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老樹與紅磚、花卉與植栽,綠意包圍著百年古井,生命在老宅中持續蔓延。有別於老街的喧囂熱鬧,藝術家吳冠德以美學和植物,賦予三峽老屋新生命。
藝術家吳冠德:「其實我阿公以前在日據時代,就在老街的92號開了一家「聚雲齒科」,所以我算是這條老街的第三代。這幾年大家的印象就是,來到老街就像來到夜市一樣,原本三峽特有的藝術文化這些層面我覺得是非常珍貴的,這些重點反而是被忽略掉的。」
吳冠德表示,當時來到這間老房子的時候,這個房子的狀況是滿糟糕的,包含一些樑柱都已經受損了,裡面陰暗潮濕,所以地上都發霉。其實當時,吳冠德也掙扎了一段時間,畢竟身為一個藝術創作者,並沒有太多錢可以來大整修,但後來想,如果不做,這房子可能就沒了,就像自己的老家沒了一樣。
吳冠德傾積蓄租下老屋,打造庶民美術館,不僅保留老屋細節與天井,以借景的方式,將房子設計成穿透性,並請來木雕藝術家陳凱智與台藝大古蹟修復系團隊,以藝術創作的方式將土牆還原,並將過去旅法經驗累積的生活美學融入在百年老宅裡,讓八腳床成為溫室發呆亭,舊門板與梳妝台變身為長桌,門板上的刀痕,訴說過去的故事。
藝術家吳冠德:「天井的這種建築特色,是為了讓深長的老街屋可以有光線、可以通風,所以我想把這樣的特質還原。這個天井裡面不僅保留三峽的百年古井,還有石階和清朝留下來的地基,這是在整條街上比較少見的,我們認為把它封閉起來實在太可惜了!」
吳冠德表示,當初整理這個房子大概花了8個月的時間,媽媽和太太皆幫忙在這裡種花、種草,自己也在畫布上「種樹」。
吳冠德作品中的山嵐與樹梢,靈感孕育自對大自然的熱愛。不僅僅將綠意引進老屋,走上露臺可見對街排樓山牆與屋瓦,回望可見鳶山與百年樹頭相呼應,綠意環抱的老宅,泉湧著不息的新生命。
新聞來源:滔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