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病毒學家陸蒙吉:疫苗接種重在保護高危人群

德國病毒學家陸蒙吉:疫苗接種重在保護高危人群 | 華視新聞

德國之聲  / 台北市

德國之聲:中國的疫苗是滅活疫苗,德國Biontech的疫苗則是mRNA疫苗,我們作為外行的印象中,後者似乎是比較新的技術,那麼,究竟是傳統的滅活疫苗安全呢,還是新技術的mRNA疫苗安全呢?

德國Biontech 研發的mRNA 疫苗是用最新的技術平台,滅活疫苗是傳統的技術平台。單一從疫苗使用的安全性來講,傳統技術並不差。最新的技術平台的安全性更需要加以長期觀察和跟蹤。但是,滅活疫苗的生產需要大量培養新冠病毒,這項工作要在安全有保障的條件下進行,以防傳播到人群中。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mRNA疫苗的保護率達到95%左右,而滅活疫苗的保護率在80% 的水平,兩者之間有一定的差距。滅活疫苗誘導的免疫應答主要是抗體反應,今後還要更加關注病毒變異和是否會出現抗體介導病毒感染等問題。

在德留學生或者華人將來可能有機會在德國接種,也有機會回中國時接種,不知道你是否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目前全球疫苗供不應求,非高危人群短期內還難以有機會接種。如果年齡低於60歲而無基礎疾病,新冠病毒感染通常沒有嚴重後果,可以暫時不接種,繼續注意個人防護,再等一段時間。到時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數據更加充分,有助於個人作出合理的決定。如果屬於高危人群,我個人建議在德國接種保護率高的mRNA疫苗。

目前從德國乘飛機前往中國,需要提供雙陰性檢測證明。澳航之前曾表示將來可能會要求國際航線乘客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德國聯邦議長朔伊布勒上週末則表示,預計一些國家未來會要求入境者必須提供疫苗接種證明。您預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如果會,可能會出現在什麼時候?這是否是必要的舉措?

提供接種證明是一種傳統的做法,譬如一些國家和地區要求入境人員出示對黃熱病免疫證明。鑑於全球控制新冠病毒疫情的巨大壓力,我個人認為應該放發新冠接種證明,便於管理,降低檢測和人員隔離的成本,有助於全球人員流動恢復正常。德國有人擔心放發新冠接種證明是否會形成不平等,而且變相地給予每個人接受接種的壓力。這個問題只能在德國內部解決,譬如規定德國的機構不允許要求出示接種證明。

中國近一段時間以來,除輸入性病例之外,也有本土病例。中國媒體多次報導了冷凍食品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的消息。不過據國際媒體報導,一些科學家認為從冷凍食品包裝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很低。現在冬天來了,考慮到今年初的疫情就是在冬季發生的,一些中國民眾也有點擔心,您對於目前中國國內的疫情判斷是怎樣的?

中國媒體多次報導了冷鏈可能是傳播新冠病毒的消息。歐美的專家對這一問題持否定的態度。目前沒有最終的答案,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國內持續出現新冠感染病例,防控措施不能放鬆。無論源頭在哪裡,這些病例都可能擴散成爆發式的傳播,不能掉以輕心。

您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回答關於中德防疫策略對比的問題時曾表示,中國採取的基本是抗薩斯的框架,旨在徹底消滅新冠病毒;德國採取的則是抗流感大流行的方法,旨在保護高危人群和減少疫情傷害。現在有中國媒體提出了中國與歐美國家存在"免疫落差",也就是感染人數的差異,您認為這是一個難題嗎?它有什麼影響?

目前歐美各國的感染人數雖然很高,但畢竟還只是少數人。德國目前確診人數在一百三十萬左右,根據目前普查的結果,算上四倍的血清學陽性的人數,接觸過新冠病毒的人數也就五百萬,約佔德國人口的百分之六。 沒有形成免疫落差。歐美各國已經陸續開始免疫接種,在高危人群免疫接種進行順利的前提下,社會重新開放。2021年會出現部分群體已經有免疫力,而新冠疫情仍然高居不下的局面,只是住院率和死亡率會降低。這個局面對中國的防控有很大的挑戰,輸入性的病例會持續存在,如何恢復和國際的交流,開放人流物流,有相當的難度。中國必須要加快免疫接種的步伐,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在歐洲,據媒體報導,很多人現在並不願意接種疫苗,請問作為病毒學者,您怎麼看待這一情況?

作為專業人員,我們建議適用人群接受接種。不接受接種的人有不同觀點,部分是認為接種有害,也有人不重視,極少數人相信陰謀論。德國不會硬性要求每個人都接受疫苗。關鍵是先把高危人群保護起來,這部分人群接種的意願很高,執行會比較順利。鑑於新冠病毒對非高危人群的危害有限,除了部分特殊職業的人員,如警察,教師外,硬性要求他們接種不符合德國適度原則。同時,目前認為新冠感染對兒童影響極小,所以不建議接種。所以我們有別地對待這個社會問題,盡量給予每個人自由選擇。

陸蒙吉是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所教授,長期從事病毒感染和免疫研究。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苗子 (採訪)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