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洩天機】梅雨鋒傻傻分不清

【老大洩天機】梅雨鋒傻傻分不清 | 華視新聞
梅雨第一波鋒面在4日至5日上午8時帶來的降雨,對各水庫儲水及溪流逕流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貢獻,對缺水狀況稍有改善。

吳德榮  / 台北市

這兩天大家可能被媒體的標題「第一波梅雨鋒面」、「梅雨季第一波鋒面」搞得糊里糊塗。之前在「老大洩天機」裏說明過,氣象局對於「梅雨季定義」己經作過修正。

在以前曾經以1.台北連續降雨達4日,且日平均雨量達6毫米。2.以天氣圖分析出滯留鋒在台灣附近徘徊3日以上。長期預報更以3.西南季風通過南海抵台灣附近為「入梅」定義。

學術研究更有採用其他標準,像今年4月時「師大」的研究,提出梅雨期變短,也是依據自己的定義,不僅使作業上相當混亂,在學術討論也常陷入「雞同鴨講」的處境。

鑑於5、6月的總雨量,對台灣水資源的重要性,銜接春雨及夏天的降雨,不去推究原因是移動性鋒面、滯留性鋒面或其他中尺度系統所造成,降下的雨貢獻都是相同的,故以這段時間稱之「梅雨季」。

在「氣候變遷」的研究上,也不會因定義不同,所取時間長短差異,而得到不同結論。

基於氣象局目前對「梅雨季」的定義,就沒必要再去強調「梅雨鋒面」,5月、6月在台灣附近活動的鋒面,概可分為移動性的鋒面(冷鋒或暖鋒)及滯留鋒,依

學理來作分辨,無需另尋定義,增添大家困擾。

「梅雨季第一波鋒面」強度雖然不是很強,但在「降雨效率」上,比4月分高,從昨天至今天上午的累積雨量(圖),可分析出對大部分水庫或溪流的流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貢獻,但說旱象己解,可能言之過早,恐怕還是要持續期待有一波波的鋒面,陸續帶來降雨,才能讓台灣逐漸脫離旱象。

未來一週的天氣,今天(5日)仍受鋒面影響,降雨持續,週三(6日)鋒面減弱北移,天氣稍緩,仍有一些零星降雨,大部分在午後。

週四(7日)及週五(8日)又受鋒面影響,會帶來陣雨、雷雨。週六(9日)及週(10)日,天氣好轉,只有午後有零星降雨機率,且偏在山區。

下週一、二的天氣跟「紅霞」颱風的動向有關,以目前氣象局的資料來看,在東半部迎風面上會帶來降雨,西半部背風面降雨就很少了。

當然這是第6、7天的預報還是要注意追蹤它的變化。氣溫的概況,雖然鋒面後的冷空氣並不多,但是降雨(週二及週四、五)時,感覺上會偏涼,尤其在北部、東北部。

最新電腦模擬仍顯示,週五前後在關島東南方海域形成第7號颱風的機率還

是很高,它的未來動向,也要注意。

因為它將會是「大型的颱風」除了它本身的路徑有變化,也有能力造成週遭大氣環流的一些改變,而影響全台的天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