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塞船 凸顯全球化不可或缺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新冠疫情爆發後,包括印度美國等許多國家都試圖減少對他國物資的依賴。但是前陣子長賜號貨輪擱淺在蘇伊士運河,導致大塞船的事件,卻凸顯了一項事實,那就是全球化供應鏈其實依舊是維持,全球經濟不墜的關鍵。今(12)日就來聽聽財經專家丁學文,對全球化與經濟發展的解析。

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我今天要跟大家解讀的是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全球版本的封面故事。大家先看看這個封面設計,封面設計非常地明顯,而且淺顯易懂。

在一個蔚藍的大海上面,我們看到是一個漂流在上面的瓶子,瓶子裡面正是前陣子,在蘇伊士運河堵塞的長賜號的郵輪,上面有兩排白色的大字。首先大字寫的是大堵塞帶給我們的信息,另外下面有一個補充小字,請大家不要對全球化失望。

我想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經濟學人》想告訴我們的是,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的經濟之所以可以增長,很大原因是靠供應鏈的全球化,不過最近尤其疫情過後供應鏈的撕裂,很多國家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我們看到美國的拜登上台之後,說他要花100天重新檢視美國的供應鏈,我們看到印度的莫迪開始說他要自給自足,甚至我們最近看到歐盟對於疫苗的輸出都開始有一些禁令,所以全世界各國開始回頭在想,疫情過後我要怎麼自給自足,我要怎麼去發展自己的經濟,《經濟學人》認為這個想法是不對的。這一次蘇伊士運河的大堵塞已經在提醒我們,全球化的供應鏈其實是不能擱淺的。

事實上我們也看到iPhone它其實在全世界49個國家都有供應鏈,我們看到這一次的輝瑞疫苗在全世界有5千多家的供應商,所以其實過去全世界,我們之所以可以用很貧窮的國家的供應鏈讓我們的生活無虞,正式靠全球化,而未來的發展裡面,你如果過度地屏棄全球化,你除了會過度投資、你自給自足,也沒有辦法像全球化一樣,這麼好的有效率,所以全世界的各個國家都應該去想,當你反對全球化的時候,可能對你的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遠遠大於正面影響,這是值得深思的。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經濟學人》封面故事,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