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濱青年部落拚觀光|走讀花東發現創生 |華視新聞雜誌

李婉婷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走讀花東、發現創生」系列報導,先前我們帶您了解,藝術家優席夫透過藝術造村,為家鄉的部落小農拚經濟;另外全阿美語教學的部落幼兒園「河邊教室」,則是透過語言教育,讓地方創生的理念向下紮根。接下來,採訪團隊要繼續帶您前進台東縣的長濱鄉。背山面海的長濱,在地形上是南北狹長的沖積扇,擁有發展農業的良好條件,昔日種植面積曾經廣達五百多公頃。但近年來偏鄉人口老化,良田也漸漸荒廢。不捨家鄉凋零,有志同道合的十多位返鄉青年,他們團結齊心,從農業、觀光等不同層面各自努力,希望重振地方經濟,擦亮故鄉的招牌。十年努力,他們如何為長濱種下希望?走讀花東一起來看。

來自台東縣長濱鄉,長光以及真柄部落的三個青年,在自己的家鄉共組團隊,推動在地文化。三個男人團隊說:「大家好我是小嚴,大家好我是Leo,大家好我是Saway,我們是三個男人,沒有默契,到底。」

三人分工各司其職,的理念與堅持。三個男人團隊小嚴說:「這個活動是我們三個人一起想出來的,海邊的話會以我做主導,山上的話就會以Saway,Leo的話就是支援,體驗一下我們小時候在海邊,到底在做什麼。」

小嚴說:「會挖一個沙坑,把我們的餌料往下去放,然後再拿水把它埋起來。在網路上看到的景點,大部分都是觀光客在走的。我們比較喜歡推私房的景點,帶客人去山上、去海邊。」海濱浪花蟹,海邊抓沙蟹體驗。小嚴說:「動作要快,因為你只要頂到牠的話,牠就會開始往側邊開始跑。我們現在夥伴抓到一隻了,我們過去那邊看一下。」

開民宿的小嚴,職業軍人退役的Leo,以及從未離開部落,擁有狩獵專長的Saway。他們都是長濱,地方創生運動的開路先鋒之一。小嚴說:「單打獨鬥其實滿累的,所以我們需要有一些夥伴。」三個部落青年,以一身好本領,共同目標是要讓家鄉變得更好。

小嚴說:「在山上一起打獵時聊著說,我們既然都返鄉了,那是不是可以找一個共同的工作。」記者徐森城說:「誰打獵最厲害啊?」三個男人團隊Leo說:「那邊有小山羌的腳印,在這裡這個都是。」Leo說:「這個就是野莓,它的葉子跟它的梗都有刺,所以你要很小心地摸。摘的時候,輕輕的從它頭上就會掉下來,這樣就可以吃了。」

Leo說:「老人家有教過,要採這種野莓的時候,周邊的草要撥一下會有蛇。因為野莓除了我們人,鳥也喜歡吃,所以蛇就會在周邊等。」阿美族的狩獵文化,處處蘊藏智慧與生存之道,山中小旅行,以地方創生為名行銷長濱。

Leo說:「這個是咬人狗不能碰,碰了會讓你手會很癢,它葉子是鋸齒狀的。這邊有姑婆芋,用姑婆芋的汁液,能夠讓癢的部分獲得舒緩。」Leo說:「一般客人來,我們都會讓他們帶著一把,可是手盡量不要碰到那個汁液。」部落導覽海濱體驗民宿旅行,他們以在地結合創意,為長濱拚經濟。

三個男人團隊小嚴說:「我們三個男人,其實各有各的工作。像我自己是在經營民宿,海人家是我們部落,在地方創生的基地,其實民宿有兩個不一樣的故事。」小嚴說:「這邊就是金剛山的故事,我們現在看到這個,是我們部落的一個淒美愛情故事,它的故事叫做Sunay沙灘,同樣也把它畫在牆壁上了。」

從小居住在長濱的林張凱耀,曾經在西部打拚,少年時立志成為職棒選手。長濱青農林張凱耀說:「以前小時候很討厭,覺得這裡好無聊,希望趕快去大都市,完全沒有任何返鄉計畫。然後只知道那時候回台東,如果我只是要活著,餬口飯吃很簡單。」

2011年凱耀回到故鄉,以實驗精神落實自然農法,也同步思考,如何讓家鄉變得更好。林張凱耀說:「那時候也不太懂什麼叫做地方創生,我只是想要怎麼讓我們的家鄉,有一個生存的方式。然後政府就有地方創生這個詞出現,才發現原來我做的東西,叫做地方創生。」

記者李婉婷說:「為了提高家鄉的能見度,部落青年林張凱耀,在金剛山下以有機耕作,展開長濱的地方創生計畫。」2012年他以自家水田為起點。林張凱耀說:「金剛,我小時候以為是無敵鐵金剛的金剛,我們想那就以金剛山為命名,來命名金剛米。兩天沒來福壽螺又變多,不能用農藥去處理,所以就要以人工用物理的方式。」

創立自有品牌稻米,順勢跨出擦亮長濱招牌的第一步。林張凱耀說:「我的1終於被我踏出來了,接下來可能是1、2、3、4、5,就開始要發展了。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也會一直想要做那件事,後來我發現,我在做金剛米這件事,跟我想要為家鄉這件事的時候,我發現我的熱忱。」

第三屆百大青農的光環,為他帶來肯定,而成功經驗,也因此激勵更多長濱青年,返鄉耕耘,為地方創生運動,持續挹注團結與勇往直前的動力。長濱青農李育瑞說:「天氣如果像這樣的話,插秧就會比較困難,因為田埂會比較爛,在搬運上就會比較困難。」

從農業出發,以青農為核心的部落經濟,。林張凱耀說:「我回來當然就是想幫忙,我想幫忙自己的家鄉,我們就盡力地去做,盡力地去努力,其他人就不知不覺,也會想幫忙家鄉。」李育瑞說:「我之前工作是壽司師傅,但我覺得回來真的是一個契機,其實一開始回來,我們是不認識凱耀哥的。」李育誠說:「可是我們都知道他,因為他很有名。」

李育瑞說:「因為爸爸那時候都,都會一直提到,這邊其實有個非常孤單的青農。」林張凱耀說:「非常想不開,覺得長濱真的需要滿多年輕人回來的。雖然可能不知道能做什麼,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專業,他們回來一定會有,自己的位置。」

泥濘不堪的海梯田,春秧時節正逢細雨綿綿,家中從事代耕工作的宏祥宏益兄弟,長濱農人的插秧耕田收割工作,關於田間大小事,幾乎都仰賴他們幫忙。長濱青農潘宏祥說:「我大概是四年前回來的,哥哥回來比較久,好像已經快十年了。」

潘宏益說:「以前老農是以賺錢為主,如果是青年的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林張凱耀說:「比較希望看這邊怎麼永續下去,以前我們在這邊會想要出去,可是在外面生活一陣子之後,會發現家是溫暖的。」林張凱耀說:「現在帶你們去一個,做樹皮的工作坊。」林張凱耀說:「她叫做若琳,有沒有聽到她已經在做樹皮了,我們去拜訪她。」

都市生活多年的陳若琳,2008年回到台東,成為首批返鄉青農之一。她在都蘭學習阿美族樹皮技藝,重返故鄉長濱,身兼藝術家與青農身分,試圖以創作翻轉部落。長濱部落藝術家陳若琳說:「我們其實是跟著生活生存下來,敲樹皮這個也是,找回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因為被保存下來,所以這個族群才會變完整。」青農返鄉大多以務農維生,形成她們的斜槓專才。陳若琳說:「我從2008年就開始,在做地方創生這件事情,只是我當時不知道,在聊天的時候才發現我早就在做了。」

長濱有機香草農李登庸說:「歡迎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參觀我們的農場,我們這塊地,是很多樣性的,我們看到的這個,各位認識這樣的植物嗎?」2007年李登庸放棄原本的都會工作,從台北移居長濱。李登庸說:「這是八角的味道,但是這個植物它叫做茴香,而迷迭香它很喜歡海邊的環境。」

記者李婉婷說:「不只青農積極參與,移居長濱多年的西部人,也在當地蓋了一座香草花園,成為地方創生的關鍵成員。」跨越250公里的路程和距離,捨棄都市人思維,在後山一住十多年,他在阿美族部落與土地對話。

李登庸說:「我每天來這邊,好像在欣賞這裡的生態,我看到蟲都很高興,一般農民看到蟲就很頭痛,覺得怎麼又是蟲。但是我們覺得好可愛,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心態去欣賞蟲,我覺得這樣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這裡有機會可以做起來,我們當然希望後繼有人,年輕人可以繼續來參與。」

林張凱耀和李登庸,兩人早在十年前,就默默為長濱的未來,打基礎擘畫藍圖。十年後檢視一路走來,曾經自認為的坎坷,他們才發現,有志一同其實並不孤單。李登庸說:「我一直是以一個陪伴的角度,希望在地的青年,會想參與這件事情。」

走讀花東發現創生,長濱青年返鄉,目標再造家鄉。林張凱耀說:「一起看怎麼去幫長濱,變得可以更擦亮。」陳若琳說:「其實我們要回來的時候,已經知道這條路不是很好走,也不是以前熟悉的路。」

Saway說:「要去適應。」Leo說:「可是其實這樣的改變,對我來講其實是好事,因為這樣,年輕人才會想要回來。」

返鄉青年相互號召彼此串聯,部落文化得以傳承,阡陌不至荒蕪,後山的部落經濟革命,以地方創生為名,2022持續風起雲湧。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美國中國川普台灣柯文哲民眾黨法新社民進黨台北尹錫悅立法院柯建銘台北市日本國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