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代管有漏洞? 社宅"被漏接的居住正義"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政府近年來推出社會住宅、與包租代管等居住政策,但仍無法解決不同族群對租屋的迫切需求。有民眾申訴,透過包租代管找房,結果發現熱水器不安全、床鋪壞了,對方拒絕修繕,更發現經紀人根本是借牌的「非法仲介」。而獨居長輩和身障者等族群,想申請社會住宅,也常常看得到卻吃不到,租屋族的心聲,居住正義的漫長之路,一起省思。

28歲的黃先生,在市場巷弄中租了一間雅房,今天他面帶疲憊來提前退租。來自台東的他,在台北工作5年。3個月前,透過包租代管的經理人媒合,和朋友搬進這間位在板橋的租屋處,不料卻因為設備老舊不安全,和經理人談不攏,更引爆後續一連串損失。

2017年,由內政部規劃的社會住宅正式上路,在8年20萬戶的目標當中,除了12萬戶將是新建案,還有8萬戶由民宅屋主加入包租代管,協助弱勢家庭和就業、就學的青年租屋。申請人分為一般戶,和兩類弱勢戶,第一類是65歲以上老人、身心障礙者、特殊境遇家庭等等12種身分;第二類則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戶。但有政府掛保證,卻未必能保障品質。但是社宅期待以服務弱勢為優先,業者坦承要開發屋源,頗有難度。

今年42歲的莊棋銘,是罕見疾病成骨不全症的患者,原先他和家人住在台北市萬華的老宅,因為缺乏空間和無障礙設施,才獨自開啟租屋族的遷徙生活。去年9月,他第三度搬家,終於獲得內湖區社會住宅的名額,這也是他第一次感覺,找房的阻力減輕不少。

找屋不易、租金過高,還得擔心租屋歧視,這是莊先生的心聲,也是很多租屋族的真實處境。實現居住正義,包租代管和社會住宅政策,仍需要長時間地驗證與修正。在財富分配不均和租屋歧視的背後,還有許多人們懷著安居的夢想,等待改變的那天。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