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 / 台北市
您去過陽明山賞花嗎?您知道陽明山山仔后社區,有著占地13公頃,全台規模最大的美軍宿舍群嗎?1950年代,國際局勢詭譎多變,中國政權易主,韓戰爆發,面對共產勢力強大威脅,台灣前途風雨飄搖,岌岌可危,於是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而當時大批駐台美軍就是住在陽明山的宿舍群。
只是隨著1978年台美斷交,原本風光亮麗的宿舍群,遭荒煙漫草埋沒,房舍也漸漸腐朽頹圮,甚至一度淪為治安黑洞,直到2012年,一群當地居民發起保存運動,成功爭取將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全區保留,不只搶救老房子,也守住台灣,走過半世紀的時代記憶,回顧歷史那一刻,帶您來看。
木造白牆,高聳煙囪,唯美異國建築,彷彿被時空凝結停留在半世紀前,陽明山山仔后社區,目前保存115棟,占地13公頃,規模全台最大的美軍宿舍群,經典美式建築,究竟從何而來?一段幾乎被世人遺忘的過去,由37歲的攝影師陳維信,娓娓道來,陽明山美軍宿舍群,興建於1950年代,當時由美方提供設計圖,台灣負責監工籌建,不僅得讓遠道而來的美國大兵們住得舒適,更少不了戰備功能。
1950年韓戰爆發,國際局勢詭譎多變,中國政權易主,共產勢力崛起,擔心亞洲國家進一步赤化,美國決定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1954年,台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來台美軍與日俱增,1955年,美軍約7000人駐台,到了1958年,成長為1萬9千人,為了解決軍眷住宿需求,具有交通之便,更能就近監控首都動態的陽明山雀屏中選。
陽明山美軍宿舍,最初戶數高達217棟,主要以美國南方城郊住宅特色興建,為冷戰時期東亞重要軍事地景,不只在軍事上力挺台灣,當時「駐台美軍廣播電台」,也就是如今你我熟悉的「ICRT」前身,便在此設立,熱情奔放的美式文化為戒嚴下的台灣,開啟與世界接軌的另一扇窗。
1978年12月15日,台美宣布斷交,上萬名駐台美軍緊急撤離,遺留在秀麗草坡上的低矮房舍多年無人管理,一度淪為治安黑洞,她是人稱林媽媽的李甄珍,2008年起,決心投身拯救陪伴台灣走過顛沛流離的時代印記,美軍撤離後,美軍宿舍曾開放租用,經過歷任屋主修建,唯獨這棟編號F-206的房舍,保留最原始格局。
費盡苦心,李甄珍和夥伴們,才讓破敗房舍再現往日風華,窗框腐朽老舊,卻宛如時光機,收藏塵封已久的珍貴回憶,經過居民奔走搶救,2012年,台北市文化局,宣布將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全區保留,目前其中24棟列為歷史建築,但老屋如何活化又是另一個難題,杯觥交錯,笑語不絕,興建於1950年,曾荒廢多年的美軍俱樂部,2016年,華麗轉身成為美式餐廳。
2012年,台北市文化局,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媒合業者進駐,主張文資保存、產業活化,雙軌並行,週五下午,文化大學建築系師生紛紛集結,準備揭開美軍宿舍群建築密碼,歷經無數風雨,走過歷史的老房子,如今成為絕佳教材,屹立超過半世紀,串連不同世代,期盼過客駐足,領略絕美風華,群山環繞間,純白房舍,沉默不語,為大時代下,走過無數坎坷,逆風前行的台灣,無聲留下見證。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