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30年鋦瓷好功夫 破碗變身藝術品

華視新聞 徐孟蘭 張春峰 謝忠義 彰化報導  / 彰化縣

家裡的碗破了,多數人都是打包好丟掉。但早期的人可不是這樣,因為生活物資缺乏,碗盤破了,就會花錢找人補破碗,而這樣技術叫"鋦瓷",彰化有位鋦瓷專家朱芳本,擁有30幾年的鋦瓷功夫,補過的碗不只裝水不會漏,而且還很美觀,像藝術品一樣。透過鏡頭,來看看他精湛的補碗藝術。

陶碗摔破了,先別急著丟,拿出糯米飯,還有幾片牡蠣殼,丟進石臼裡,搗碎攪拌後,變白色黏著劑,可以將破碎的陶碗黏起來,然後用麻繩將碗固定綁緊,接著拿出叫做"坨具"的工具,在陶碗裂縫兩邊鑽洞,再將銅片敲平,然後釘在陶碗上,用榔頭輕輕敲,讓銅片密合陶碗,這樣技術叫鋦瓷,裝水不會漏,用衛生紙測試也過關。

朱芳本說:「不會了 乾乾,如果再用100年沒問題,除非你又摔破了」。朱芳本表示:「要用手勢,你一個工夫要學來也不是三天兩天就學得來,學最久的就是鑽洞」。

他是鋦瓷專家朱芳本,著迷補釘文物,收藏了許多古董花瓶和瓷器,迷到去拜師學藝學鋦瓷,鑽洞最難,角度、力道、和深度不對,器具就毀了,除了欣賞補釘的美感,朱芳本更說,補釘也是勤儉美德,朱芳本拿出一整組有百年歷史的補釘擔子,古早人就是扛著這組擔子,搖著鈴,到家家戶戶攬生意。

朱芳本說:「沒錢人家想說,孩子都,大家都,最少四個五個,十幾個也有人在生,你不從那邊省一點,這邊省一點,就都不夠給孩子吃」。

現在已經很少人碗盤破了還找人補,但為了不讓鋦瓷技術失傳,朱芳本開班授課,要讓鋦瓷變藝術,永遠傳承下去。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