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旻 黃建熒 報導 / 台北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19)日公佈第23例感染武漢肺炎案例,是第19例死亡白牌車司機的妹妹,因為春節期間同桌吃飯被感染,但值得關注的是,確診的妹妹首次採檢呈現陰性,第二、第三次採弱陽性,第四次採檢才出現陽性,這也讓人很擔心,不少隔離者兩次採檢之後呈陰性就會「解除隔離」,會不會成為防疫漏洞!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第23例是我們第19案例的妹妹。」白牌車司機60歲的妹妹是武漢肺炎確診第23例,2月5日出現發燒、喉嚨痛症狀,2月16日司機成為台灣首例死亡個案,隔天妹妹住院,沒想到首次採檢病毒呈現陰性,第二、第三次採出弱陽性,一直到第四次採檢才驗出陽性反應,是病毒會騙人,還是採檢有漏洞?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國外的報告從呼吸道的檢體去測到病毒的敏感度,其實不是非常的高,有些時候這個病毒是集中在下呼吸道,目前第一代的檢驗試劑其實敏感度可以再提升。」
目前各國檢驗武漢肺炎是採「核酸檢測」,由醫護人員從病患鼻腔、咽喉或呼吸道採檢分泌物送到實驗室檢驗,專家說,妹妹第二、三次採檢呈現弱陽性,很可能是核酸數量不足,或是取樣的病毒數太少。像是在埃及,就有人三天驗了六次,之前結果都是陰性,最後才出現陽性。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你要看這個病人,如果他已經是生病第五天以上了,他的糞便會開始排出病毒,這時候除了呼吸道以外,可以加採糞便檢體。」
白牌車司機死亡之後,包括他的80歲母親、弟弟、外甥女婿、妹妹都確診,同桌吃飯的兒子兩次採檢都是陰性,已回台北居家隔離,但會不會像妹妹一樣,驗了多次之後才驗出陽性,現在外界都很關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