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社區跳十二婆姐陣 傳承民俗藝陣

三民社區跳十二婆姐陣 傳承民俗藝陣 | 華視新聞

呂宗翰、蔡易勳  / 新北市

一群年過半百的阿嬤手持扇子,跳著整齊劃一的舞步,配合著傳統戲曲,變化舞蹈陣型。這是十二婆姐陣的表演情形。位在新北市板橋區的三民社區成立銀髮俱樂部,並設計民俗藝陣舞蹈,例如保護婦女與嬰孩的十二婆姐陣,期望藉由民俗藝陣的學習,讓年長者走出家戶,解決人口高齡化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同時,將傳統的民俗藝陣傳承下去。

愛屋及烏 著手營造社區

三民社區是以居仁、九如、正泰、福壽四里結合發展的社區,位於板橋的深埔港地區,深埔港地區是板橋區東南部,地勢略高的平原地形,有著不易淹水的地形及鄰近台北市的優勢條件,造就了此地成為板橋較早繁榮的地區之一。

三民社區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鐘明允因家有一唐氏症兒子,在照顧、教養其子過程中,深深體會人生的真諦是「多做有意義的事」,再加上社區營造推動者陳其南教授在一九九○年代提出透過土地認同建立台灣本土文化意識與多元族群融合的「社區總體營造」理念,並閱讀其許多社論及論文後,鍾明允深受其理念感召,就一頭栽進了社會服務工作。

一九九四年鐘明允有感於自己居住的社區因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造成社區「生病」,環境髒亂與青少年吸膠、械鬥事件頻傳,深愛家庭的鐘明允不願眼看自己的家人在這樣惡質的環境中生活,於是與居民溝通,將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居民們分享,並且激發居民的社區意識,從社區志工開始,從事最基本的環境清掃工作,到資源回收垃圾減量,以環保社區為目標,慢慢凝聚社區居民共識。

社區成立銀髮俱樂部,讓社區居民能夠從事休閒活動聯繫感情。 攝影/蔡易勳

從老人關懷到傳承民俗藝陣

秉持著打造全面性關懷的社區家園,鍾明允成立了銀髮俱樂部,服務社區內的銀髮族,組織公園和廟宇周圍活動的老人,讓他們在白天的時間到俱樂部內,體驗各項文康休閒活動,例如健康操和職能復健活動,也提供聯誼或生活經驗交流,像是桌球、麻將和書法,也針對傳統技藝設計了一系列的課程,這當中最重要的就屬傳統技藝傳承的課程。

傳統技藝課程是以車鼓陣和十二婆姐陣為核心特色,因為這些傳統民俗藝陣在現代的北部社會已逐漸式微,鍾明允說:「目前這兩項藝陣只有南部有,而北部也只剩三民社區,所以希望能透過這些課程讓這兩項民俗藝陣得以傳承保留下去,因此,我們也花了許多經費做培養。」

十二婆姐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專司保護婦女及小孩的俗神,諸如孕婦生產、小孩收驚與保宅安居都是婆姐的任務,十二婆姐的主神是陳靖姑,他的旗下有三十六位婆姐供其差遣,協助她保護嬰孩及婦女。因人數眾多,組陣不易,多以十二婆姐形式出陣,舞者演出時右手執扇、左手撐傘,隨著節奏扭動腰枝,搖臀擺首。

十二婆姐陣原是純宗教性質的陣頭,在廟會中幾乎只是單純化粧、遊行或在特定場繞圈,為了深入融合群眾,成為社區生活的一部份,三民社區讓傳統藝陣走轉向舞台與藝術層面,保留台灣民俗技藝的精神,去其粗糙化,注入戲劇情節,不論任何場合都能表演。

三民社區鼓勵銀髮族都能踴躍參與民俗藝陣的課程,所以不管是社區內外的居民都非常歡迎,像是十二婆姐班的班長王美戀,是東丘里的居民,起初只是參加三民社區的土風舞班,就一頭栽進了三民社區的活動,也愛上了十二婆姐陣這項民俗藝陣,更被選為班長,王美戀說:「在三民社區,大家作夥就像一家人,這裡就像我的第二個娘家一樣。」。

三民社區也特別聘請台南民族舞蹈團藝術總監王儷娟教授,仔細解說台灣民俗藝陣歷史及文化背景,讓社區居民在學習時增加興趣,也在表演時配上音樂,還有美妙旋律及節奏,呈現藝陣精隨。十二婆姐陣舞蹈班每周會進行一次的練習,在銀髮俱樂部二樓的舞蹈教室進行,練習內容會取決於是否有表演活動進行調整,有時候也會搭配著健康有氧的舞蹈一同練習,達成鍛鍊體魄與傳承民俗藝陣的雙重效果。

鍾明允認為,開辦社區民俗藝陣課程產生了多重效果,一方面能讓老人走出家戶,讓其生活品質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夠讓身心障礙者走入社區與居民共同學習十二婆姐陣,減輕照護者的壓力,同時,更能夠透過學習民俗藝陣,保留既有文化並將其傳承下去。

鍾明允說:「本來社區內有一些身心障礙者,來參加民俗藝陣舞蹈班後,變得更敢於與人接觸,對他們也產生正向的意義。」原來,舞蹈班內也有些許不同的長者,他們有些是罹患唐氏症,也有些是多重障礙,像是精神或肢體障礙者,他們本來因為自己的疾病變得較封閉內向,不擅與人相處,但透過舞蹈班的學習,使他們的自信心增加,不再害怕與人接觸,甚至能夠站上舞台表演,讓他們與正常人的生活幾乎無異樣之處。

未來,鍾明允也希望社區能夠將這兩項民俗藝陣發展成微型的社區產業,透過出陣表演賺取微薄經費,補貼開設課程與師資成本。也期望將民俗藝陣發展成社區藝術劇場,發展成時間較長的戲劇模式,讓兩項藝陣能透過藝術劇場的方式演出。

十二婆姐陣簡介。 製圖/蔡易勳

社區營造 打造海山綠地

最後,鍾明允認為這二十餘年的社區營造,帶來的是整體文化素質的提升及凝聚居民對社區的意識,居民逐漸開始了解社區營造運作的內容,像是舉辦社區繪畫比賽,一開始只有老人與兒童的參與,但藉由老人小孩也會引來青壯年的關注,了解社區運作模式,激發社區意識,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現在呼朋引伴式的主動參與。社區居民潘玉昭也說,社區居民都能夠主動參與活動,也很樂意擔任社區志工,幫忙年長者及弱勢。

開辦課程,讓年長者能夠一同參與維持身體健康。 攝影/蔡易勳

有沒有什麼事情本來是完全做不到的,但因社區營造而產生可能性,鍾明允毫不猶豫地說:「有!海山綠地就是。」,海山綠地本是三民社區內的一塊荒廢空地,位於社區的灌溉溝渠旁,原先雜草叢生且人煙罕至,更是轄區內的治安熱點,屢屢傳出青少年吸毒或搶劫的案件,經過社區發展協會先與里辦公處溝通,合作出面與區公所協調,獲得了經費,把此地打造成一個綠化公園,成為當地居民的休憩場域,現在社區內無人不知曉海山綠地,該地也會舉辦各類的節慶活動,像是中秋節聯歡晚會。海山綠地改造的成功也代表著三民社區營造的成果,社區的居民也因十二婆姐陣,找到人生下半場的新目標,這也是鍾明允所期望看到的社區家園。

海山綠地改建後,成為當地居民的休憩場所。 攝影/蔡易勳

採訪側記

三民社區是傳統的都會型社區,這類社區之營造實屬不易,特別是找回人與社區的情感,鍾明允理事長從事社區營造二十餘年,把板橋三民社區打造成都市型社區營造的典範。採訪當天,我們看到許多銀髮族都在銀髮俱樂部從事各類休閒活動,展現身心靈的健康與朝氣,成為健全的社區家園。

延伸閱讀

青年里長返鄉 打造「阿霸妹」營造社區

銀河社區梯田復育 打造生態旅遊社區

農田變花圃 為南園社區打造新地標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三民社區跳十二婆姐陣 傳承民俗藝陣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生命力新聞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新聞來源:輔大-生命力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