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陰陽陽」難捉摸 張上淳:國外染疫「2條件」返台

「陰陰陽陽」難捉摸 張上淳:國外染疫「2條件」返台 | 華視新聞

李蘇竣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今(7)日新增一例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該個案於卡達確診後治療痊癒,但返台後又被驗出陽性。指揮中心表示,患者到後期採檢時「陰陰陽陽」的狀況很常見。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在國外確診的國人若要返台,目前研議的標準為「發病2個月以上」或「2次採檢陰性」。

陰陰陽陽很常見 指揮中心:今日個案處於後期弱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女性,今年2月下旬至卡達工作,曾於3月10日於卡達確診武漢肺炎並接受治療,4月8日二採陰性治療結束。直到5月3日返國入境時主動告知,在機場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5月4日檢驗陰性後,搭乘防疫專車返家居家檢疫。但個案返家當日即出現腹瀉症狀,5月5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

此案陰陽反覆的狀況引起關注,但指揮官陳時中說明表示,國內確診案例最長的住院時間也有83天,到中後期採檢也很常「陰陰陽陽」,他強調,這樣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台灣才會採用「三採陰」為標準。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今日新增的個案可能就是處於「陰陰陽陽」的狀況,最後驗出的陽性,也是非常弱的陽。他說,許多確診病人在醫院隔離到後期,也是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2條件開放確診國人回台 但仍視所在國家而定

至於確診者返台的標準,張上淳表示,目前的經驗來看,個案確診後兩個月左右,病毒幾乎都可以消除,就算是後面很弱的陰陰陽陽,也對他人沒有威脅、病毒培養也培養不出來。張上淳強調,考量國人有回國的權益,專家小組給指揮中心的建議是,若已二次咽喉採檢陰性、解除隔離的個案,就認定威脅低;若沒採檢,發病2個月以上且無症狀的個案,可考慮讓這些個案搭機回國。

陳時中也表示,未解除隔離的一定不能回來,這是基本概念。但每個國家解隔離的標準不同,會參考專家提出的標準。但他也說,還要視不同國家的狀況,有些國家的資料透明清楚,就可以做出明確規定,但若有些國家沒資料、資料不可信,就需要進一步討論。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