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老師 翻轉特殊教育|體制外的一堂課 |華視新聞雜誌

李宜庭 採訪/撰稿 羅哲超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一名體制外的特教老師,能為特殊孩子,帶來什麼樣的轉變呢?36歲的曲智鑛,是師範體系畢業,但他不走在傳統路上,而是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創新教育模式。他帶著學生爬山、玩桌遊、打籃球,也透過日常生活,帶入數學、人際互動等概念,引導這些患有過動症、自閉症的特殊孩子,走出封閉的內心世界,發掘他們的潛能,更盼能打破外界對於他們的框架,十多年來,已經陪伴數百位孩子!光頭老師、體制外的一堂課,一起來看。

擁有和煦冬陽的周末假期,準備出遊,是這群孩子最興奮的時光。連搭公車都要仔細叮嚀,這也是學習的一環,其實,他們大多都是特殊孩子,這天他們的任務,就是登南港山爬山健行,路程總長12公里。

您想像得到嗎?這是一堂特殊生的教育課程。而眼前的這一位,是孩子口中的光頭老師,36歲的曲智鑛。曲智鑛特教老師說:「我的學生群裡面,主要族群大概第一種叫做,自閉症特質的學生,就是他在社會性互動上,他比較困難,可能會看到有些孩子,他可能不太有口語的能力,那另外一類我覺得也滿多,就是所謂的,注意力缺陷過動特質的小朋友,比較衝動,指令上面講一件事情,我可能要重複非常多次,為什麼因為他可能注意力,還沒有集中在你身上」。

在學員中,有腦麻兒,有自閉症、過動症的孩子,也有情緒障礙、學習障礙的學生,曲智鑛採混齡教學,用互助與陪伴,取代了指令教條,這門課跟學校課程很不一樣!

曲智鑛特教老師說:「透過登山的這個環境,去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鍛鍊孩子跟別人的互動,例如說去分享他帶的糖果餅乾,去跟別人去連結,那很有趣的一點是,他們都不太會記名字,但是誰帶餅乾的話,他們就會記得那個人的名字,所以這個也是一個,我覺得某種程度的一種,社會化的一種練習」。

23歲的鎮律,特別怯生,因為他患有重度自閉症,參與課程兩年多,原本幾乎沒有口語能力,難以自主思考,透過團體相處,一步步進步,陸續出現改變。王世輝王鎮律爸爸說:「我兒子已經23歲了,可是他的心智年齡來說,其實跟現在這些小朋友,其實是差不多的,因為他們沒有口語,所以他們在生活上,可能會受到一些挫折,但是他們挫折沒有地方發洩,跟曲老師出來,其實就是要發洩他,心中的那一股怨氣,他們的改變除了能力上以外,他們情緒上也會相對比較穩定」。

就讀高中的晴晴,自小罹患重病後,在人際關係與學習上,遭遇不少困難,曲智鑛藉由引導,並讓她當課堂助教,看照更小的小朋友,晴晴逐漸打開心房。黃小姐晴晴媽媽說:「她這學期曠課很嚴重,她因為同儕的關係很多關係,她覺得很挫折落寞,那老師就從這一方面,去跟同學之間了解,孩子在學校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就這樣幫孩子慢慢帶回去教室」。

曲智鑛特教老師說:「因為小時候我自己,衝動控制也不是很好,為什麼會念到特教,不是因為我自己有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填錯志願,所以上了特教系,但是我覺得很幸運,我很喜歡心理學家,榮格說的一句話,就是每個人生命當中,有非常多有意義的巧合,我覺得我做特教工作我念特教,是非常有意義的巧合」。

曲智鑛,是師範體系培育出來的特教老師,但他不走在傳統路上,自大學時期,就開始陪伴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李宜庭記者說:「每個場域都能變成學習的教室,像這種爬山的課程,不只可以讓學生體驗戶外活動,也能訓練他們的社交能力,而從2012年到現在,曲智鑛已經服務將近600位學生」。

在日常生活中,帶入數學、情緒控制等概念,曲智鑛除了帶學生登山,也有桌遊課、籃球課,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創新教育模式!郭暻頤學員說:「老師很好,確定嗎有嗎,有啊,老師很煩耶,亂講,一直管耶,就是爬山爬不動的時候,他會鼓勵我」。

陳泓皓學員說:「老師會帶我們去一些室內的活動,帶室內的活動,帶你們去很多的地方對不對,好OK」。

27歲的鄭瑋漢,小時候患有過動症和輕微的亞斯伯格症,國中時就是曲智鑛的學生,如今十多年過去,兩人更從師生,成為教育路上的夥伴。

鄭瑋漢曲智鑛學生說:「我們有一個在食品工廠的,生活管理課程,那我們會教孩子做一些糖果,因為我以前是念烘焙科,就會幫助曲老師,上食品相關的課程」。

陪伴特殊生,牽起特別的緣分。他們和開設食品廠的家長合作,讓孩子投入實作,從中體驗和學習,每個細節與過程,都能成為教育的一部分。呂思緯VS.葉安淇呂思緯媽媽說:「剛剛的課程好玩嗎,好玩嗎,你回答你說好玩,好他點頭,尤其是我們這種從高職,畢業後的孩子,都是被關在小作坊,被關在一些日照中心啊,他們很少可以出來在外面,做這些戶外的活動,那我覺得家長要放心的,交給這樣的老師,一起跟著進步跟學習,相對的孩子也會一起成長」。

曲智鑛特教老師說:「一開始我就決定,我們未來要辦學,那我們未來就是希望,能夠朝向就是它能夠,變成一個中心,變成一個中繼站,去協助各種年齡層,各種不同需求的孩子能夠,他可能在體制內遇到問題,他可以進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跟養成,他可以回去,不用說避風港,但我覺得他是有一個安全的地方,他可以信任的人,在這邊去培養他的能力」。

從家教做起,到成立工作室,曲智鑛也是「無界塾」實驗教育學校的副校長,未來更計畫辦學,培力更多老師,成立社會企業,發掘孩子潛能,讓他們能真正融入社會。黃小姐晴晴媽媽說:「我覺得最開心就是,(孩子)情緒真的穩定很多,老師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永遠都是帶小孩教家長,連媽媽都學到很多」。

王世輝王鎮律爸爸說:「大部分的人,稱這類小朋友叫星兒,因為他們就是屬於孤獨的一群人,那他們沒有辦法融入社會,所以我們希望創造所謂,讓他可以跟社會互動的機會,不管是多還是少,畢竟父母都會老,其實這是,應該說我們相同父母的心聲」。

曲智鑛特教老師說:「我能夠有很多的想法,其實是這些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我覺得我才長出這些能力,就是互相成長互相學習,對那我覺得這就是,我生命或生活的一部分」。

一名體制外的光頭老師,突破傳統框架,翻轉教育樣貌,與孩子和家長共同成長,走在特殊教育的道路上,他們在彼此相遇後,寫下美好的人生故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