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亭茹
【記者黃亭茹綜合報導】以客家為題的文藝沙龍開張!客家委員會於2日在「左轉有書」舉辦此系列第二場座談,以「客家劇場的傳統與現代接軌」為主題,邀請到召集人鍾喬與對談者徐亞湘(註一)、吳榮順(註二)等人展開對話。團隊將此系列沙龍為「參詳camˊ xiongˇ」,取自客語音譯,代表商議共謀之意,體現沙龍核心宗旨。
註1:徐亞湘,目前為北藝大戲劇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台灣與中國戲曲史。
註2:吳榮順,目前為北藝大音樂學院教授,研究專長為原住民與客家音樂史。
五位客家文化學者與專家齊聚,各自點出客家文化在戲劇與教育上的現況,與對未來發展的想像。集「差事劇團負責人」、詩人、作家、社會運動者於一身的鍾喬,認為運用文藝沙龍的方式談論客家文化,是汲取了歐洲文人對於「咖啡館舉辦文藝沙龍」的概念,以較為自在的方式討論文化議題,把客家議題漸漸落實在日常當中。
「沙龍有個意涵就是創造一種文化來自daily life,更能靠近年輕人,賦予他們自主擁有族群認同。」鍾喬表示,客家教育中,語言和族群文化是最重要的課題。對於當今年輕世代,找回消逝的族群內涵是急迫且必須的。
出身傳統客家聚落、苗栗縣三義鄉的鍾喬,表示想透過沙龍傳遞不應將「客家原鄉」當作一個浪漫、唯美的懷舊意象,而是應嘗試與現代社會連結,培養當地人民的自主意識是目前最大的困境。他也補充,客家文化從戲劇到教育,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客家戲劇過去在題材與形式上的種種限制,正經歷與現代元素融合的過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徐亞湘談到客家傳統戲曲時表示,這種娛樂形式已距離青年社會太遙遠,至今「外台戲」(註三)市場逐漸衰微,近乎只剩客家代表劇團「榮興採茶劇團」獨力支撐。深知戲劇文化隨著台灣社會娛樂形式演變的他建議道:「只要戲曲把握藝術本質、把握藝文人口的需求,安於小眾的進行創作就可以了。」
註3:「外台戲」廣義泛指所有於室外演出的戲曲活動 ; 狹義則專指於戶外廟會酬神戲的戲曲表演及其所形成特殊的「活戲」表演形式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學生劉虹均民國108年曾隨客家青年國際事務訪問團到澳洲觀賞「榮興採茶劇團」的演出,首次看到客家改良戲的她,深深被現代結合傳統的表演形式吸引。她認為年輕世代較少接觸客家劇場的現象,主要由語言、客家宣傳資訊不足、客家文化的刻板印象等共同因素促成。就讀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湯美玲則認為,近年許多公立小學加入了客家語課程,平日於公車、捷運、火車也能聽到客家語的廣播,期望未來客家文化在能更融入日常。
客家文化在當代,因歷史的演變而產生嚴重的文化斷層,在戲劇與教育方面都面臨了傳統與現代接軌的問題與困境。該文藝沙龍的創辦不僅開啟客家議題的廣泛對談與研究,同時也能深入日常,吸引青年對於客家文化的重視與討論,將漸漸消逝的文化再次浮上檯面。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