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
【專題記者蕭淳云、駱芷萱、崔兆慧、周佩怡綜合報導】英語是現代人邁向國際不可或缺的溝通工具,在台灣,英語也一直是教育重點。為提升國人競爭力,行政院於2018年底通過「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預計在2030年將台灣打造成「人人擅長英語」的雙語國家,並計劃將雙語教育納入《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讓學生為轉型雙語國家做準備。
以台北市為例,民國109學年度共有28間公立國中小學開辦雙語實驗課程,包含數學、自然(理化)、體育等科目皆以雙語授課,教育局也強調,雙語課程並不是全英授課,而是以英語為主、中文為輔的教學型態。由教師判斷學生學習狀況,進而調整中、英語的使用比例,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同時避免阻礙學生吸收學科知識。
然而,在目前的環境下,要全面實施雙語教育仍困難重重。在落實政策時,師資與教育現場仍有問題待處理,雙語教育的願景彷彿只是口號。
雙語教育的政策也引發支持與反對兩方爭論,舉例而言,世界上其他國家將外語定為官方語言,主要會考量歷史文化、慣用語言,但台灣無論是被殖民的歷史背景,還是日常生活會持續使用的語言,都很難和英語產生連結,這也加深大眾對雙語教育的疑慮。
台灣是否需要雙語教育? 接軌國際與保留文化間的拉扯
雙語國家政策推行後,雙語教育的必要性一直是眾人討論的焦點。「為什麼是英語?」、「我們的孩子需要用非母語學習知識嗎?」這些質疑自政策推行至今始終未被消除,更在逐年實施的教育現場浮上檯面。
「我們幻想英語好,就可以跟世界接軌。」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劉怡君感慨地說道。他直言,從宏觀角度來看,國民的英語能力並非影響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還有如科技、國防等眾多因素。且以個人微觀角度來談,劉怡君認為,只要多會一種語言,就可以增加個體競爭力,而非僅限於英語。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體育教師孫佳婷也提出質疑:「為何雙語一定要是講英語?」他以客家委員會曾做過的中客雙語節目為例,認為現有教育環境存在英語獨尊的狀況。
雙語國家政策還包含鼓勵幼兒園發展「英語融入教保活動課程模式」,為學齡前兒童營造雙語環境,但學齡前兒童過早接觸雙語教育,也是母語文化消逝的隱憂之一。劉怡君表示,此政策在台灣社會瀰漫語言自卑感(註一)的情況下,可能導致學齡前孩童自動選擇強勢語言(註二)學習,造成孩子愈來愈不說中文。
註一:社會對於本土文化、語言具自卑感,導致崇拜他國語言,卻因不具備他國語言能力而感到焦慮。
註二: 在社會、經濟、文化方面處於強勢地位的群體所使用的語言,通常也是聲望高的語言。
此外,大眾往往將英語能力與家庭社經地位劃上等號。部分家長會在孩子入學前,就將他們送往英語補習班,希望預先將孩子的英語能力提升至一定水準。對這些孩子而言,學校的雙語教學並不成問題,但另一部分學生沒有前期資源挹注,英語基礎尚未建立的情況下,學校若廣泛實施雙語教育,將擴大現有貧富差距下學生的學習資源差異。
然而,支持政策的民眾認為雙語教育有其必要,他們抱持正面態度,期許孩子在雙語政策的協助下,成為更具競爭力的一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認為,在全球化的世代,具備更多語言溝通能力並非壞事。
正修習雙語教師培育(以下簡稱雙語師培)課程的學生葉仁愛覺得,在不同課程中融入英語,比起直接上英語課更可以讓學生知道如何應用語言。同為雙語師培學生的張妍也提到,學童一開始可能會因使用兩種語言而感到混亂,但語言學習的時間拉長後,他便會逐漸將兩種語言連結起來。
在意見紛雜的狀態下,若要維持行有餘年的雙語國家政策,我們該如何在教育現場落實雙語教育,讓政策不淪為空談?並在發展孩童英語能力的同時,避免學科知識、英語能力兩頭空的窘境?
雙語教師仍不足 確保師培生專業與在職教師轉型成解方
要在教學現場落實雙語教育政策,首當其衝的是師資問題。過往剛畢業的師培生與數萬名「流浪教師」會共同競爭稀少的教師甄選(以下簡稱教甄)職缺,但近年來雙語教師竟然招聘不足,如今年台北市開出100個國小雙語教師名額,卻只有33人報考。
針對這個現象,高中英語教師Alan(化名)解釋,雙語教師除了與一般師資一樣須具備合格教師證書外,還要具有「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標準英語(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CEFR)」B2級(註三)的語言能力,但過去不少師培生的英語畢業門檻不到此等級,符合資格的考生自然也不多。
註三:根據教育部認可英語執照標準,B2級等同全民英檢中高級、新多益785分以上等。
因此,如何使往後師培生的英語能力達標,便是各大學的挑戰之一。例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學系近幾年力推雙語師培課程,鼓勵學生多加申請,投入雙語教學領域。為了協助學生跨越第一關的語言門檻,系上更額外安排英語課程,提供學生管道增進英語能力。
然而,部分學生仍不清楚剛起步的政策內容。目前釋出的雙語教甄考科僅有藝術科、音樂科、自然科、體育科,師培生須畢業於上述專業科目(註四),並修習完畢雙語師培學分,才有資格參與雙語教甄。「很多人來(修習雙語師培學程),雖然擁有B2資格的人不少,但都是外文系的人。」林子斌分析。如此一來,尚未取得專業科目相關學位的外文科系學生,就算已修得雙語師培學程,也不符合政策規定,無法投入雙語教育現場。
註四:此指原先就讀,或是雙主修、輔修該專業科目。
同時,若要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除了以培育雙語師培生作為長久之計,也需鼓勵在職教師投入雙語教育,以解決現在的燃眉之急。對此,教育部於109學年度起,開辦「國中小雙語教學在職教師增能學分班(以下簡稱雙語學分班)」,期望幫助既有教師認識、學習雙語教學。
但如何鼓勵既有教師進修雙語學分班仍是一大挑戰。「老師會擔心自己英語不好而出糗,或是無法兼顧學科本質,所以對雙語教育抗拒。」已實施雙語教學幾年、並到各校分享經驗的孫佳婷描述他在其他學校看到的問題。新北市立新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應用英語科教師林信宏也說道:「平時沒在用英語講,老師也會卡,所以需要事先練習,安排好活動。」
另外,大眾普遍認為英語教師比較容易習得其他專業科目,但其實他們可能不僅在專業科目的知識不及該學科的專任教師,還會缺少專任教師所缺乏的「潛在優點」。雙語體育師培生彭裕翔認為,排除個人差異,體育系出身的教師會花較多時間接觸到相關資源,理當比英語系出身的教師更能準備豐富的課程。此例顯示在職的專任教師有不可替代之處,所以如何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也是政策需要努力的方向。
缺乏教材、備課耗時待解決 教育現場需更多支持
擁有四年雙語教學經驗、現職台北市立懷生國小六年級導師的李真儀,非常樂見雙語教育政策。他認為雙語教育可以解決傳統英語課的問題。他舉例,因雙語課強調的是習得概念,而非只重視語言能力,英語好的學生在上雙語自然課時不一定是最優秀的學生,「雙語教育不會用語言評判一個孩子的成敗,可以轉移孩子學習語言的壓力。」
不過,現今雙語教育並沒有一個公平、適宜的評量方式。以現況而言,轉換成雙語的課程多為以技能學習為主的科目,如健體、藝術及自然課。但因這些科目強調的是學習技能,而非培養英語能力,因此很難實際測試學生的英語程度是否有進步。李真儀也說道,若為測試英語能力而讓自然科考卷整份用英語出題的話,將會出現學生即使理解課程內容,卻因看不懂英語而不會作答的情況。
不僅如此,缺少雙語教材也是問題。李真儀解釋,在準備課程時,教師需要上網找原文資料,而英語不好的人需要花上更多時間對照翻譯,再加上若不熟悉操作現代科技,在準備投影片、找資料方面就會拉長備課時間。「老師很忙,要準備本科的備課、改作業⋯⋯」李真儀建議,若政府可以提供教師不同協助,如出版雙語教材、提供助教、舉辦雙語教師經驗分享活動等,會減輕許多備課的重擔。
「我們並不是一堂翻譯課。」李真儀強調,雙語教師準備教材時要有效地轉換語言,不能讓語言成為阻礙學生學習的因素。林子斌對此也認為,雙語教師要自編教材,等同於做加倍的事情而沒有誘因,他希望政府可以盡快解決缺乏教材的問題。他更說明現在雙語教師會加倍付出都是只靠熱誠,「每次都要求人家(雙語教師)做功德,這樣是不會長久的。」
雙語政策實行至今已邁入第三年,儘管台灣成為雙語國度的必要性仍備受各界質疑,但以現況來看,許多教育現場早已開始實行雙語教學,此時需思考的是,我們該如何輔助這批未成熟教育制度下的莘莘學子?
由上而下,政府可以提供更完善的教材、支持系統,以鼓勵更多教師投入;由下而上,教師可以自我精進,參與不同領域的培訓課程,增加自己的雙語能力,以身作則帶動校園雙語環境。即便民間對政策的意見不一,林子斌仍充滿希望地表示:「台灣可以有自己的模式,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