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工會公布的十大教育新聞中,有多則被認為未盡週延,大專以上的高校市場上,面對高教市場萎縮下,被變相減薪的老師為求保有這份工作,已不得不與資方妥協。這種修法不透明的補破網作法,只是再一次證明法的未盡週延,才需要補強作業來善後。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公布的十大教育新聞中,得透過修法來落實的事項,有多則被認為未盡週延,才使得若干學校有漏洞可鑽,尤其高校教師被變相減薪,更是其中之惡。
十大教育新聞中「教師待遇條例法制化」、「教師工會團約受打壓」、「大學漲學費」、「幼教修法與托育公共化舉步艱難」,適巧都有法制面待補強現象。
首先在「教師待遇條例法制化」方面,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各界從86年起不斷遊說並爭取支持,終於在今年6月10日完成立法公布,條例中也把導師及特殊教育加給納入職務加給範疇。
然而這項條例的成功,似乎被認為只保護高中以下學校老師,大專以上的高校市場上,仍有若干學校使出賤招,如以招生不足就扣抵教師研究費等鑽漏洞手法,讓老師少領2萬元以上收入。面對高教市場萎縮下,被變相減薪的老師為求保有這份工作,已不得不與資方妥協。
同樣的,高校兼任老師待遇調整,教育部雖已發出命令,到現在為止,也只有公立學校遵約調薪,私立學校還在等教育部編3億多元補助費後,才願意給兼任老師加薪。
其次在「教師工會團約」方面,宜蘭教師工會開出第一槍,今年8月與縣府簽訂團體協商,可是條約內容不夠透明化,引發各界爭端。這一點說明,法制面之所以被關切,正是透明化不足,所以在「幼教修法,托育公共化」、「大學漲學費」事件發生時,都有人提出質疑。
以104學年為例,23所大專校院提出學雜費調整,調漲幅度在1.5%~3.5%之間。教育部最後核定 9所大專校院調整學雜費,14所不同意調整。教育部還擔心學費調漲,會讓弱勢學生無法安心,而擴大助學協助措施,以103學年度高校學雜費減免補助金,就動用64.5億元。
這種修法不透明的補破網作法,只是再一次證明法的未盡週延,才需要補強作業來善後。(三之二)
新聞來源:世新-台灣立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