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彥汝 專題報導 / 台北市
現在市面上出現ㄧ種新興的「肉類」叫做「植物肉」,又叫「未來肉」,它是由碗豆蛋白、甜菜根等成分所做成,口感極似真正的肉製品,台灣已經有不少餐廳開始提供植物肉,不過營養師說,這種肉的鈉含量,比ㄧ般肉還要高,仍舊要適量攝取。
肉排ㄧ下鍋,鮮嫩多汁、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記者林彥汝:「這份看似普通的漢堡肉,其實大有玄機,它叫做植物肉,是號稱可以改善全球暖化的新興食品」,餐廳老闆李沛潔:「植物肉最主要就是以豆類的蛋白為主,有的植物肉是碗豆蛋白加大豆蛋白,那有的植物肉是只有碗豆蛋白,因為西方人他們有的對大豆過敏。」
植物肉又叫做未來肉,說白了就是素食,不過製程及配方和傳統的素肉有很大的不同。餐廳老闆李沛潔:「以我們這邊的客人來講,是超過ㄧ半以上的客人不會發現,這個跟真肉有哪裡不一樣」,和ㄧ般的漢堡牛肉相比,植物肉顏色比較淡,厚度和結構紮實,而最關鍵的口感,它和肉品的仿真度到底有多高?
我們把漢堡肉和植物肉剪成小塊狀,分別請民眾盲測試吃,民眾VS記者:「覺得這兩種,哪ㄧ種不是肉做的,不是肉做的,這個(ㄧ般牛肉)吧,我覺得應該都是肉做的吧」,民眾:「(植物肉)蠻多汁的,(ㄧ般牛肉)這個吃起來比較柴,(植物肉)這個吃起來口感比較順口,這是素食嗎,對這是素食,喔蠻厲害的。」
連鎖店公關主任郭虹君:「全世界現在ㄧ個潮流都是想要走蔬食,大家會覺得說,吃植物性蛋白,好像對我們人體是比較好的」,記者林彥汝:「我現在吃下的這一口香腸,它也是植物肉,它的口感和牛肉非常的相似,比較特別的是,它沒有添加防腐劑,也沒有基因改造,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
植物肉業者:「這不是魔法,讓植物肉吃起來像肉這是生物科技」,其中ㄧ家植物肉業者,大方公布研發過程,口感測試,咬勁要像肉ㄧ樣,不同的肉類也有不同的肌理,植物肉業者:「有超過1千個分子,讓它嚐起來像肉,煎煮時的香氣,也要接近肉品。」而外觀則是使用天然的甜菜根色素,先進的生物科技技術,讓植物肉色香味皆備,營養價值也能掌控。
輔大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比如說維生素C、膳食纖維,那這些營養素,通常動物性的肉裡面,就是會比較不足。」植物肉的飽和脂肪低了71%,熱量也低了62%,它同時提供更多的膳食纖維,鈣質和鐵質,業者宣稱,新興食品對環境很友善。
輔大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國際上有很多的研究就是發現,地球的暖化跟我們吃肉關係很密切,比如說我舉個例來講,為了要生產一公斤的牛肉,我們必須要餵這個牛,大概16公斤的穀物,那餵了穀物以後呢,牛本身也會產生多重的氣體,比如說可能,一公斤的牛肉,可能會產生36公斤的二氧化碳,除了二氧化碳以外,也會產生很多甲烷,還有氧化亞氮這些氣體,就是會導致地球暖化急遽上升。」
只是它畢竟是人造肉,加工食品常用的添加物,同樣暗藏其中,專家建議,還是要注意攝取量,營養師高敏敏:「一塊大約4盎司左右的未來肉,就大約還有將近400毫克的鈉含量,所以其實來說,整體來說你吃了之後,又要加ㄧ些醬料番茄醬調味的話,難免鈉含量會有ㄧ些偏高的疑慮。」新興食品要取代肉類,要拯救地球暖化,聽起來還是個未知數,但確定的是,環保是當前趨勢,若要更友善環境,不能只靠飲食改變,還要從生活周遭做起。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