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高房價 香港陷困局」 箝制人權 引爆港人認同危機

綜合報導  / 香港

香港自1997年回歸中國以來,面臨了許多社會和經濟的難解習題,像是:收入不均、貧富差距懸殊,再加上地小人稠、房價高漲,有超過20萬人都住在不到兩坪大的、所謂「劏房」,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都相當惡劣。香港不少年輕人對未來感到迷惘、對中國缺乏認同感,在這樣的氛圍下,特區政府先前強推「逃犯條例」修訂,無疑是加深了部分香港居民和中國政府之間的不信任。「反送中」之後,香港何去何從?一國兩制破滅了嗎?

打開房門,小小一坪多的空間,是你我的房間,但這卻是陸先生的家!家具擺設一目了然,最醒目的雙人床分上下鋪,下鋪是陸先生和妻子休息睡覺的地方,床尾擺著電視,上鋪則是衣櫃,電鍋擺旁邊書桌上,可以簡單烹調食物,剩下為數不多的地方,則是化妝品和曬衣服,這樣的地方,陸先生和妻子

英國指標性期刊《經濟學人》分析,這場社會動盪除了是被《逃犯條例》所挑起,更源自於香港遙不可及的超高房價。《經濟學人》分析,港人對中國不滿的原因不僅來自自治權遭破壞,也因為貧富差距情形在中國介入後急遽擴大,由起體現在節節攀升的房價上。根據統計,目前香港人平均月收入不到港幣17000元(約新台幣67000元),只比平均房租高出一點點,港人年薪中位數只夠買下12平方英尺大(約3分之1坪)的房子,而紐約和東京年收入中位數的人則可以買下八倍大面積的房屋。

收入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懸殊,在加上地小人稠,樓價高漲,房屋問題難解,種種經濟社會困局,都讓香港年輕人隊未來更迷惘,也加深了香港與中國的鴻溝。以香港為本位,透過從香港人的角度思考香港前途。這個假日,大家都看到香港民眾的抗爭,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不斷的邀請香港有影響力的士紳共商對策,但似乎都無解。林鄭最近透過對話平台,刊出「大家都累了,對話找出最好?」語氣懇求,但也很無奈。

這兩天香港公布各項數據,七月名牌精品銷售下滑24.4%,藥品化妝品跌16.3%,電器耐久財貨跌17.4%,整體零售業下滑11.4%,這是連續第6個月的下跌。在航空業,七月到港旅客519.7萬人次,減少4.8%,其中短程旅客少6%,其中台灣旅客少11.8%,南韓少20.9%,影響最大。長途旅客少4.4%,其中澳洲少11.8%,法國少6.9%,比較顯著。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出口連9個月衰退,七月出口跌5.7%,其中對美國出口下滑10.3%,全年出口預計下跌逾9%,預計這個情勢在8月會進一步下滑。

受到衝擊的香港股市,從最高點跌下來,已經跌了近8000點,這段期間,香港本地財團股都跌得很慘,像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從108.9跌到64.3港元,恆隆從35.9跌到18.62港元,李兆基的恆基地產從56跌到35.5港元,新鴻基地產從142跌到105港元,可以想見香港本地財團受到了衝擊有多大。

香港的抗爭愈來愈充滿火藥味,當川普出面警告解放軍在邊境集結,李嘉誠刑登「黃台之瓜,何堪再摘?」都可以看出香港正處於緊繃狀態,下一代會如何?牽動世局的敏感神經!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