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依婕 廖林麗玲 梁碩文 專題報導 / 台北市
水鳥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但特生中心和國內野鳥協會監測長達六年發現,台灣的水鳥正在減少中!其中有高達13種水鳥數量明顯下降,採訪小組跟著國內野鳥協會追蹤,發現濕地範圍縮小,棲地環境劣化是主要原因。而水鳥消失,恐怕也意味著環境遭受汙染或破壞,恐怕影響人類生活,今(31)日的真相急先鋒。
宜蘭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介鵬:「鳥類牠是在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數量一直在下降,就表示這裡的生態系是不平衡的。」中華鳥會副秘書長呂翊維:「所以來說,今日鳥類,明日人類。」採訪車彎進鄉間小路,眼前遼闊的水田是水鳥最愛的天堂。宜蘭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介鵬:「這裡是宜蘭縣礁溪鄉的時潮村,早年這邊有數量非常多的高蹺鴴在這邊聚集,就是大概11月12月這段期間。」
1500多隻高蹺鴴迎風而立,紅色長腳浸泡在水田中,悠然自得,場面壯觀。很難想像過去數量更多,田埂上更意外出現難得一見的黑嘴鷗,冬季時牠全身灰白,到了夏季換羽,頭部猶如戴上黑色頭盔,因而聞名全球。但牠是全球易危鳥種,濕地銳減,正威脅牠的生存。宜蘭賞鳥民眾:「目前那個民宿的話他現在好像有停頓了,之前是蓋了是蠻多間的,有稍微影響,沒辦法抵抗財團。」
不只黑嘴鷗,全台水鳥正在逐漸消失中,特生中心和國內野鳥協會共同調查,長達六年監測,蒐集1054位賞鳥者資料,發現主要分布在蘭陽平原和彰化沿海,13種水鳥的數量明顯減少中。蘭陽平原是很重要的度冬水鳥熱點之一,因為這裡有大片的濕地,是很好的水鳥棲地,不過根據調查,台灣明顯消失的13種水鳥當中,有9種就在這裡。無論是美麗的赤頸鴨、可愛的小青足鷸、優雅的鷹斑鷸、黑腹濱鷸田鷸,還有記者眼前這群呆萌的太平洋金斑鳩,這些過去常見的水鳥正歷經棲地消失的困境。
中華鳥會副秘書長呂翊維:「水鳥在的地方,牠所代表的是這個背後它的環境的完整性,如果這個地方連鳥都不來了,那這代表說這個地方,它背後底下其他的生物可能也不存在了,或是可能被汙染了。那這個汙染環境,可能也會影響到我們人類的生活,整個大面積的棲地的問題,其實是光電板的開發,其實是現在目前來說,是一個最大迫切的問題。」
宜蘭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介鵬:「大片棲地你填土蓋房子,那就會造成你棲地的破碎化,那就沒辦法容納那麼大量的水鳥在這邊棲息。」關渡自然公園是臺北市碩果僅存的候鳥棲地,在周遭城市高度經濟發展下,想維護豐富的水鳥資源極不容易。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保育部主任葉再富:「這邊的天然地理環境條件其實是它最大的基礎,基隆河淡水河緊鄰,然後這邊雁鴨每年來的,或者說候鳥,不同季節,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候鳥會經過這裡,它其實是一個南來北往的一個很重要的中繼站跟休息的點。」
走進園區,好幾處開墾的蓮藕田和水田是極好的棲地,好幾年來有固定的候鳥,在固定的時間前來度冬。園區長年努力復育已經漸漸陸化的溼地,但另一面也擔心在城市發展考量下對棲地的影響。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保育部主任葉再富:「很有趣的點,這幾年我們濕地法通過,濕地法有一個前提,我們叫做明智利用,但是明智利用是人的出發點還是以自然的出發點?我們還有非常多的人是希望以人為出發點,就是我今天要能夠享用到自然資源,可以看到鳥,可以賞鳥,可以看鳥,然後又希望這邊的部分就是有對我有利,但事實上對我有利不一定對生物有利。」
水鳥是環境的重要指標,當牠的數量漸漸減少,代表自然環境也開始離我們遠去,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難以預料,要如何在棲地和發展間取得平衡,是保育的重要課題。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