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霏 採訪/撰稿 吳之銓 攝影/剪輯 / 彰化縣
15年前,彰化有個兩歲的小女孩芳英,因為父母無法養育而把她丟給單親的阿祖也就是外曾祖母來照顧。阿祖靠著幫人包粽子維持生計,含辛茹苦地將小小的外曾孫女撫養長大。如今,小女孩芳英已經就讀高職二年級,她半工半讀分擔家計,希望明年高職畢業後能當廚師來養家,讓阿祖過上好日子。像這樣讓阿祖或阿嬤養大的孩子,全台灣有超過11萬戶。換算下來,平均每86戶家庭就有一戶是隔代教養。而這些祖孫家庭的孩子,有百分之17將近兩成,在高中階段就必須提早就業、自力謀生。這群還沒有成年的孩子,前方的人生路是要面對更沉重的負荷?或是有可能脫離貧窮嗎?阿祖,謝謝您把我養大,一起來關心。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因為母親節要到了,然後阿祖喜歡吃的是花椰菜,所以就做一道花椰菜料理給阿祖吃」。
林芳英是阿祖的孩子,她的媽媽16歲生下她後第二年就交給阿祖帶,當年阿祖55歲,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爸爸是從小就沒有看過,我到國中國二、國三那裏,媽媽回來找我,因為阿祖帶我比較多,感謝她那麼多年的照顧」。
阿祖趙涂月里說:「她兩歲我就開始帶,小時候很乖,不會搗亂也不會很吵不會」。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我小時候都很乖都不講話,阿祖可能踏出家門,動了一下我就哭了,因為我可能那時候覺得說,她是不是要丟下我,所以就比較會哭,小時候比較粘,(阿祖有真的丟下你嗎)沒有」。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國小要繳費用比較多,像我們就是沒有辦法那麼快繳,然後阿祖可能就會去跟她的朋友借錢,來給我繳」。
阿祖趙涂月里說:「以前不帶小孩的時候做小工,綁鐵條釘板模,要帶小孩就不能出門,就是綁粽子、做粿要自己想辦法啊,自己想辦法看要做什麼才能顧到小孩,從早上四、五點開始綁,綁到晚上11、12點才休息,他們大一點就幫忙洗粽葉」。
阿祖趙涂月里說:「我也沒讀書也不識字,不要想辛苦、就不會辛苦了,一天過一天啊不然怎麼辦」。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別人的家庭,偶爾會羨慕、羨慕是一定會有的,因為別人有自己沒有就會有點說,為什麼我沒有,小時候也會因為這些事讓我跟阿祖吵架,阿祖說不要跟別人比這個,跟自己比較就好,她會教導我一些正確的觀念,然後讓我不要去胡思亂想」。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小時候她會羨慕全家在公園遊玩,追逐跑跳溜滑梯,這些小小的幸福,他們沒有一起經歷過,從小阿祖管得嚴很少出門,也因為年紀大體力差,加上經濟壓力,一直以來,阿祖都在廚房裡忙進忙出,學校的聯絡簿阿祖看不懂,沒參加過家長會,也從不出門旅遊,但他們並沒有被遺忘在社會的角落,芳英成長過程中有社福團體陪伴,有認養人支持。
彰化家扶中心社工師黃信隆說:「從她三歲一直照顧照顧到現在,已經是高中二年級的這樣子的階段,她就是每年幾乎都有來,參加我們的課輔班,請老師會來做一些才藝的課程,有教他們做勞作,做一些可能他們平常不會碰到的東西,另外,就是還有戶外教學,等於就是我們補足她,像阿嬤沒有辦法給她的部分,我們烘焙班做麵包,她不會想到要說她自己要吃,她說我會帶回去要給阿祖用」。
社福團體的協助,讓阿祖有支撐下去的力量,將芳英從兩歲拉拔到國小畢業,國中芳英加入技藝班學烘焙,也在這時候勾勒出她未來想走的方向。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越長大就越覺得,要去讀嗎?還是不要好了,因為會擔心說學費那方面,畢竟大學的學費比較多,還有繳宿舍的費用,可能就會盡可能不去讀,趕快去就業然後賺錢養家裡」。
阿祖的孩子長大了,如今已經17歲高二學生,不再是小時候黏在阿祖身邊,愛哭的小女孩,她個子高,思想也比同齡來得早熟。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我國中畢業就是讀建教班,因為可以一邊賺錢一邊上課,我現在的夢想,當廚師吧!一直以來的夢想」。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拿鍋鏟學配料學刀工,高職餐飲科的廚藝教室裡,芳英和同學正挖空心思,做出母親節大餐,義大利燉飯創意番茄料理,一道道像五星級飯店的大菜中,卻有幾道軟嫩的家常菜,是專為老人家設計的。
達德商工學生張芫榤說:「奶奶帶大的算隔代教養,然後因為我阿嬤會喜歡吃酸酸甜甜的東西,又因為她是老人家所以不好咬,所以我就做番茄冷湯」。
達德商工學生許士吉說:「今天煮的是滷肉飯給我阿伯伯母,父親突然就去世這樣子,其實我跟我弟也不知道怎麼辦,很無助,這時候就是阿伯、伯母,就是把我們帶到他家讓我們去住,希望自己能獨立吧,找一份打工這樣子,我也是低收入戶,所以學費應該會想辦法」。
芳英的同學有人和她一樣,很早就失去父母的羽翼保護,十七歲就要抉擇未來提早獨立,這樣的孩子這樣的家庭,正以你想不到的速度增加當中,尤其是隔代教養的家庭,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14年祖孫家庭戶數9萬1508戶,最近統計,2018年已經增加到11萬4337戶,上升比例高達24%,大約每86戶就有1戶,是祖孫組成的家庭,而長期關注弱勢家庭的家扶中心更發現,這些孩子高中畢業時,有17.7%會選擇就業。
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周大堯說:「我們現在有17.7%快20%,快兩成的孩子,他在高三畢業之後就會選擇就業,就是沒有繼續升學,當然經濟因素還是很重要的因素,當然整個家庭環境,過往成長背景,沒有提供他比較足夠的一些支持條件」。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阿祖年紀大了,然後我會想跟她證明一件事情,就是我長大了,我希望我能賺到很多錢,然後養她讓她過上好生活,可以跟別人一樣吧,就不用像以前那麼的貧窮」。
這是阿祖的母親節禮物,也是芳英證明自己,可以分擔家計的手藝,高一開始在飯店半工半讀,一個月有2萬3100元的薪水,但隨著疫情影響被辭退,家裡的經濟也被打回原形,阿祖70歲早已經沒有包粽子的生意,主要收入來自於每個月7200元的老人津貼,走在路上,芳英還是想找工作,但也明白,現在的她想要一份理想的工作,條件能力仍然不足。
彰化家扶中心社工師黃信隆說:「當你的技術或當你的能力不足的時候,很有可能她就會再回到貧窮的東西,她很可能很快就會被淘汰」。
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周大堯說:「我想一個家庭要能夠,從比較經濟弱勢到一個很正向,去脫離貧窮到整個正向的發展,他需要很多元力量的協助」。
誰可以扶他們一把呢,隔代教養弱勢家庭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營養液強壯翅膀,展翅脫離貧窮的泥淖。
家扶基金會社會工作處處長周大堯說:「我們也會開辦很多就業培訓的課程,還有像是心理輔導的相關課程,在就業培訓方面,我們會根據孩子的一些,實際的狀況跟需要,像是烘焙」。
達德商工輔導主任李銘毓說:「教育部目前有辦一個,青年教育就業的儲蓄帳務方案,勞動部跟教育部所合作,推出來的這些廠家去媒合,如果參加三年的期程,你是可以在結束這個方案的時候,你可以儲存到36萬的,就業或就學的準備金」。
迫不及待長大的孩子,已經準備接下阿祖肩上的重擔,十七歲愛作夢也是叛逆的年紀,下一步要如何走得踏實。
阿祖的孩子林芳英說:「我現在的叛逆有啊有走正路,因為我沒有去碰毒品或不該碰的對,(誰的功勞)阿祖吧」。
阿祖趙涂月里說:「我感覺她每項都是優點,她就不會做到讓我失望」。
阿祖說,很擔心芳英會步入上一代前塵走歪路,總是將手牽得緊緊的,不讓她離開身邊,一路走來社工老師的扶持,阿祖放手了,他們雖然弱勢但不孤單,也許這條路很辛苦但是有期待,期待芳英可以展翅翻轉人生。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