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綜合報導
想要好運連連,一些傳統習俗不能免,尤其是象徵步步高升的年糕,在大陸,從南到北,年糕的口味大不同,有蒸的、有炸的,連原料都不一樣,一塊來看看。
過年不能不做的事情,就是吃幾塊年糕,好求得來年步步高升的好運。今天就帶您來看看,中國大陸從南到北,幾種不同口味的年糕。這裡是東北遼寧,在這兒,年糕又稱為切糕。家住盤錦市的王大姊,是做切糕一等一的好手。東北大米蒸出來的切糕,又香又白淨,上頭還得點綴些紅棗,配豆沙、紅糖做餡兒,熱氣騰騰的切糕,讓鄉親們吃的嘴滑又開心。
至於南方年糕,當然就不大一樣了。在杭州,這位趙老伯,每年都會堅持製作手工年糕,從20幾歲年輕時做到現在,他已經做了50多年。如今趙老伯不光做年糕,還兼教學,唯恐杭州的好年糕手藝失傳。
鏡頭轉到山西。山西年糕和大家印象中的年糕不太一樣,大同地方的鄉親,喜歡吃塞北黃糕。黃糕的原料,是盛產於大同的一種穀類,叫做黍。用黍,蒸出來的年糕,格外黃澄澄、香噴噴,裡頭加進香甜的餡料,再下油鍋一炸,那份美味,很少有人能忍住不吃上一兩塊。
泡越大越好嗎,那肯定是脆皮糕,只是黍的種植越來越少,油炸黃糕也沒有商品化,這種充滿鄉土氣息的溫馨年味兒,如今也只有在這樣的塞北小農村裡,才能品味的到。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