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浪潮 歷史關鍵時刻 (下)|看見台灣五十年|華視新聞雜誌

陳璽鈞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美麗島事件,啟動了台灣的新一波民主運動與自決,但當時的台灣仍是一個「天還未光」的時代,尚未脫離威權政治,1980年代,甚至發生多起震驚國際的兇殺案,幕後主使,直指當時政府。到了1987政府公告解嚴,才結束台灣長達38年,充滿禁忌的戒嚴時期,民眾追求自由民主的信念更加堅定,卻也發生鄭南榕為了爭取言論自由,自焚殉道,這一條充滿血淚的台灣民主路,繼續來看。

新聞片段(1980.2.29)說:「省議員林義雄的家裡,在星期四下午發生兇殺案,林義雄60歲的母親」。

1980年2月28日,美麗島案第一次開調查庭,卻發生林宅兇殺案,造成林義雄家人三死一重傷,受到社會關注,民間甚至高度懷疑,此為政治謀殺,至今仍未偵破。隔年7月2日,支持台灣民主運動的陳文成博士,自美國返台探親,被當時的警備總部約談,第二天卻陳屍台大校園,死因始終成謎,而1984年的江南案,更是震驚國際。

新聞片段(1984年)說:「對於涉及劉宜良的謀殺案,陳啟禮表示是在帥嶽峰,與前情報局長汪希苓的安排下,才介入此事」,筆名江南的華裔美籍作家劉宜良,曾撰寫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文章,被認為有揭露蔣家隱私之嫌,1984年10月15日在美國加州,遭台灣黑道分子刺殺身亡。調查發現幕後主使,竟是台灣情報機構,內情曝光後,台美關係頓時緊張。

新聞片段(1984年)說:「第一法庭原來僅可容納160人,在特別增加座位後,上午容納了210多人,其中包括了來自美國幾家,重要的傳播機構的,20多位外籍記者」。

程建人前外交部長(時任駐美代表處副代表)說:「美方關切是有道理的,因為第一你一個正常國家,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尤其江南案,發生在他們這個領域之內,而且牽涉到我們的情報單位,這個茲事體大,那美國人很難聽下去,那個時候我們正好在,要開始戒嚴,戒嚴令要取消之前,所以後來很多人認為,這兩個案子是加速了,我們的開放解嚴」。

李筱峰歷史學家說:「除了林家血案震驚世界之外,接著陳文成命案,然後又來一個江南命案,蔣經國向美國趕快說明,然後向全國講話,他說我們以後蔣家,你們擔心我們這個民主政治,沒有辦法實現,一直會繼續極權下去,不會了我們蔣家,今後不會也不能,再參與政治了,講這種話出來,我們看到他要改變」。

邵玉銘(1987.7.14)前新聞局局長說:「台灣地區自76年7月15日,零時起解嚴」。

1987年7月15日,國民黨政府公告解嚴,台灣結束長達38年,充滿禁忌的戒嚴時期,也終結了威權統治的黑暗年代。薛化元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說:「因為解除戒嚴就是沒有軍管,那社會力當然就慢慢地釋放出來,當時大家也了解,自由化改革還沒有完成,所以繼續推動改革,變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所以包括,因為人民可以表達意見,那碰到了更多利益的問題,當然會表現,所以政治在前面打開了空間,社會力跟文化力,有更大發展的可能,那這個力量就進一步,再推著政治繼續往前繼續改革」。

解嚴之後相繼開放黨禁報禁,社會運動街頭抗爭風起雲湧,掙脫了禁錮,公民力量和政府體制,一次次衝撞。1988年總統蔣經國逝世,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統治台灣43年的蔣家時代從此終結,更激起了人民對自由改革的渴求。

新聞片段(1989.4.7)說:「台北市警察局中山分局的員警,上午持高等法院檢察官,所簽發的拘票,準備拘提因為涉嫌叛亂,和鼓吹台獨等多起案件,而屢傳不到的鄭南榕」,挑戰禁忌批評時政,1984年鄭南榕創辦「自由時代周刊」,刊登許世楷教授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因此遭到通緝,1989年4月7日,鄭南榕為了捍衛言論自由,拒絕遭叛亂罪起訴逮捕,在自囚的第71天選擇自焚,表達對執政當局最哀痛的抗議,也將自己的生命,獻祭台灣民主,甚至拋下了最愛的家人。

葉菊蘭鄭南榕遺孀說:「對我們來講,當然是人生最大的痛跟遺憾,也無法補救,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像他留給我們大家講的,接下來就是我們大家,要共同努力的事了,捍衛一個基本的,做為人的尊嚴的價值,值得用生命去追求的,用生命去交換,這個是一個鄭南榕鄭先生,留下來的一個典範」。

5月19日鄭南榕告別式,許多自發民眾參與遊行,送鄭南榕最後一程,被列為海外黑名單的陳婉真,也意外現身,但就在隊伍行經總統府前,台灣獨立運動參與者詹宜樺,追隨鄭南榕引火自焚,烈火無情卻也撼動了、台灣的自由與人權。范雲立法委員(時任野百合學運學生代表)說:「鄭南榕自焚那一次,我是第一次走上街頭,那個時候的感受就是說,如果像鄭南榕,這樣的一個民主先輩,他們都願意付出他的生命,去追求台灣的民主化,那為什麼我們年輕人,沒辦法冒一些險,就是說去做一些事情」。

李筱峰歷史學家說:「1989年這一年有兩個事件,對台灣的民主,跟獨立的意識提升很大,一個就是4月7號鄭南榕自焚,一個是6月4號北京天安門事件,這個震驚全世界,那台灣人也看到,那這樣的政權要來跟我統一我會怕,所以這兩個事件讓台灣,要求民主而且獨立的意識,也開始提升」。

聲音來源:吾爾開希(1989.6.3)中國八九學運領袖說:「現在大量的部隊,已經在北京市郊,或者包括在城內集結,現在他們被群眾堵住了,下一步就很難說了」。

1989年6月3日晚間,中正紀念堂廣場,台灣青年和天安門學運代表的電話連線、突然中斷,所有消息立刻斷絕,北京彷彿在瞬間拉上黑幕!李登輝(1989.6.4)時任總統說:「對於中共給予最嚴厲的譴責,我們認為任何政權的存在,都應當建立在民意的基礎」。

歌曲《歷史的傷口說:「如果熱淚可以洗淨塵埃,如果熱血可以換來自由」。

林佳龍前交通部部長(學生運動成員)說:「六四的一個以鎮壓收場,當然有影響到野百合學運,因為當然台灣的條件,這時候我們在推學生運動的時候,我們有當然看到中國的經驗,是流血收場,但是台灣的一個這個學運,之所以能夠形成一個,民主化的改革聯盟,是有它也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就是台灣有選舉,所以平常的社會力,它就透過選舉在結盟」。

六四天安門事件衝擊全球,更成為台灣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對應中國1980年代的台灣,現代思潮湧現,人民衝破重重箝制,街頭運動蓬勃發展,這股集體的社會意識蓄積能量,推動著台灣,一步步邁向民主國家,開啟生而自由的新時代。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