,每天要鑄十萬字以上!

然而誰都沒預料,這樣的榮景,會在數位印刷技術逐漸普及之後,急速凋零沒落。活字印刷沒落,接下日星的張介冠,一度要拉下鐵門,但不捨父親心血,經過一番掙扎,決定保留,當同行將上萬噸鉛字當廢五金賣掉,他也不願將日星3萬噸的鉛字,送進歷史的灰塵裡。

也曾有財團,要出價數億人民幣收購,他也堅決說不!成了全台保存鉛字文化的唯一職人,張介冠還打算重建活版印刷產業鏈,最終目標成立台灣印刷文化工藝館,但除了需要資金支持,他面臨第一個考驗,就是鑄成鉛字的15萬枚銅模破損嚴重,因為修復的速度始終跟不上毀損程度。

初期沒有設備,彷彿是個孤獨詩人,張介冠躲在地下室,獨自用手工修復,一天只能修好一個銅模。進入數位修復,再使用自動化機器刻出銅模,時間雖然縮短許多,但要修復30萬字的銅模,耗時至少10年以上,所以2008年日星透過外界幫忙,執行銅模字體復刻計畫,召集約50位志工協助,但無奈最後失敗收場。

2016年日星捲土重來,開啟修復銅模募資計畫,藉由籌措資金,培育字體復刻師,總共募得300多萬,並與作家張大春合作,以活版印刷工藝手工打造,全球限量百本的「活葉集」。收錄張大春從8000多首挑選的32首詩,為了符合張大春的想像,可以單冊拉開展讀,也能一頁一頁翻頁閱讀,或是抽出來單張看,不影響紙張的完整性,兩位設計師劉宜芬、高鵬翔,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結合傳統與現代、前所未有的設計,兩人還要符合張介冠的高標準、高要求,打掉重練,來回改版20多次,加上鉛字印刷,一天只能做三個字,「活葉集」總共耗時三年才完成,投入金額百萬元,遠遠超過當時向9個人募得的9萬元。

文人作家和工藝師傅心血結晶問世,離張介冠夢想的台灣印刷文化工藝館,只前進一小步,他希望結合群眾力量,像是團體導覽、培訓課程,將文化資產和傳統工藝一代代傳承下去,而第三代張建堂也全心投入,以實際行動支持。

活版印刷復興與保存,在過去與現代的文化轉變間,尋求轉型與突破,現在有更多年輕人加入,而邁入第50個年頭的日星,面對下一個半世紀,仍然不斷探索創新的可能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