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那一刻|美軍眷舍 頹圮與重生|華視新聞雜誌

陳沿佐 採訪/撰稿 鄭至惟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您去過陽明山賞花嗎?您知道陽明山山仔后社區,有著占地13公頃,全台規模最大的美軍宿舍群嗎?1950年代,國際局勢詭譎多變,中國政權易主,韓戰爆發,面對共產勢力強大威脅,台灣前途風雨飄搖,岌岌可危,於是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而當時大批駐台美軍、就是住在陽明山的宿舍群。只是隨著1978年台美斷交,原本風光亮麗的宿舍群,遭荒煙漫草埋沒,房舍也漸漸腐朽頹圮,甚至一度淪為治安黑洞。直到2012年,一群當地居民發起保存運動,成功爭取將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全區保留,不只搶救老房子,也守住台灣走過半世紀的時代記憶,回顧歷史那一刻,帶您來看。

木造白牆高聳煙囪,唯美異國建築,彷彿被時空凝結,停留在半世紀前。陽明山山仔后社區,目前保存115棟占地13公頃,規模全台最大的美軍宿舍群,經典美式建築,究竟從何而來?一段幾乎被世人遺忘的過去,由37歲的攝影師陳維信,娓娓道來。

草舍文化故事館成員陳維信說:「當時蓋這個美軍眷舍,幾乎可以說是下重本。美援每年一億美金的貸款,那時候蔣中正總統,希望能夠討好美軍,屋頂基本上都是用很好的木頭去蓋的。」陽明山美軍宿舍群,興建於1950年代,當時由美方提供設計圖,台灣負責監工籌建,不僅得讓遠道而來的美國大兵們,住得舒適,更少不了戰備功能。

陳維信說:「這個是防空洞,雖然它現在積滿水,但它不是蓄水池,也不是庭園造景,它是防空洞。下去之後,大概可以三到四個人住。」遊客施怜珠說:「我們小時候常常吃到美援的麵粉、餅乾,褲子都是還美援兩個字。」遊客賴雪麗說:「它曾經是一個歷史的見證,因為我們需要美援,所以才有美軍,軍眷過來這裡。」

1950年韓戰爆發,國際局勢詭譎多變,中國政權易主共產勢力崛起,擔心亞洲國家進一步赤化,美國決定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新聞片段(1976.10.28)說:「蔣院長今天上午在行政院,接見第七艦隊的司令鮑爾文中將,蔣院長首先向鮑爾文中將,表示歡迎之意。」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說:「美國成立美軍顧問團,派遣陸海空還有陸戰隊人員來到台灣,確保台灣的安全,保障台灣的民主政治、經濟的發展,也對於我們的國防有具體促進作用。」

1954年台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來台美軍與日俱增。1955年美軍約7千人駐台,到了1958年成長為1萬9千人。為了解決軍眷住宿需求,具有交通之便,更能就近監控首都動態的陽明山,雀屏中選。陳維信說:「美國他們當初選這邊,第一就是地理位置非常棒,位置是比較高的。所以假設山下有動亂的時候,他們可以用直升機撤離。」

陽明山美軍宿舍,最初戶數高達217棟,主要以美國南方城郊住宅特色興建,為冷戰時期東亞重要軍事地景。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說:「其實美軍也涉及台灣的政治、財政等各方面的事務,而不是只有軍事方面。美軍顧問團的眷舍,當時是由美軍自己設計興建的,有一定的建築水準,也符合當時美國強國的形象。」

新聞片段(1979.4.15)說:「這個在台灣地區,唯一以英語發音的廣播電台,屬於美軍世界性的廣播電視網。」不只在軍事上力挺台灣,當時「駐台美軍廣播電台」,也就是如今你我熟悉的「ICRT」前身便在此設立。熱情奔放的美式文化,為戒嚴下的台灣,開啟與世界接軌的另一扇窗。

張國城說:「當時美軍顧問團的成員,也是台灣接收外來資訊的一個管道,那些書報雜誌,對當時戒嚴的台灣,是一個重要資訊的來源。當時國軍的軍糧,實在是辦得很不好,後來美軍顧問團,還有派人來國軍,協助我們煮飯,是煮飯不是煮西餐喔,現在看來不可思議,所以對台灣的影響很大。」

新聞片段(1979.1.13)美國官員說:「總統卡特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1978年12月15日台美宣布斷交,上萬名駐台美軍緊急撤離,遺留在秀麗草坡上的低矮房舍,多年無人管理,一度淪為治安黑洞。新聞片段(1981.9.23)說:「在駐台美軍離開後,因缺乏照顧人去屋空,不論晚上或白天,常有不良少年侵入,吸食強力膠打速賜康。」新聞片段(1981.9.23)民眾說:「我是附近的居民,晚上時會有很多不良少年在這活動,所以對這個地方的治安可能有點影響。」

草舍文化故事館成員李甄珍說:「這是一張老藤椅,從我們發現它到現在也過了十年,現在找不到這個造型,所以我們就決定自己來維修它。」她是人稱林媽媽的李甄珍,2008年起決心投身拯救,陪伴台灣走過顛沛流離的時代印記。李甄珍說:「我在2008年的時候開始尋找,一個給我父母養老的地方,2009年的時候,我就發現這個地方,每一棟房子都殘破不堪,年輕人其實對這段歷史,是沒有被告知。當時如果不是有美軍過來,不是有韓戰越戰的發生,也許沒有這些軍援跟經濟援助,中華民國也許就在那個時間,就會被終結掉。」

美軍撤離後,美軍宿舍曾開放租用,經過歷任屋主修建,唯獨這棟編號F-206的房舍,保留最原始格局。費盡苦心李甄珍和夥伴們,才讓破敗房舍,再現往日風華。記者陳沿佐說:「走進1950年代興建的美軍眷舍,馬上就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美式風格,像現在在客廳當中,就有一個點燃熊熊爐火的壁爐,這個在一般的台灣傳統民居當中,是完全看不到的建築風格。」

李甄珍說:「陽明山的戶外蚊蟲很多,所以如果整面紗窗打開,蚊蟲就排山倒海進來。所以這個小紗窗的位置打開,剛好就在插梢的地方,所以插梢一推下來,就可以把窗戶推出去。」李甄珍說:「這間房間有一個儲藏室是衣帽間,牆板後面室內牆的結構工法,是用木條然後跟一種草和泥和起來的,這是一個古老的工法。」

草舍文化故事館成員賴慧君說:「我們把房子盡量維持它的原貌,然後去修復它,維持它最好的狀態,讓它覺得除了是老屋,還有新的生命。」窗框腐朽老舊,卻宛如時光機,收藏塵封已久的珍貴回憶。李甄珍說:「起居室裡面有個小圖案,有寫日期88年11月13日Joseph。2010年左右修這間的時候,兩個年輕人走進來過去一看,我問你是不是Joseph,他說你怎麼知道,我說你就跟這個小圖案,長得很像。」

李甄珍說:「我們在做保存的過程當中,有一點讓我很傷心。有一次我跟同學說,同學們這是我們的共同記憶喔,就有個大四的學生跟我講,他說林媽媽,這個是你們的共同記憶,不是我們的共同記憶,我當場就快要飆淚,怎麼會這樣呢。」

經過居民奔走搶救,2012年台北市文化局,宣布將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全區保留,目前其中24棟列為歷史建築,但老屋如何活化,又是另一個難題。杯觥交錯笑語不絕,興建於1950年,曾荒廢多年的美軍俱樂部,2016年華麗轉身成為美式餐廳。美軍俱樂部經營團隊副總經理林書旭說:「當時來這邊,不要說美軍的氛圍,是感覺你來到了一個公墓,到處都是草比人高,而且垃圾一堆。在重建的過程裡面,其實我們有很多版設計,最後我們就決定,就保存它的原樣就好。」

2012年,台北市文化局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媒合業者進駐,主張文資保存、產業活化雙軌並行。陳沿佐說:「現在在我身邊,這個長約14公尺、寬9公尺的水池,在70年前曾經美軍俱樂部,一個深達3米的游泳池,當時的駐台美軍會在這裡游泳,進行社交活動。輕鬆愜意的生活,被當時台灣社會視為頂級享受。」

林書旭說:「我開個玩笑說說。美軍以前因為打韓戰,沒有戰死他們就會定期回來休息,回來時就會來這邊烤肉和游泳。當時以台灣的生活條件,這裡確實就是一個非常高級,而且是有神秘感的地方。」美軍宿舍前住戶Chipkasper說:「我叫Chipkasper,我1970年第一次到這裡,我們在1975年離開,那是大約三、四、五、六、七年級,放學之後會去那裡。大學是放學後跟週末去。晚上讓我們有點事情做,才不會在台北的街頭跑來跑去。」

林書旭說:「我常常講,台灣不需要再創造新的文化,台灣本身就是一個大航海、大移民的文化。我們有這麼多好的文化,我們為什麼不把它拿出來就好了呢?」

兩個人拉線,一個人做記錄。週五下午,文化大學建築系師生紛紛集結,準備揭開美軍宿舍群建築密碼。數到3一起往上跳,大家跳的感覺不會晃很扎實對不對,這個木地板,從1950年代到現在,總共有70年的歷史了。歷經無數風雨,走過歷史的老房子,如今成為絕佳教材。

文化大學學生曾日緯說:「這是雷射測距儀,超過捲尺範圍的長度,我們在測量整個室內空間的話,用這個比較方便。」文化大學學生呂則緯說:「現在記錄門窗,我先把客廳的格局大部分畫出來,寬大概是90公分、高210公分。」

文化大學學生黃琬婷說:「可能有一些東西會凸出來,可能是家具或是像壁爐,它是嵌在牆壁裡面,但它不是這個房子結構的一部分。所以不能把它算進牆壁的結構,要另外算它。」>|黃琬婷說:「窗戶都是模組化的,所以它們尺寸幾乎都是一樣的。格局上面的話,是鏡像的概念,比較偏古典建築的主義,就崇尚對稱。」

屹立超過半世紀,串連不同世代。文化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劉惠芳說:「學生測繪完的資料,我會讓他們做3D建模,有了這樣的3D模型,可以有助於後續很多運用的可能性。也許不用到現場,大家就可以了解,這個美式的建築物,它的空間規劃是怎麼樣,就可以直接在網路上面有3D的導覽。」

期盼過客駐足,領略絕美風華。劉惠芳說:「最近剛剛公布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非洲的建築師Franciskere,他的作品也是簡簡單單,可是它顯示出了在地關懷。一樣這樣的精神,在老房子裡面,我們也看到它會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學生的加入,也可以讓他們的成果,很好地回饋給老房子,做後續衍生的運用。」

群山環繞間,純白房舍沉默不語,為大時代下走過無數坎坷,逆風前行的台灣,無聲留下見證。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