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6 23:00

老人無所歸

蔡嘉恩 林信辰 報導  / 台北市

  很多人關心的九合一選舉,結果在上週塵埃落定,但政策改革之路,艱鉅的挑戰才正要展開。節目一開始,我們帶您來關切已經亮起紅燈的老人居住議題。在台灣房價高漲,買不起,租不易,尤其是老年人想租房更成了一大難題。華視新聞雜誌推出「聽見底層的聲音」系列報導,採訪小組帶大家走遍大台北,結果發現有超過九成的房東不願意租房子給老人,許多年長者,面臨老無所歸的處境!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這對台灣恐怕是個重大的警訊,老人居住權長期被漠視,情況有多嚴重?政府又該怎麼做?我們繼續帶您來看,曾經以車為家的柯燈炎爺爺的心聲,還有在嘉義,有熱心房東,用父親傳承下來的老房舍,創立了民間版老人住宅「芳春公寓」,要讓租不到房子的老人們,有遮風避雨的家。

  天下這麼大,想找個遮風避雨的窩,真的好難。時下最流行的一句話,年輕時不買房,老了租不到房,而這也是高齡82歲,麻吉爺爺柯燈炎的心聲。

  獨自一人在台北內湖的小巷內,做資源回收,一做就是18年。他曾在工地當過工人,也開過貨車、娃娃車,但因為健康亮紅燈決定退休。但你很難想像,這些年來他的生活全在車上度過。

  打開後車廂,行李堆得滿滿滿,橫桿就充當臨時衣架。年輕時,柯爺爺開著這輛老舊的箱型車北上工作,老了,這輛車卻成了他唯一的窩。成堆的衣物當床,傾斜的椅背就當成靠枕,想刷牙洗臉、上廁所,就到捷運站或廟宇解決。麻吉爺爺也曾想租房子,但想租,談何容易。

  獨居老人想租房,有的付不起,有的被拒絕,經過民間老人福利團體協助,麻吉爺爺終於有了家。小小的窩,有了衣櫥,有了廁所,還有一張能睡得安穩的床,只是,能像麻吉爺爺一樣幸運的人,並不多。

  一通電話,道盡所有年長者們租房的辛酸,這天我們來到嘉義,尋找在市區中一處民間的老人公寓。走進狹小巷道,生鏽的招牌上寫著「芳春公寓」四個大字,這裡是許多獨居老人的落腳處。

  簡單木板隔間,木製的床板、櫃子,就是許多老人家的棲身之所。泛黃插座,昏黃的日光燈,看出這棟公寓年代久遠。李大哥帶著我們再往二樓走,角落一處房內,一對老夫妻相依為命的背影,道盡了心酸。在芳春公寓裡,絕大多數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像阿榮伯就是其中之一。

  沒有去找,一來是因為真的租不起,二來因為是這裡,有他和母親的一起生活的共同記憶,有一個窩能安穩待著,是很多老人家最渺小的夢想,一個人獨居的海伯,也是這麼想。

  換了新家,至少不會再淹水。簡單大澡堂,是洗澡的地方,看似簡陋,但比起住在陰暗角落,已經好太多。這棟芳春公寓,40年前專門租給上班族,第二代房東李慶仁接手,不忍心看到老人家在外頭流浪,決定敞開大門,讓租不到房子的老人有個家。

  相較民間善心人士,提供廉價老人出租公寓,供長者居住。政府所謂的老人住宅、公營住宅,卻是杯水車薪,往往忽略的更底層的老人家,民間老人福利團體就認為,改革,勢在必行。

  當其他國家,都想盡辦法替年長的弱勢族群,謀取福利同時,台灣政府卻依然將老人居住問題,拒於門外,眼不見為淨。在台灣的老人,老了無歸所,社會底層最無助的聲音,您聽到了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