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湘淇、陳宥菘、甘媄心、黑立安
【專題記者詹湘淇、陳宥菘、甘媄心、黑立安綜合報導】「吁!吁!」肩負沉重的裝備,手握輔助行走的登山杖,登山民眾調配自身呼吸與腳步節奏,在台灣島內一座座林木山岳之中穿梭、探險。去年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球爆發後,國人無法出國,因而帶動國內旅遊風潮,「登山」更成為戶外活動的熱門選項。
此外,行政院秉持「向山致敬」的精神,於民國108年著手推動「山林開放」政策。政府檢討過去以危險為由限制人民走進山林的禁令,將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以下簡稱林務局)管轄的林道全面開放,也鬆綁過往爬國家公園前須進行的能力或經驗審查,改以登山客自行線上申報與檢核。透過大幅簡化入山條件與程序,政府解禁山林,讓民眾能更輕易地走入林地、山岳之中。
但是當眾多山友紛紛走入山域,卻有不少民眾讓自己與山林環境陷入危機。根據內政部消防署「109年山域事故統計分析」,去年山域事故發生件數來到453件,較前五年平均件數竟高出兩倍以上。登山客隨意丟棄垃圾、廢棄物的狀況更層出不窮。
政府開放山林,遇上疫情推波助瀾,近兩年國內入山人次大幅提升。但人群湧入山林,民眾卻缺乏足夠的登山知識與技巧,也欠缺山林保護意識。在這波登山熱潮之下,現行登山教育應如何改善並落實,已然成為當務之急。
山林開放帶動登山潮 遊客未做足準備致事故頻傳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國旅風潮,加上推動山林開放政策,許多部落客、網紅紛紛開始踏入未知的山域進行探索,並將過程拍攝成生動有趣的影片,逐漸吸引大批民眾走進山林。民間網站「健行筆記」當中關於登山路線的文章,點閱率亦成長約七成,足以顯示民眾對登山活動的興趣增加。
然而,許多民眾在登山前並未做足準備,常將自身安全置於險境。「(有些人)搜尋資料算是比較負責任的,有些根本沒搜就上去了。」山林秘境登山社創辦人范丞豐無奈地說道。
許多人準備不足卻仍上山,增加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鄰近市區的「郊山」首當其衝,發生山難的頻率最高。內政部消防署災害搶救組視察蔡明奮解釋,近年來透過戶外商業活動及網路、臉書(Facebook)、Instagram、網紅推廣,鄰近都市區的山岳因交通較為便利,紛紛湧入人潮。在此情況下,便提升事故發生機會。
自108年山林開放起,相較當年全國山難救援次數為208件,去年發生的事故件數多出超過兩倍,其中又以迷路為大宗,佔41%。其餘像是錯誤評估自身體力,或是不了解天候狀況,皆是造成山域事故增加的重要原因。蔡明奮也認為,在山林開放前,民眾長期對山域了解不足,也未受到足夠的山林教育,尚無準備進入山岳。
層出不窮的山域事故,不但浪費消防資源,也使得救難隊員疲於奔命。由於事故發生地點多位於林務局林區管理處,當消防單位接獲遇難通報,通常會交由林務局協助搜救,從108年出動救援的次數來看,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翁儷芯證實:「林務局同仁出勤的次數比往年增加,成長了大概五成。」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遊憩服務課課長張雅慈也嘆道:「一群原本不登山的人開始登山,把登山當作另一種出國旅遊,覺得只要出錢就好,又可以在社群上發美照引人羨慕。」 民眾並未認知到登山需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不只消費環境也增加救難人員負擔。
面對缺乏基礎登山知識與技能的民眾,國立政治大學登山社畢業社員郭沛盈認為,在山上可能面臨天候不佳、路況不清等各種狀況,即便再有登山經驗的人都可能迷路。為了預防此情形,他建議每位登山者都應在手機下載GPX(GPS eXchange Format,GPS交換格式)軌跡檔(註一),以減少事故發生。除了下載GPX軌跡檔,國立中正大學登山社社員林冠曄也建議,登山者應該具備基本的地圖判讀能力,以因應手機沒電的情況。
註一:可儲存位置、海拔高程和時間,也能在不同GPS裝置和軟體之間交換資料。
人為垃圾毀生態 民眾缺乏「無痕山林」意識
大量登山客湧入山林,除了導致山域事故增加,民眾缺乏生態維護觀念也造成山林環境惡化。「很多人不知道擦屁股的衛生紙也要自己帶下山。」國立中興大學登山社社員陳同學(化名)說道。郭沛盈接著補充:「很多人會覺得果皮可以被土地分解,就開始把東西亂丟。」然而,這些民眾的行為與官方、民間多年來提倡的登山準則「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簡稱LNT)」概念相違背。
根據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對無痕山林的說明,垃圾、廚餘的氣味會引發野生動物好奇,動物可能因而翻找、食用。張雅慈指出,玉山國家公園園區內因登山熱度提升、廚餘增加,已改變野生動物的覓食習性,且遊客不會妥善處理排遺與垃圾,對環境生態造成不小衝擊。因此,登山客應自行將所有垃圾帶走,以避免破壞山林生態環境。
翁儷芯還提到,有部分遊客會不願踩踏在步道上的泥濘,而選擇踐踏步道旁的地表植被,「但你踩下去它(植物)就死了。」步道周邊植群覆蓋減少,再加上泥濘的土壤水分蒸發後剩下沙土,植物將更難生長。
因此,無痕山林的概念亦包含登山客應在既有的步道範圍內行走,且不走捷徑,盡可能留下最少足跡。具有多年登山經驗的資深嚮導梁明本也主張,此舉能避免破壞山林,他進一步說明,保護山林是登山客最基本的責任,「山是你的舞台,不保護還登什麼山?」
關於保護山林的注意事項,也要小心林木因星星之火而被焚燒殆盡。但在今年5月,國內山林便發生三起嚴重火災,其中有兩起肇因於遊客用火不當(註二)。因登山民眾用火不慎,原本青翠的綠色山頭冒出熊熊火焰與陣陣白煙,大火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註二:5月16日,在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杜鵑營地,遊客煮早餐時踢倒爐火釀禍,大火延燒超過70公頃,花費12天才被撲滅。同月19日,位於台中市的馬崙山步道附近山區,也疑似因遊客野炊不慎釀災,導致5.4公頃的林地燒毀,火勢延燒達九天。
立法委員陳椒華針對5月的山林大火,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質疑當前的山林開放政策。他指出,目前政策缺乏生態視角,「這助長了登山者對於大自然的忽視與不尊重,進而製造更多無形間對於環境與生態棲地的破壞。」此外,推動無痕山林概念的相關業務,多年來僅隸屬於林務局,他也呼籲應將此概念發展成山林開放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無痕山林的精神才得以落實。
資深嚮導范丞豐則建議登山者應具備「尊重環境」的心態,他認為每個人雖有各自走入山林的原因與目的,但不該為了滿足私慾而破壞環境,「不能想要自己爽就好。」登山民眾除須具備登山知識與技能之外,也應學習如何與環境互動,以降低對山林生態的衝擊。
登山資訊缺乏整合 政府應建立統一平台
台灣山岳景觀豐富多元,但基於國防安全、生態保育等因素,部分山區仍有入山管制,使登山活動多受阻礙。為鼓勵民眾親近自然,行政院在開放山林的同時,也將登山教育列為政策五大目標之一。
對此,教育部著手辦理校園山野教育推廣計畫、大專學生登山安全訓練、全國登山日系列活動,教導民眾相關知識。從登山倫理、裝備使用、緊急安全到必備技能,國家公園登山學校官網也詳細刊載登山須知,並與各級學校合作推廣登山教育。而林務局也建置山林悠遊網,並攜手多數登山民眾使用的網路交流平台,如健行筆記、登山補給站,一同推廣相關教育資訊。
除官方活動外,民間登山團體也紛紛舉行相關教育訓練。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山林秘境、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等組織就積極辦理登山講習、培訓認證、野地工作坊,實地帶領民眾學習入山所需技能。
登山教育資源看似豐富,部分山友卻認為目前資訊缺乏整合。陳同學就指出,登山初學者雖然有意願主動查閱知識,但網路上的資訊可能參雜錯誤觀念,反而容易混淆民眾認知。「現在都是各社團在各自的網站招生,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快速找到資源的機制。」梁明本建議,政府應建置統一平台,依照山岳等級、學員程度、技能類別整合相應課程。
而資訊本身的易讀性也會影響民眾接收度。陳同學進一步說明,官方資源雖然詳細,卻不夠平易近人,「政府有想要做這件事,像在登記入山的區域就有一長串文字,講解很多你必須知道的事,但那就跟所有同意書一樣,你不會認真去看,只會點選『同意』。」
翁儷芯也表示,在70、80年代,國內大學登山社團眾多,透過社團成員的經驗傳承,初學者可以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學習登山。然而,隨著網路興起,即便是個人也能輕易取得登山資訊,許多大學登山社便陸續解散,「但加入社團不是只有取得資訊而已,經驗傳承、社會力的連結都能間接降低登山風險。」翁儷芯說。
山林開放政策輔以登山教育 官民攜手守護山間美景
對於線上學習資源較陌生的年長登山族群,台灣登山教育推展協會理事長張俊卿建議,政府可以按登山難易度、登山者體能程度推動分級制度,讓先前未接觸登山教育資源的民眾,在選擇欲攀登的山林時能有所參照,以降低山域事故發生的風險。
至於青少年教育體制內的學習課程,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秘書長陳貞秀參考新加坡的課程規劃,「(新加坡)每個中學生畢業前會參與戶外課程,培養登山、野外探索的技能。」他強調,從教室外的場域開始,可以更深入接觸到自然生態環境,也強化實際面對各種情境的能力。
事實上,登山教育落實與否,除政府方努力外,也高度仰賴登山客在同儕間推廣的力量。梁明本指出,從社團裡舉辦教育推廣成效較為顯著,像是年長者參與訓練班的機會較少,就可以透過社區的自主登山隊學習相關經驗。郭沛盈也贊同將年長者訓練課程推展成社區性課程,「如果把登山課程放到社區活動中心來上,那就可以讓講師帶阿姨伯伯們一起去爬山。」
同時,郭沛盈以自身經驗分享,同一社群中若有幾位登山客具備基本知識技能、安全意識足夠,並且積極向同儕推廣,正面影響力將不遜於官方推出的政策。追溯登山教育的根本理念,范丞豐談到應從社會價值觀做出改變,「家長會說沒事盡量不要上山,也造成大家對山林充滿了未知和恐懼。」他說明,有必要讓民眾深入認識自然資源,進一步理解碰見各種狀況時的應對方式,即使要改變觀念難度較高、力道尚有不足,但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立意良善的山林解禁政策,還須配合登山者完備的登山知識,才得以避免山域事故及破壞環境的狀況發生。走入山林之前,若能透過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廣納各方善言、實際看見各年齡層登山客的需求,並做出改善、徹底落實登山教育,或許能建立人與山林更緊密的關係,民眾也得以盼見更清淨美麗的山間風景。
新聞來源:政大-大學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