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視台語新聞雜誌】疫戰 2020台灣防疫全記錄 超前部署‧關鍵幕後(下)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為了防堵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各國展開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隔離行動。許多國家在這波病毒侵襲下,確診病例和死亡數都不斷攀升,醫護人力嚴重不足、醫療體系面臨崩潰危機。然而,台灣在這場世紀浩劫中,是國際間少數,社會機能還能夠維持正常運作的「淨土」。專家分析,台灣防疫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在疫情初期,全民就配合戴口罩,大幅阻絕了病毒傳播的機率。

但您還記得嗎?今年二月,台灣社會一度爆發所謂的「口罩之亂」,後來,政府趕緊推出了領先國際的口罩地圖,實施口罩實名制購買;而民間的工具機業者,則迅速籌組口罩國家隊。讓台灣從原本每天188萬片的口罩生產量,大幅提升到目前每天可以生產超過兩千萬片口罩。資訊透明、科技防疫、團結合作,這些台灣防疫成功的模式,替您我守護住生命。幕後是哪些防疫戰士的犧牲奉獻?帶您深入了解。

疫情爆發半年來,經濟部長沈榮津,每天會議、馬不停蹄。

行政院副院長(時任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說:「開完會就針對一些問題,我們就馬上去逐一地去處理,處理到晚上回來報告,而且又馬上檢討」。

挑燈奮戰,已經數不清是第幾個加班日。一樣是深夜,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的辦公室,也還擠滿開會、研商對策的官員。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12月31號我們面對武漢肺炎,在我們這個會議上,包括時中部長交通部,法務部各部會的人來,我們的會議還沒結束,下午的時候已經開始就說,這個要登機檢疫,明天才開始嗎,我說沒有下午就開始了,所以會議還沒結束的時候,人已經派到小港機場開始登機檢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20.2.4)說:「那我們讓他回來,雖然不希望在統計上,有相關的一些確診的病人,那但是呢,後來想也等於是很有可能,也能夠救他一命,很抱歉在情緒控管沒有做好,那不過總是大家就覺得對不對,同仁大家都這麼努力」。

記者VS.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2020.2.18)大家很關心你有沒有休假睡覺說:「休假是不可能的啦,那睡覺當然是要睡的,吃飯呢吃飯有吃得好嗎,吃飯吃便當啊」。

衛福部長陳時中,是穩定民心的重要角色。每日召開疫情記者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團隊,更陪伴民眾度過上百個日子。一場看不見病毒,也看不到盡頭的戰爭,台灣背水一戰。而擁有強大公衛背景的執政團隊,則成為人民強力的後盾。從2019新型冠狀病毒侵襲台灣,到防疫漸露曙光,究竟,台灣做對了什麼?而令全球稱羨的關鍵決策、又是什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我們那個時候也建議疾管署,就是應該要把它變成一個法定傳染病,我們要所謂的開始避免,病人把病毒帶到我們社區來,我們要加強我們的監測,加強我們的檢驗,然後把病人適當地隔離開來」。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我們是在跟時間賽跑,像歐美旅客回來的時候,當然你很迅速地把你的,這個邊境管制的等級升高的時候,其實看到那些病人進來幾十個,篩檢有症狀篩檢是陽性,看到真的是怵目驚心,就好像說你這個人要進來,你手指頭這樣十隻要擋這些人,那這個萬箭穿心那種感覺,所以其實晚上是睡不著覺」。

超前部署,全面封鎖邊境,更史上第一次學校延後開學,中港澳學生暫緩來台;並結合科技、祭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防堵社區傳播;而台商包機返台也是醫療史上首次,為台灣防疫史寫下新的一頁。災難當前,守住防線,還有一項重要關鍵,就是口罩政策的果斷執行。疫情來襲,全台爆發口罩搶購潮。大排長龍的畫面,更成為歷年來最罕見的景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020.2.6)說:「針對購買我們希望能夠分流,讓大家不需要這樣子排隊,非常地辛苦」。

行政院副院長(時任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說:「那統一徵用完了以後,統一分配統一調度,最重要就是統一售價,那這三個統一性的做法,讓整個國人從生產端銷售端,跟國人的使用端,才能夠穩定下來」。

口罩生產、技術門檻低、利潤也低,近年來,國內日產量只有188萬片,其中,130萬為內需58萬外銷。疫情爆發前,台灣九成依賴中國進口,年進口量約為四億片;疫情爆發後,進口中斷,國內口罩陷入供需失衡,抑制口罩之亂,政府全力增產,背後撐起產能的主力軍,正是他們、口罩國家隊。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說:「疫情來得太兇猛了,比以往的SARS還來得更嚴重,導致人民的恐慌,所以我就跟部長說,我們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的,理監事會員都準備好了,隨時支援經濟部,來增加這個60條的產線,協助政府趕快穩定這個市場」。

台灣瀧澤科技公司總經理戴雲錦說:「第一個禮拜剛過去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沒有,這個廠房可以看到這樣,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只有日光燈而已,嚴格講就是我們開始做口罩機,裡面的一個轉折點,第一週是摸索完全是打,應該講打游擊戰還是打什麼戰,反正就是有什麼東西做什麼東西,完全是沒有系統的打仗,因為你不知道嘛,但是第一台出來之後,第二週開始就打系統戰了,模組化我們很有策略的,去把工作分站分好」。

短時間內要提升產量,長宏機械和權和機械兩家公司,扛下擴充60條口罩設備的重任,但人力和資源從何而來?工具機業者,各大產業龍頭,擱下自己的事業,投入口罩最前線。<<<現在要把自己的能量要往四台一天要往四台去做說:「這幾天就是整個進駐這裡」。

經濟部長沈榮津,現場視察,緊盯口罩機進度;而29家工具機暨零組件業者,與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等三個法人單位,從零開始,組成口罩國家隊,超過200人,為了國人口罩需求,全力拚搏。

權和機械公司廠長高大偉說:「我常常跟(員工)他們講,我說現在不是只有幫,我們的客戶在盡心盡力,現在是幫政府,跟幫我們國人盡一分心力,那我希望大家能夠在這一段時間,趕快陸陸續續把我們的任務完成,讓我們的國人能夠有口罩可以使用」。

權和機械公司董事長蕭鴻彬說:「以前我們一個月,頂多做個四台八台的,因為我們這種小規模公司,拿到多少零件開始組裝什麼零件,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會很系統,生產出來的東西的質量,品質也能達到一個標準,所以我們從這國家隊他們的協助,學到很多東西,確實說我們所做的事情,是讓我們的人民有看到的,是真的是有幫到人的」。

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賴永祥說:「我們本來做機械,我們覺得我們就是外銷賺取外匯,這一個很基本的一種模式而已,那很榮幸我們能夠,有這樣的一個技能,在國家有這樣的一個需要的時候,能夠貢獻然後讓國人放心,我們想這個是覺得,非常光榮的一件事情」。

92條產線設備,原本半年以上才能完工,但他們在關鍵的40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台灣瀧澤科技公司總經理戴雲錦說:「短時間要怎麼把這個工作完成,然後我們在管理一群同行同業,我想這個東西是,我們開始工作碰到最困難的,一開始我是小心翼翼的」。

62歲的戴雲錦,是口罩國家隊三大巨頭之一,擔綱現場的指揮官,更在所有的業者中,率先帶著自家十多位工程師、趕來支援,從調派人員到調機、交機,親力親為,每天只睡三個小時。會這麼拚命,是因為他在17年前的SARS風暴中,被醫院判定、是疑似感染者,曾經命懸一線。

台灣瀧澤科技公司總經理戴雲錦說:「(醫生)拿我的檢驗報告就說,戴先生你這個就敗血症的,你這個狀況跟SARS末期,是一模一樣的,那我先跟你講你就是疑似SARS,雖然你肺部沒有問題,從現在開始我要給你隔離,從就那一句話一講到,從出院十天的時間,那個時候我才40幾歲你知道嗎,我想說我這樣子就走掉,真的很不甘心你知道嗎,其實那個都是煎熬,那一段時間,對我一輩子也是影響非常大」。

負壓病房難熬的日子,戴雲錦一生難忘,投入這場疫戰,是感恩也是回饋。戴雲錦台灣瀧澤科技公司總經理說:「這個命也是上帝給我的,所以我才講說,上帝安排我讓我經歷那一段,那這一段時間的時候,又讓我經歷這一段,我認為我會全力以赴,會得到這麼大的肯定跟這麼大的掌聲,不光是我而已,包括我們的團隊,大家都覺得說他們做了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CSD中衛公司總經理張豐聯說:「我覺得政府這一次,處理得非常快速,而且非常地穩定,所以也沒有造成像SARS那個時候,全民的那種恐慌,在SARS之前的幾年,我們就開始有在做口罩,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產量很少,所以那個時候的感覺是,有一點無力感,那個時候我們一天的產能,最高只到五六萬吧,那我們現在最高可以到上百萬」。

行政院副院長(時任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說:「整天都會想啊,有時候會頭痛,有時候做夢都會夢到口罩,這是真的,但還好都解決了,這一段時間我要感謝的很多人,口罩機的業者口罩的生產廠商,然後國軍以及熔噴布的業者,那我們的這些法人朋友,都加入我們口罩國家隊,讓國人在防疫上相當地安心」。

防疫物資快速到位,連做夢都夢到口罩的艱困日子總算過去。而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和工程師合作,推出了口罩地圖,創新數位科技、陪伴民眾,走過買不到口罩的信心危機,這項做法、被多國借鏡採用,對全球防疫做出貢獻。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說:「公部門裡面的朋友,自己經過這幾年開放政府的推動之後,文化上面有了一個質的轉變,不是在等長官裁示什麼,而是自己就跨部門串連,那所以這樣子的文化,跟民間鄉民的文化對接,才創造出來口罩地圖,能不能夠第一時間,完全沒有面子問題的,我們做不好的地方,我們就承認我們做不好,大家來想怎麼樣一起改,或者是說甚至你有更好的想法,我們就不用想了,我們直接採用民間的這種創新,這種打不過就加入的精神,在以前的公文文化裡面,是很不容易的」。

即時口罩地圖開發工程師吳展瑋說:「可能在這種疫情或者這種,天災人禍的狀況之下的話,大部分我們聯想到的,都是一線的兄弟,例如說醫護人員或國軍兄弟,那這一次的話,或許可以帶給人家知道說,原來每一個人,那甚至是工程師們,在這件事情上面的話,都可以做到一些事情,那可能會幫助到大家,或幫助到整個社會」。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到底這一關守多少,下一關守多少,其實過程當然都是驚心動魄,每天都在追口罩,現在口罩2170萬,那後來口罩增產越來越多,就比較好睡了,在這一次的過程裡面,我們是大量地運用新的科技,包括人工智慧,包括大數據的分析,那很迅速地把台灣,在該領域可能是最強的,或者是集合所有部門的人,全部都投入防疫,而且是很迅速地到位。

疫情全球升溫,但台灣靠著三大防疫模式:資訊透明、科技運用、團隊合作,大幅阻絕病毒傳播的機率。在這場疫戰中,我們又學會什麼?

行政院副院長(時任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說:「每天定時發布資訊這個很重要,那一段時間下午兩點,大家都會去看確診多少,就會來從這個確診數,就會調整他們,怎麼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譬如說所謂的行為模式去調整,調整什麼大家要不要都去擠捷運」。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我也跟陳時中跟周志浩講說,這一次的戰役,是我們三個都學醫的,又在政府部門服務,我當副院長陳時中部長,周志浩是CDC(疾病管制署)的署長,這件事情假如我們搞砸了,那我們真的是愧對國人,其實有時候我們也會做了不好的決策,也會啊做錯啊這個難免啦,那我們都會很快地去做調整,所以民眾知道說,這個政府它是很公開很透明」。

其實,台灣人民口罩下的笑容,並非一蹴可幾。對抗病毒、上下齊心,公衛觀念、深入生活,都顯現國民守法配合與高度素養。藥師陳伶娥說:「有聽過哪一些鼓勵的話嗎,你們辛苦了,你們真的非常辛苦,比如說會送暖啊,就是一點點的謝意,我們其實是滿窩心的」。

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護理長董佩綺說:「就是那幾句話的一個互動,他就是謝謝謝謝,我覺得這樣就夠了,真的是我們公共衛生,在這一塊要做的一些天職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民眾跟醫護人員,都很配合國家的政策,就是說自動自發也願意配合戴口罩,所以因為我們這個口罩的防護網,非常地周全,變成病毒也無處可去,當然除了口罩之外,洗手也是非常地重要」。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民眾的配合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其實也是做得很好,雖然有一些民眾不見得配合,那可是那畢竟是少數,多數的民眾,真的還是為了其他人的安全,真的也是乖乖地居家隔離,乖乖地居家檢疫,那這當然也讓我們這個避免,可能的病毒會傳播到社區裡面」。

時任副總統陳建仁(2020.5.9)說:「我相信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會在今年秋天或冬天」。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2020.5.8)說:「利用我們的健保資料庫來追蹤」。

政府、產業、和全民合作,守護住全民的健康,也讓民主、科技防疫的台灣經驗,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形象。除了滿足內需,台灣更向其他國家伸出友誼之手,TAIWAN CAN HELP,AND TAIWAN IS HELPING的口號,2020年在世界發酵!當疫情過後,如何消化口罩產能、精算戰備存量,是未來一大考驗;而如何將戰略性物資等、相關產業的技術根留台灣?也是政府勢必得思考的重要課題。

行政院副院長(時任經濟部部長)沈榮津說:「打完抗煞那一仗,我們沒有好好地把這個,能力能量留在國內,但是從這一次的教訓,我們要有秩序地有前瞻的規畫,平常一定要給國內的廠商有機會,你照顧他給他有這個量,然後他來維持他的基本的產能,然後以國內市場來培養廠商,有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你要把平時視同是戰時,所以防疫物資,我們一定要做好屯兵政策」。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這一段時間不管是我們的人道的援助,包括大家比較知道的口罩,其他所有的醫療物資,我們如果夠用,我們也不是說多得跟山一樣的時候,我們才分給別人,我們也很困難口罩我們還是缺啊,但是我們就節省一點,然後可以幫助更多的人,這個是台灣做為一個國際社會的成員,我們可以對人類的健康有貢獻的時候,我覺得這是應該要做的」。

與病毒的戰疫,歷經17年淬煉,台灣顛簸再起,學會承擔與執行,願意奉獻與付出,風雨尚未消停,但台灣人民無畏阻礙、奮勇抗疫,這份得來不易的平凡日常、人們萬分珍惜,也讓疫情嚴峻的各國,在疫病恐懼中、看見前行的方向。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