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全球專家都和新冠病毒賽跑,研發疫苗和藥物,台灣也努力測試各種藥物的有效性,陽明大學學者測試了800種藥物,預估4月就會有初步的結果。而速度最快的是美國,研發疫苗罕見的跳過動物實驗,直接進行第一期人體試驗,而這樣會不會有風險呢?人體試驗首重安全性,要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到正確的藥?整個試驗過程如何進行,一起來看。
全球共同的頭號敵人「新冠病毒」,專家、學者、生技公司,都投入大量人力研發疫苗和藥劑,其中最關鍵的人體試驗,到底是如何進行?陽明大學副校長康照洲:「第一個就是安全性,那其實在看安全性的時候,我們要看它的副作用。」
受試者:「打疫苗不會痛,我很高興當受試者」,3月16日美國西雅圖的凱撒醫療集團,華盛頓研究中心,找來4名志願者注射疫苗,這一針全球矚目,受試者:「參與新冠病毒人體試驗的一份子,我很榮幸」,43歲的JENNIFER表情鎮定,她有2個孩子,盼望疫苗發揮作用。
另一名受試者,也是大方接受媒體訪問,受試者:「他們用新的科技,教我體內的細胞去建造蛋白結構,類似新冠病毒的外層」,記者林彥汝:「美國第一劑的疫苗,帶來一線曙光,不過相較於傳統的疫苗,通常需要15到20年的時間,而這一次因為情況緊急,直接跳過動物實驗,直接進行第一期的人體試驗,會不會有什麼風險呢?」
通常新藥醫療器材和治療方法,實際應用的狀況和動物試驗的結果,並不一定相同,為了知道對人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須進一步測試,以劑量來說,受試者必須從最低劑量開始,慢慢調整到高劑量,得承擔一定的風險,台灣第一起人體試驗的案例,是一名腦中風患者。
聯合人體試驗委員會董事長何橈通醫師:「打了這個劑量,每死3個人,劑量加大,下面3個人,到第二個階段的時候,有一個人死掉,這個時候大家就嚇死了,因為台灣從來還沒有碰過,非癌症病人打新藥死掉的,作臨床實驗死掉的,在國外多的是了。」
在台灣是第一次,要接受人體試驗,必須簽下保密同意書,配合研究團隊的測試要求,受試者在過程中可以隨時退出,在台灣有不少癌症患者、慢性病患者願意試驗,聯合人體試驗委員會董事長何橈通醫師:「副作用有很多啦,比如說叫做AE,AE就是說不正常的現象,另外一個叫做什麼,叫做這個,TEAE就是治療引起的副作用,所以你一旦參加臨床試驗,你發生任何的不正常的東西,我們都要記錄。」
新藥的研發非常困難,找到原料,得經過動物實驗還有三期的人體試驗,研發金額龐大,上市時間難以預估,趕不上新冠肺炎發展的速度,因此不少國家,目前都以既有的藥物來作測試,盼能看到一線曙光。陽明大學副校長康照洲:「因為你要從頭開始,去找到那個藥,研究時間來不及,所以用舊的藥來測試,所以有的用流感的藥,有的用抗愛滋的藥,有的用抗伊波拉病毒的藥。」
陽明大學的研究團隊,測試800種藥物不怕辛苦,就盼能夠找到解藥,陽明大學副校長康照洲:「對這些所謂的舊藥,舊藥新用的這種方式,重要的是有效沒效,所以安全性,一般來講已經是沒有多大的問題。」
面對這波疫情,人類疫苗和藥劑的研發速度,可謂飛快,但從研發成功,經過人體試驗,確定安全性和有效性後,到正式上市,還有一段路要走,民眾還是得靠自身的免疫力,才能抵抗病毒。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