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自己的家鄉自己救」 缺工!青農組互助合作社

顧展瓏 採訪/撰稿 文楷誠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面臨高齡化、少子化,台灣農村漸漸凋零、又該何去何從?40年前,台灣的農業就業人數有160萬人,但如今只剩下56萬人。青壯年人口移居都市就業,不願意從農,而農村也爆發嚴重的缺工潮!為了解決人力不足的危機,桃園有群熱血青農、成立了「農機互助合作社」!像是種植水稻、茶葉、或蔬菜等等不同農作物的社員,他們會互助耕作、彌補人力缺口,同時,還會分享不同的農業機具,大大節省農家的經費,也提高了生產效能;而這樣的互助平台,加強了青農們的串連,也鼓舞年輕人加入,希望培養更多台灣農業的生力軍!

戴著斗笠、披上雨衣,10名學員排排站,全神貫注、聽從教官指示。夏日的清晨,天公不作美,又濕又熱悶著一點也不輕鬆,這不是軍事訓練,他們來自全台灣首創的「桃園農機互助合作社」,不畏風雨,學習機械操作課程。

從機械構造到如何發動,教官上課每個細節都交待仔細,因為操作農業機具可不是開玩笑,一個步驟不注意,就可能噴血重傷。了解基礎後,學員們分頭帶開,下田實際操作。有些學員動作卡卡、不是很熟練,首次操作連割草機都不太會背,藉由互相提點幫忙、慢慢上手,終於在機械啟動的這一刻,天空開始放晴,大雨終於停了!

愛土地不分男女更不分年齡,合作社成員從24歲到57歲都有,同樣滿腔熱血!今年24歲的丘浩頤,則是合作社最年輕的一員,才加入一個月,從更換零件、維修機具開始學習。台東專科學校園藝科剛畢業的他,因緣際會加入合作社,現在跟著農場主種水稻,越做越有心得!

穿著雨鞋踩在爛泥中,雙腳有如千斤重,每一步前進都不容易。在學員當中特別顯眼的,是加入合作社才四個月、今年36歲的溫沛璇,第一次上課,沒學過中耕機的她,看起來架式十足,不過機械把她震得整個人搖搖晃晃,她奮力的穩住機器,表情堅定的緩緩向前行。遇到爛泥把機器卡住動彈不得,其他資深學員趕緊上前幫忙,助她度過難關。能實際操作用來整地的中耕機,溫沛璇露出滿意的笑容,看她在田裡女中豪傑的模樣,您一定很難想像,她的上一份工作,其實是新娘秘書。當時假日當新秘,平日在農會上班,就算後來念了休閒農業、推廣食農教育,卻從沒下田親手做,直到結婚嫁給農家子弟,才讓她下定決心,開始學習農耕。

而今年42歲,合作社的「班長」施穎翰,從電腦維修工程師中年轉業,加入合作社一年,職場從辦公室轉換到菜園,他整天都在挑戰新點子,讓菜長得更茁壯。

在台灣,農閒與農忙時,對人力需求差異相當大,要能找到配合的代耕業者,也十分不易,「農機互助合作社」,由一群桃園青農在2018年4月所成立,主要目的就是解決農業缺工難題。由種植水稻、茶葉、蔬菜等不同農作物的社員提供農機,農忙時期,彼此的機具與人力得以互相支援、進行組合與分工,有效提升生產效能、力抗缺工。

合作社的總教官吳成富,種植蔬果已經超過20年,他深刻了解務農的資金門檻,不是普通人負擔得起!像這台紅色的垂刀式割草機,不含垂刀、光車體就要200萬元,隨便一台割稻機350萬元,一台插秧機30萬元,可能還要加購100多萬的車子,來載運它們,更要花上數百萬元打造廠房來安置這些機具。相對來說,如果用租用的方式,每天成本大約一萬元上下,解決了耕作問題,農家更不用背負龐大的金錢壓力。

機械與人力相互流通,合作社也輔導有志從農的新學員加入,完成訓練後由合作社派工。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數據,1978年,台灣的農業就業人數為160萬人,但到了2018年,只剩下56.1萬人。根據農委會最新統計,全台灣的農業缺工高達20.1萬人次,其中中部缺工最嚴重,高達11.2萬人次,南部缺工6.5萬人次,北部與東部各缺1萬多人次。高齡化加上少子化衝擊,青壯年移居都市就業,已經不足以支撐台灣整體生產的人力需求,才讓互助團,應運而生。

合作社幹部曾能崇,四年前毅然決然放棄媒體工作投入農業,對他而言,加入合作社其實是不錯的選擇,農工薪水主要由農場支付、部分再由政府補助,就像一般公司,做得好、也能藉由考試升遷。

農委會在2018年擴大辦理農業人力團後,團數、招募的人數,到服務農場的次數,都呈倍數成長。像「技術團」針對南部果園派工,「耕新團」解決中部蔬菜區缺工,「產業專業團」輔導茶園和畜牧業,也讓外籍移工加入補充人力,未來更將擴大成立像「農機互助合作社」的機械代耕團。

越來越多青年世代、像他們一樣、願意投入農業,承受刮風日曬、下雨洗禮也無所畏懼,青農的串連與合作,為台灣農業寫下歷史,也開啟機械人力互用新模式,熱愛土地、心懷夢想,他們正展開活化家鄉與搶救農田的艱困戰役!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