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孩子出走了

張世輔 林漢誠 報導  / 台北市

  春假結束,學生又重新回到校園,不過仍然有少部份在外面遊蕩,流連忘返、蹺課,甚至於蹺家,根據台灣省教育廳的統計,七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台灣省各縣市國中、國小中途輟學的人數,高達4280個人,而這些學生通常也容易誤入歧途,他們為什麼不回家?不回家又都到哪去了呢?而身為父母該如何防範自己的孩子離家出走?

  星期一的早晨,台北新公園只有稀少的人群,年僅十二歲的周小弟弟,帶著比他小兩歲的弟弟,一塊兒出現在公園的池塘邊,兩兄弟自由自在的模樣,外人很難想像他們已經有多次蹺家、蹺課的「前科」了。

  對於陌生人的就近詢問,兄弟倆表現出習慣性的防衛態度,有關他們蹺家的原因和家庭的狀況,兄弟倆大多默不作答或以不知道回應,和周姓兄弟相比,葉小妹妹蹺家的經驗就更加「豐富」了,從十一歲開始,無數次被母親找回家,而後又蹺出來的經驗,使得現年十四歲的葉小妹妹,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小孩子世故多了。

 

  葉小妹妹遊走過許多都市的角落,「家」對她來說,早就是模糊的概念,至於曾經是她最親密的媽媽,現在則是她口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在少年隊冰冷的教室裡,採訪小組找到了年僅十五歲的潘小弟弟,瘦弱的身軀和無助的眼神,是他多次蹺家和吸食安非他命,所留下來的烙印,幾天前,潘小弟弟因為和爸爸大吵了一架,就被送到這裡輔導管束。

  幾次蹺家經驗,潘小弟弟不分晝夜,在人潮的喧囂中,尋找屬於他的縫隙,電動玩具店、MTV休閒中心、百貨公司、騎樓、地下道和公園等地方,都排滿在他的時間表中,從這幾個個案不難發現,孩子蹺家的問題,往往反映了家庭和親子關係中,所衍生的危機。

  這個尋人啟事曾經張貼在全省各地,一向品學兼優的陳小弟弟,離家已經三年了,陳先生和陳太太,為了找他們唯一的兒子,用盡了各種方法,連各地殯儀館認領無名死屍,他們都試過了,可是到今天仍然沒有兒子的下落。想起孩子會離家出走,陳先生和陳太太顫抖的聲音中,帶著無盡的憂思,原本以為為孩子的未來做了正確的決定,沒想到卻為二位老人家換來三年多的遺憾。

  面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蹺家或離家出走,父母親要如何才能避免孩子不告而別呢?從事徵信工作的陳先生,以他多年尋人的經驗建議家者,只要對子女多付出一點關懷,就可以避免孩子離家出走,因此,當下面幾種情況發生時,陳先生提醒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動向了。當孩子有這三種行為傾向時,陳先生也建議家長,應該馬上採取下面幾種行動,以便當孩子離家時有線索可尋。此外,面對越來越多青少年二度蹺家,或多度蹺家的危機,輔導專家也從根本提出了解決的方法。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