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玉山駱駝

曾萬 杜廣奎 報導  / 南投縣

  國家公園系列—高山巡禮專題,介紹玉山駱駝,在海拔三千八百多公尺的玉山北峰上,有一群中央氣象局的測報人員,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雪堆中工作,過著和一般人大不相同的生活,他們如何的工作,又如何的補給,採訪小組登上這個台灣最高的辦公室,看看玉山頂上,這一群辛苦的上班族。

  七月一日清晨六點三十分,一輛乳白色的吉普車,緩緩駛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車身披著晨曦,沿著蜿蜒的新中橫公路,越開越快,一路上,沒有一輛車子像這一部吉普車一樣,行色匆匆地趕路,五十分鐘以後,吉普車駛進玉山國家公園的塔塔加遊憩區。車上下來四個人,個個幾乎是全副武裝的登山打扮,他們都是中央氣象局玉山觀測站的工作人員,這一天是每半個月例行的補給和換班的日子,他們必須在天黑之前越過玉山主峰,趕到設在北峰頂上的氣象觀測站,完成接班的任務。

  半個月分的補給用品,由四個人平分、打包完畢以後,他們背起了平均重達三十公斤的背包,從塔塔加鞍部進入玉山前峰,展開預計九個小時的登山補給路程。氣象站補給人員,由李臺軍技士領隊,慢慢地往上爬,塔塔加地區剛剛遭逢森林大火的浩劫,大火涵蓋的步道範圍,綿延兩三公里,使得這一段路走起來,格外地炎熱,在兩位山地青年的協助之下,我們跟著玉山氣象站的工作人員,亦步亦趨地隨隊採訪,為了調節體力,隊伍總是走走停停。由於沿途棧道難走,路障又多,加上個人體力不同,使得隊伍的距離,越拉越遠

  十一點三十分,大家提前在避難小屋附近午餐,補充體力,略事休息之後,大夥兒又緊接著上路,頂著正午的太陽,氣象站補給人員越過九拐十八彎的之字形山路,陸續進入三千多公尺的寒帶森林,來到大峭壁底下,助理鐘國雄在峭壁下,描述雪季時期積雪盈丈的情況。在排雲山莊下方一公里處,我們遇到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工人,正在鋪修日前坍方的棧道。

  近五十年來不論冰封雪阻,還是風雨晴陰,玉山氣象站的補給工作,從來沒有間斷過,觀測站的值班人員,也因此沒有斷糧或脫班之虞,然而面對險惡多變的玉山地形和氣候,他們得背負更多的壓力與困難,補給隊伍繼續前行,在下午兩點十分抵達排雲山莊,長年目睹玉山氣象站運補交班的「莊主」說,在氣象站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危險。

  離開排雲山莊再往上走,我們很快地進入玉山主峰西南面的碎石坡,這裡不是坍坡險徑,就是斷崖峭壁,使得我們的隊伍距離越拉越長,腳程快的,已經到了半山腰,背包重的,還在山底下,這一段由鬆散的碎石組成的陡坡,經常會有危險的落石。越接近主峰,路越是曲折難行,大夥兒吃力地邁著沈重的步伐,背著沈重如山的背包,繼續爬上風口,風口附近,有時瞬間風速可達中度颱風的強度,日據時代曾經有日本的氣象人員在此殉職,台灣光復初期,也曾發生氣象局工作人員墜崖的不幸事件。

  下午五點三十分,我們頂著寒冷刺骨的強風,越過了風口,沒想到接下來呈現在眼前的,是三百公尺長的七十度陡碎石坡,以及綿延兩公里長起起伏伏的上坡路程,北峰的玉山氣象觀測站就在眼前,但是何時能到站,我們卻沒有把握,大家只能順著碎石坡的鐵鍊,慢慢往下走,繼續另一段體能和意志力的挑戰。天色漸漸地暗了,暮靄沈沈,雲舒浪卷,美麗的夕陽彩霞讓人暫時忘記了疲累,但是山谷的雲霧縹渺,也提醒我們路途遙遠,猶待趕路。

  晚上七點多鐘,我們終於抵達了北峰氣象站,值班人員已經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由於室內溫度不到十度,工作站晚上固定都會用火爐來取暖,長途跋涉了十一個多小時,人人飢腸轆轆,此刻每道菜吃起來都是美味。正當我們用餐之際,值勤的劉烽杰技佐,在一旁準備回報八點鐘的氣象觀測資料。

  晚飯後,大家把這一次背上來的補給品,通通拿出來整理歸位,這些補給品包括半個月的青菜、肉類和民生用品,以及前半個月的報紙,在這裡報紙可是他們重要的精神食糧。經過一夜沈睡,清晨四點半鐘,我們起了個早,起來看日出,太陽從馬博拉斯山附近的雲層中透出光芒,染亮了周圍的雲彩,山嵐連山,有如滄海波濤,但是交班人員急切回家的心情,卻不會被此情此景所耽擱。這一次一起上山來的司機翁大有、領頭和三位交班的同仁一起下山,我們則在山上多待一天。三下,三上,氣象站的工作,在他們走後,又是一個新的局面的開始。

  玉山氣象站海拔3844.78公尺,是東亞最高的氣象站,由於它的存在,使得高空的氣象預報更為準確。早上所看到的北峰到風口的稜線,比起昨天在暮色雲霧中所見的,更為驚險而遙遠,放眼望去,斷崖處處、陡坡連連,可見玉山氣象觀測站,這一個全台灣最高的辦公室,也是一個最難的人性修練場。而一年四個月的雪季和低溫,對於站上的生活和工作,也是一大挑戰。

  自從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這一套太陽能發電系統啟用以後,玉山氣象站的工作同仁,生活已經獲得了顯著的改善,他們不必再摸黑受凍,長年吃罐頭食物,不過一桶三十公斤的瓦斯,運費要4500元,因此除了炒菜,他們可捨不得用來燒水,他們還是一樣上下班要爬八、九個小時,每天吃的是看天水,沒有雨水時要半個月一個月洗一次澡,而在這裡工作,似乎就注定了要與孤寂為伍,他們得自己尋找樂趣,閒暇時,看看山上的美麗景觀,逗逗俏麗的酒紅朱雀,或是玩玩相機,拍幾張寫實的山光雲影分享同好,自娛娛人,都是打發時間的方法。

  負責回報氣象觀測資料的職員李臺軍技士,在玉山北峰待了十二年了,一般助理是山上待半個月,山下待半個月,但是值勤的職員則是做一個月,休兩個月,和其他職員輪值,他的辦公桌就正對著玉山主峰,中間隔著雙層的窗戶,每隔三個小時,他必須回報一次氣象觀測資料,將資料轉換成電碼傳到阿里山氣象站。阿里山氣象站收到資料以後,再將資料輸入電腦,傳回中央氣象局,做為研判氣候變化的參考依據。

  從民國三十二年日本人建立玉山氣象站到今天,已經整整五十年了,五十年來,我們的氣象預報能夠越來越準確,山頂上這一群默默耕耘的「玉山駱駝」,也是其中的幕後英雄,在這一個孤高,酷寒又寂寞的山頂上,唯一不變的享受,是觀賞玉山山頂的雲海波濤,坐看夕陽美景,也只有這些景致才能聊解他們工作的苦悶。

  朝陽又一次緩緩昇起,將秀姑巒山的山影投射在阿里山的山頂,帶著不捨又興奮的複雜的心情,我們告別北峰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再會了,玉山駱駝,再會了,玉山的山光美景,這山上歲月,在回憶中,永遠令人心動。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