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杜鵑系列-搶救杜鵑家族

曾萬 杜廣奎 報導

  根據中華民國精神醫學會保守估計,台灣地區目前至少有二十萬位精神病患者,也就是平均每一百人當中,就有一位是精神病人,這些精神病人散佈在社會的各個角落,不但使得照顧他們的家屬身心俱疲,也成了社會的負擔,由於精神病人一直沒有納入殘障福利法的保護範圍,社會對精神病患又不太能接納,在病床不足的情況下,精神病患就成了台灣社會的邊緣人口,情況嚴重又乏人照顧的,就容易形成一種潛在的危險。

  這一天上午,一輛高雄慈惠醫院的救護車,在高速公路上,匆匆地往北行駛,救護車內,是一支慈惠醫院「急診特攻隊」的三人行動小組,他們今天的任務,是應家屬的要求,要到雲林縣口湖鄉,去帶一名精神病患到醫院強制住院治療,兩個小時以後,救護車在北港附近和家屬會合,為了怕驚動病人,救護車並沒有打開警笛,由家屬帶路,靜靜地穿過鄉間小路,來到了病患家門口,趁著病人還在睡覺,負責這一次任務的張義宗醫師進門以後,先跟家屬溝通,了解病人的病情,隨行的急診護士,則在一旁準備注射用的針劑。由於病人有暴力攻擊的行為,家屬為了安全起見,特別請當地管區警察到場協助。

  經過一番懇談,由於病人並不合作,急診醫師只好先退出病人的寢室,決定改用強制手段,把這位有傷害行為的精神病人,依據精神衛生法送醫強制住院治療。由於精神病人病情發作時,特別孔武有力,因此急診三人小組在家屬和警員的協助下,才制服住病人。

  因為注射鎮靜劑發生作用而平靜下來的病人,由急診人員五花大綁,手腳分別繫上稱之為「約束帶」的白色布條。前來支援的北港分局員警,這時候終於可以鬆一口氣。由於父母都已經過世,已婚的吳先生,和罹患精神病的哥哥同住,三年來,家裡沒有一天安寧過,做弟弟的還常常會被哥哥打。眼看著六年病齡的哥哥入院,弟弟萬分的感慨。吳先生說,這是他哥哥第一次住院,但也希望是最後一次。

  另一天上午,急診醫護人員來到屏東縣萬丹鄉,目的是要勸誘一位歲的狂躁精神病人,到醫院住院治療。病人小莉過去在學校品學兼優,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但是她一發起病來,就會傷害家人。面對突然出現的醫護人員,小莉開始出現抗拒和不安的舉動。為了防止病人藉口喝水逃脫,駕駛兼戒護士楊先生,在後門卡位,東港分局派來協助的警員則擋住正門口,急診醫師孫讚福和護士呂秀華,隨後耐心地與小莉溝通,以突破她的心防。

  病人小莉被送上救護車,到醫院的路上,醫護人員得隨時注意病人的血壓、脈搏等生理現象,途中因為路途遙遠,必要時還要加打針劑,曾經帶過上百位精神病患的呂秀華,是慈惠醫院「急診特攻隊」的專職護士,兩年多來,她接觸過無數危險而火爆的強制送醫案例。

  在搶救精神病患,讓精神病患及家屬脫離苦海的過程中,除了護士口中的血腥場面之外,隨行採訪的我們,也看到了不少血淚斑斑的故事,住在屏東東港的蕭老太太,常常被罹患精神病的兒子莫名其妙地毆打,最近她的脊椎骨也因此撞歪了。老太太不明白為什麼平時正常的兒子,會無緣無故打她。老太太看著兒子被請上救護車,她兒子今天很合作,沒有用任何的針劑,臨走前老太太還請我們千萬別打他的兒子。老太太幫小兒子準備了住院用的衣物,依依不捨地看著救護車離去,這是他兒子第三次住院。

  住在高雄小港的翁先生,連這一次算進去,是第十次強制住院,由於他每次病情穩定出院之後,就抗拒服藥,病況一直沒有好轉,五十三歲的翁先生,面對急診醫護人員,藉口喝涼水打算開溜。醫師半勸半騙,才把他從巷子外面架回家裡,翁先生是一個擁有三十年酒癮,合併十三年狂躁症病史的精神病患。為了三個小孩子,結婚二十五年來,翁太太忍氣吞聲,她讓孩子出去自己住,自己一個人留下來照顧先生,她說送先生強制住院,實在也是不得已。

  一般精神病患,要有明顯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的傾向,才需要強制住院,但是精神病人傷害的第一個對象,往往就是他最親近的家人,翁先生也不例外。可是,就因為先生是精神病患,她還是必須勇敢地面對這個事實。

  一般強制住院,最多只能住三十天,而來到這裡的病人也未必能夠立即康復,獲得解脫,十天前住進急性病房的小莉,在我們二度採訪時發現,她躁症依舊,還是好動愛表現,藥物讓她的情緒稍微穩定下來,但是思想也相對地退化。從雲林帶回來的那一位吳先生,和醫師談不到一分鐘,轉身就走,還有退縮的症狀和敵意,事實上,不管在那個醫院,急性病房裡,總會有人因為想家而經常情緒起伏。也有人整天籠罩在恐懼的幻覺當中,而躁鬱症的病人,偶而也不免會在病房裡,挑起零星的口角和衝突,引起醫護人員一場虛驚。心性膽怯,有如杜鵑的精神病人,想要走出社會邊緣,脫離囚禁他的牢籠,看來還是關卡重重。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