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的戰國風雲

胡淑裕 蕭若華 報導  / 台北市

  在各方壓力和期盼下,研議了三年半的廣播頻道開放,終於要付諸實現了,行政院新聞局宣布,從二月到四月,這三個月的時間開放領表、五月份接受申請,這一次一共是開放二十八個調頻的頻道,而十天下來,已經有將近兩百人領表,由此看來,仍然是僧多粥少,滿足不了許多人有志從事廣播的需要。不過,畢竟申請的競爭是小,將來電台的開放之後,經營的競爭是大,廣播頻道在開放後,會不會像過去報禁開放的時候一樣,雷聲大雨點小,很快地就過濾、淘汰了呢?還是會百家爭鳴,形成空中的戰場,都讓人關心。無論如何,面對競爭的情況下,老字號的電台也不得不重整旗鼓,創新前進來應付新局。人才的問題、廣告的問題、製作的問題,都讓廣播界面臨了已經多年未有的考驗。

  二月一號行政院新聞局,宣布開放二十八個廣播調頻頻道,當天領表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二十八人,而在前天下午的填表說明會上,有興趣分享廣播大餅的竟然將近兩百人。

  這裡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家廣播新聞網的辦公室,二十四小時新聞的開播,錄音間永遠是忙碌的,但是這幾天工作人員在忙碌之餘,心情卻相當沈重,因為新聞網在廣播頻道開放後,將開放給新的民營電台使用。

  失去107.7調頻頻道,對中廣固然是一大衝擊,然而面對廣播戰國時代的來臨,這個四十年來一台獨大的電台,也趁此機會整頓,呈現新氣象。

  中廣以更新設備、評鑑節目迎接廣播新時代,而這家民營電台為了因應即將吹起的挖角風,從去年開始便以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士氣來留住人才,許多原本已經倦勤的工作同仁,因此對工作產生新的動力。

  塑造大家庭氣氛,和大家同樂,是涂總經理留住人才的方法,不過民營電台外製節目比例過高,以及淪為空中藥房的現況,更是所有民營電台在面對廣播新時代挑戰的難題。

  民營電台開放,有的外製單位自己申請到頻道,有的外製節目會到別的電台做節目,電台本身自製節目勢必要增加,現有電台坐收頻道租金的時代,即將過去,電台不但現有人才不敷使用,還會面臨挖角的危機。第一天就去領表的民進黨籍立委張俊宏,就不諱言即將展開挖角行動。

  從民國四十八年凍結頻道申請到現在,三十四年了終於開放,有心人士勢在必得,有的為了政治目的,有的為了企業行銷,也有的為了實踐理想,服務社會,不過廣告大餅有限,電台開放後,如果純以利潤為著眼點的人,恐怕得早點打退堂鼓。在廣播界三十年的王柏鐺,打算在雲林虎尾家鄉設立農業電台,他說他等這一天已經等很久了,再大的困難他都會想辦法克服。

  目前民營電台有百分之八十,都是藥品廣告,這樣的現象長期為人詬病,開放以後競爭更趨激烈,藥品廣告是不是會更加氾濫,值得注意。

  明年新的廣播電台即將登場,現有的電台要鞏固地盤,新的電台要搶攻市場,未來的廣播天地值得聽眾期待,就連資深廣播人,對廣播新時代也充滿了期待。

  廣播電台的開放是電子媒體解禁的第一步,這一步踏得穩,後續的發展才能健全,因此在熱滾滾申請執照動作的背後,別忘了這個負有歷史意義的使命。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