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 / 台北市
感染武漢肺炎重症病患,即使痊癒後也可能會有肺部纖維化的情況,平均存活期不到1年,而陽明大學教授傅毓秀有感於父親死於肺部纖維化,他率領研究團隊終於找出幹細胞療法,希望可以修復肺部,目前正要進入臨床實驗階段,而且技術領先全球,她感嘆父親來不及治療,但盼望未來能讓這個無藥可醫的疾病,能露出一線曙光。
醫護人員有一個從武漢回來,高度懷疑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新冠病毒傳播率高,世界各國一個一個淪陷,感染者最擔心的就是成為少數2成的重症患者恐怕會有肺纖維化的風險。健康的肺柔軟細緻充滿彈性,而纖維化是肺組織因為受傷結疤,逐漸喪失功能,變硬的疤痕就像「菜瓜布肺」,平均存活率不到0.9年。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傅毓秀和研究團隊,已經和肺纖維化纏鬥10年,終於在動物實驗看到一線曙光,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傅毓秀:「我們是不只想要抑制它惡化,還要讓它反轉成一個新的肺給你。」
狹小的實驗室裡有全世界最頂尖的研究技術,這是新生兒的臍帶,傅毓秀教授發現裡頭的間質幹細胞可以修復肺部纖維化,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傅毓秀:「你可以看到這個老鼠被我們麻醉了,那如果是肺纖維化的老鼠,會到達大概80。」
研究團隊記錄老鼠的呼吸心跳,發現將臍帶間質幹細胞種進老鼠體內,原本坑坑疤疤的肺,不久後逐漸修復纖維化,老鼠變得健康活蹦亂跳,這是全球首見的可逆轉研究,這份珍貴的發現,其實來自一份深刻的父愛。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傅毓秀:「是因為他(父親)到北榮去看病,北榮的醫師認得我們,所以他才跟我們聯絡說,您父親來看病,而且肺纖維化非常嚴重,連我父親都不會跟我們講這樣子,他是老一代的人,所以他是非常嚴肅,可是是充滿父愛,但是很不讓我們女兒操煩。」
帶著對父親深深的思念,傅毓秀了解肺纖維化患者的痛苦,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傅毓秀:「我是想治療的結果可以用在他身上,可是來不及。」她的父親是一名公務員,養大六個子女,研發來不及救她的父親,但這份愛延續下去。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傅毓秀:「陸續有非常多的病人打電話來,甚至親自跑到我們實驗室來,請求他要作人體實驗的第一批,那我們都很著急,因為同樣我父親這樣子,我自己很了解他們的心理。」
肺纖維化輕微時患者毫無症狀,但之後會出現咳嗽、低血氧和呼吸困難,目前無藥可醫,只能靠藥物減緩惡化,是肺炎患者的噩夢,而這場疫情,病毒攻擊的就是肺部,好消息是報告顯示有8成都是輕症,少數才會演變成重症。
台大醫院急診部主治醫師陳世英:「這些嚴重的肺炎,除了在急性期他會有比較高的死亡率之外,的確也在這群病人,他在恢復的時候比較有風險,有可能肺部會有纖維化的一個變化,那當然是不是,有沒有可能過一陣子之後,慢慢一定程度的恢復,這個也不是不可能。」
台灣的醫療科技領先全球,這回不只防疫讓各國刮目相看,一直以來醫學界努力的研究貢獻,也持續發光發熱。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