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2020不能沒有你 勇敢醫護 白袍下的使命

劉俐均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延燒,目前全球的確診人數已經高達數十萬人(統計截止時間109/4/2 17:30止),考驗著世界各國的應變能力,而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得直接面對著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高風險,和醫療量能是否足夠的嚴峻挑戰。

尤其是急診科、感染科、胸腔科、和耳鼻喉科等等科別的醫護人員,他們除了得救治病患,還必須時時刻刻避免讓自己在接觸病患的過程中,成為新冠病毒感染的破口。

華視新聞雜誌就專訪到駐守在加護病房的醫師,他表示,每天有長達12個小時都在醫院照顧病人,下班之後還得不斷蒐集資料,尋找治療解方,這群白袍醫護堅守崗位對抗病毒,為我們撐起了台灣最堅強的醫療防護網,「2020 不能沒有您」,來看華視新聞團隊的系列報導。

迅速穿戴裝備嚴陣以待,「又有發燒個案!」,這恐怕是第一線人員現在最恐懼,也最擔憂的一句話,新光醫院護理師羅玉珍:「檢傷目前有一個發燒的病人,不確定有沒有出國,所以我要讓他掛號進隔離室喔,他發燒,然後38.8。」

全台醫護籠罩在病毒陰影下,面對四面八方送來的篩檢民眾,他們全神貫注不敢鬆懈,所有醫護正以生命擔負使命,站在抗疫最前線,台安醫院急診科主任徐克強:「國家現在目前政策就是疾管署守邊境,急診室守社區,因為台灣不像韓國或是某一些特別的國家,他是有設所謂的簡易站,台灣並沒有這個設置,他就是拿急診室來當檢疫站,那我們就是第一個採檢所。」

想為台灣守住社區,但面對新病毒,醫界仍難以找出對策,擁有18年資歷的台安醫院急診室主任徐克強,每天在急診室治療超過30名病患,其中更不乏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疑似案例,沒有固定休息,他只能抓空檔吃早餐,但才喘口氣,卻可能隨時被突發狀況打斷,台安醫院急診科主任徐克強:「指揮中心通知我們,這病人已經在救護車上了,可能三分鐘後到達貴院,吃到這個我就趕快要出去,你可能像現在還要穿衣服(隔離衣)。」

緊繃、高壓,同樣也發生在收治重症患者的加護病房裡,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加護病房主任江建昌:「做一動的時候,就每一動都洗個手。」

面對有旅遊史、接觸史的重症患者,加護病房醫師如臨大敵,得全副武裝才能進入負壓隔離病房問診,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加護病房主任江建昌vs. 患者:「體力很好耶,不會啦,伯伯很配合耶,沒辦法。」

耐心撫慰、紓解不安,醫師們和病毒或許近在咫尺,但他們仍不忘視病如親,一岀隔離房,脫下一層手套就消毒一次,卸下整套防護衣,至少消毒十次以上,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加護病房主任江建昌:「你如果沒有做好防護,除了你自己可能被感染之外,你可能是一個傳播者,醫護人員如果再給下一個被照顧者,但是抵抗力不好的人,尤其加護病房你可能其他人都是奄奄一息躺在那邊的人,對其他人是一個致命的一擊吧 ,我們一定要進去 ,進去之前就是要一定要按照步驟,大概就五到十分鐘,穿好確定都沒問題再進去。」

急診室是醫院防疫第一道防線,而加護病房則幫病患與生命拔河,在重症照護工作16年的加護病房主任江建昌親眼見證生死存亡時刻,疫情與親情的殘酷拉扯。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加護病房主任江建昌:「有些老人家,他九十歲、八十歲,他發燒也有肺炎需要被通報 ,如果他真的被隔離中間,他就往生的時候,其實是家人不能在探視他 ,這對我們來講心理壓力大 ,我們之前就有一個差一點,好險九十幾歲的阿嬤 ,意志力吧就撐到那四十八小時,確定兩套都陰性之後解隔離 ,最後回到他們可以陪的時候才走掉,在這方面對我們來講是很無奈,壓力很大的。」

跟著江建昌醫師的腳步,繼續巡視一般加護病房,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三點,採訪小組紀錄防疫每一刻,一位加護病房醫師平均照顧十床患者,隨著疫情蔓延、病例急增,醫護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加護病房主任江建昌:「你給自己的心理壓力,這段時間會很大,你不知道你是不是下一刻,或是下個禮拜就會面臨的是上百個或是上千個 ,到時候你怎麼辦,到時候你要怎麼保全裡面的人,不會在這樣的環境工作會有被傳染的機會。」

2020年3月18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台灣確診病例、突破百人大關,新一波高峰期來襲,各大醫院也啟動應變措施。

因應新冠病毒疫情,醫院將這層樓原本27間的病房,改為15間收治疑似或是確診個案的專責病房,隨著疫情升溫,醫院的防備也再升級。」

仁愛醫院開設專責病房,整層樓瀰漫著警戒氣氛,進入汙染區病房、治療確診病例,得穿上最高等級的C級防護衣,光是著裝得花六到十分鐘。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部醫師詹葳宇:「基本上從現在開始穿就有點開始要流汗,可能會汗流浹背的狀況會出現,講話上可能有時候比較喘。」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任顧文瑋:「你好,我是你的主治醫師,我姓顧,因為你有一些國外的旅遊史 ,然後有一些症狀,基本上住進來就是一個負壓隔離病房。」

守護戰場上的堡壘,感染科醫師是關鍵操盤手,40歲的感染科主任顧文瑋,SARS爆發時還是大四學生,如今已成為醫院的抗疫支柱。

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任顧文瑋:「我覺得其實我們還滿幸運的是說,在十七年前SARS來的時候,其實我們現在很多在負責這一塊的人,當年都是SARS打過仗的人,所以我們是等於說,這些巨人們,這些有經驗的人都在我們的前面 ,他能夠把這些東西一方面也是傳承下來,二方面也是我們看到很多新的生力軍出現,然後來加入這場就是人與疫病之間的戰爭。」

抗煞經驗傳承,或許是台灣能否守住醫療防線的重要關鍵。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感染科主任林武甫:「因為這次是發燒來的時候,我們可能要幫你做一些檢查,所以等一下讓你下去照一下胸部X光。」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擔任感染科主任的林武甫,從醫8年,這波前所未見的疫情讓他承受莫大壓力,卻也激盪出他的醫師魂!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感染科主任林武甫:「最大壓力在於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是感染科角色,所以像我們常要判定說哪一個病人是要做採檢,哪個病人可以回家 ,哪個病人應該要住到負壓隔離病房,我覺得心理壓力最主要的是,我們要做很多算是會關鍵的決定,遇到了一定得面對 ,當然當初走感染科並沒有想到說真的會遇到這種大規模疫情,以後就說自己有個經驗,就好像是個合格的感染科的感覺。」

當疫情擴散,全球醫療體系陸續潰堤,在台灣,2月28日爆發第一起院內感染,醫護人員安全敲響警鐘。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俊維:「就某種程度上來說,院內感染其實是很難預防,那現在在疫情的時間,需求其實更高的,我們可以是說用七八成的資源,在做十一成的事情 ,所以沒有辦法顧到不管是人力的需求,或者包括物資上的需求,比如口罩的短缺,或者是這些面罩的短缺,而沒有辦法達到百分之百的這種防堵 ,當然現在看起來是大家都不會休假了,我想做為急診醫師本來就是為了這個時刻而存在的。」

17年前sars奪走11位醫護寶貴生命,慘痛代價不能忘記,面對新冠病毒,全台近五萬名執業醫師義無反顧披掛上陣,而後備的醫療體系、資源跟得上嗎?醫療量能、擋得住崩盤危機嗎?

台安醫院院長黃暉庭:「全台灣大概指定167家嘛 ,有檢疫醫院也有重症收治醫院,以目前的量能來講的話是沒有問題,不要像歐洲、美國一次爆一千件,幾百例或一千例 ,如果說發生在同一個縣市這就會產生問題,如果他是有分散的話,每個縣市都有收留一些的話,這樣的話應該還可以,幾個月都沒有問題。」

2020年,不同世代的醫者們正以無比的勇氣和行動為台灣寫下歷史,疫病方興未艾,在這場人類與病毒的對抗中他們扛著白袍下的使命,搶救病患生命,也守住國人的健康,防疫路上始終如一,也永不缺席!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