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 起一棟屋|老爸的木造家屋日記|華視新聞雜誌

Siku Yaway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讀一本書,讓人獲得許多知識和樂趣,但您相信嗎?有人讀完一本書,竟然可以蓋出一棟,友善土地的木造家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住在屏東枋寮的楊三二,小時候家中歷經白色恐怖分崩離析,他從未擁有過自己的房間或床舖。2004年52歲的他,想為家人蓋一棟溫暖舒適的房子,於是他找到一本日文書,每天研究、展開一個人造屋計畫。不過按照日式工法施作,採用全榫接的大木家屋,一蓋就是18年,至今楊三二師傅已經70歲了,房子都還沒蓋完。在造屋期間,家人原本覺得父親固執又難以溝通,然而最後大家都理解,並默默支持著他的夢想藍圖。凝聚著親情與希望,「一冊大木家屋」動人故事,帶您來了解。

每個步驟都得分毫不差,70歲的楊三二,頂著大太陽,正在一步步打造他的夢想。家屋建造者楊三二說:「這個洞是這麼寬的,然後一根小根的放上去就卡住了。通常我們沒有挖這個,就用螺絲用鐵釘,用這個鳩尾榫。」

專心鑿木榫顯現榫接本事,他的夢想,就是將背後這棟白牆黑瓦的日式建築完工。陽光下一鑿一刨,自食其力18個年頭,蓋房子大小事,楊三二總習慣了自己來。楊三二說:「你再怎麼叫,也找不到人,反正找來還是要動口教他,教的時候要花時間,還要注意他的安全。」

一般蓋房子,誤差值用公分或台分計算,楊師傅堅持的工法,則是將誤差控制在0.1公分內,這是讓房子更牢固的秘訣。楊三二說:「我不是用台分,台分大概有這麼寬,我用的是釐米,這精準度的控管,零點一公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這棟大木家屋,也有一把丈篙尺。楊三二說:「所有的材料在工廠加工過程當中,要先確認要的長度,是不是有根據圖面的長度做加工,所以要有一根木棒,這個木棒叫做計距棒。」

矗立在屏東枋寮鄉隆山路上的木造家屋,高度大約兩層樓半,裡頭格局五房三廳。說起楊三二的建築夢,要回溯到他的爸爸-楊幸讓。楊三二說:「這我伯公、這大伯,目前我們家族幾乎都散掉了。」楊三二的父親是白色恐怖受害者,無故被牽連入獄,家人四散謀生,因此深藏在他心底深處,是想要有一間自己的家屋。

楊三二說:「我父親跟他的同學的名字,都在二二八紀念公園,說沒有影響是騙人的。我讀國小二年級的時候父親就去土城了,判五年去關三年,那時候公部門的管區警察,會時常來看,當有下一代的人的時候,還要過這樣的生活情何以堪。最基本的一個居住空間,在我們的能力範圍,是不是應該可以做。」

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楊三二的黃金屋,就是從看日本建築師松井郁夫等人,編訂的《木造住宅私家版仕様書》而起,難以想像在這之前,他根本沒蓋過房子。楊三二說:「它在講這些材料,取得的面積在哪個部位。」雖然不懂日文但他仍深受啟發,日夜苦讀圓夢聖經,打造家的藍圖。

楊三二說:「日文我瞭解不多,但是我看漢字,我只要把前後的漢字兜起來,我就知道它在講什麼。像這個,木的適才適所的常識,你就知道這個知識。」楊師傅從書中發現木造建築,既友善環境又環保永續,和自己心中的理想不謀而合,因此更堅定意志。

楊三二說:「其實木料是用人造林的木料,不是用原始林的。代表的是循環、永續經營,永續經營就是要種樹要疏伐,天然的林相就不要去動它。可是已經開墾變成人造林,那不去疏伐不去整理很危險。」完全不懂蓋房子的門外漢,漸漸摸索出要領。2002年楊三二獨力手繪16張家屋藍圖,預備啟動蓋屋計畫。

記者Siku Yaway說:「你畫這個圖大概畫多久,要花多久時間?」楊三二說:「大概花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斜度會導流氣流,設計圖裡面,我已經想到要用魔鬼粘,需要的就是斜度,我不能把玻璃往外推,窗戶的玻璃往外推不能變成水平,要維持一個斜度讓氣流導引。」

畫好設計圖後,楊三二開始到處找木料,還租了倉庫存放,接著就是難熬的做榫接日子。Siku Yaway說:「這棟家屋完全沒有使用到任何一根鐵釘,而它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全部都使用木榫銜接的傳統工法。」楊三二說:「斜度來自於大進小出的概念,要放進去之間,可以看到這邊有個空隙那麼大,那就是它的斜度可以輕鬆地放進去。到底之後,這整個是壓死平行的密合,這樣的銜接,強度是非常強的。」

魔鬼藏在細節裡,堅持自己的節奏,楊三二在這幢木屋裡「磨」了十八年,算一算也走過了6570多個日子。楊三二女兒楊淨淑說:「我覺得我們全家應該都認同,最難熬的是鑿榫的那八年。」楊三二女婿童裕謙說:「因為這些木材已經準備八到十年,全部鑿完榫之後,就已經是2012年。」

以時間換取空間,9米高的日式木造家屋,常見的是一人埋頭苦幹身影,不過偶爾也有幫手主動加入。家屋換工者陳養正說:「那時候他們在網路上徵一些換工,我知道這件事情後,就厚著臉皮去敲師傅的門跟他聊天。他的東西比我想得更厲害,我們沒想到像這麼大的東西,可以用的那麼細,拿游標卡尺量間隙,每個都算得很準,組合起來就是很密,那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的一件事。」

楊三二說:「之後不用再做木棧道,就這樣用自然材料,把它堆成想要的高低差就好。」記者Siku Yaway說:「楊師傅,你有算你蓋到現在已經花材料費嗎?」楊三二說:「要問我太太他知道,差不多被我花光了。這個裡面我們有纖維,塗石灰上去才不會裂,利用纖維把它互相拉住。」楊三二妻子陳慧娟說:「要幫忙提石灰。」

陳慧娟說:「他都不讓我幫他看,除非是真的沒辦法一個人扛來這裡,才會來叫我。但如果我不在他還是會自己弄,他就是很逞強,腰閃到過可能真的比較沒力了。」陳慧娟說:「住進來後最不方便的地方,是一開始還在施工的時候。那時候還沒有衛浴,為了晚上上廁所我們買了一個夜壺,而我們睡帳篷,外面都可以看進來,會用板子稍微遮一下。」陳慧娟說:「我覺得還滿好玩的,像辦家家酒。」

言談間滿滿支持,楊師傅的另一半-陳慧娟,在蓋屋這段期間負擔起家計,讓老公無後顧之憂,也陪著一起住進未完工像工地的家。楊三二說:「這個門有暗鎖,這邊可以卡住。小朋友會自己亂弄,但他不會去戳這個,他不知道戳一下就可以拉開。」

家中每個不起眼的機關,都是楊師傅給家人的溫暖,一個個小巧思,都為家人設計打造。陳慧娟說:「地底下的冷風會往上,夏天就比較涼快,往上以後熱氣會往外排,冬天就關起來。這個設計讓冬天差五、六度以上,而夏天差十幾度。」

楊三二說:「沒蓋的地方剩庭院,這棟幾乎95%以上完成,剩下電力而已。」18年蓋屋期間,這家人有什麼改變?楊三二的女兒從少女步入禮堂、結婚懷孕,楊三二也從一位父親,即將搖身一變成為阿公。楊淨淑說:「一開始蓋大概是我唸書的時候,到現在我都要生小孩了。那個時候很期待,會看很多建築雜誌。」

童裕謙說:「女兒要幫爸爸圓夢,那個時候我們結婚,她跟我說她出來工作十幾年了,還沒有辦法存到錢拿回家幫忙蓋房子,很難過覺得幫不上忙。所以她拜託我,能不能讓她這一年,專心去拿資助計畫。」為了幫父親一圓蓋屋夢,全家人都真情付出,楊淨淑幫爸爸提案公益計畫,籌募資金。

楊淨淑VS.童裕謙說:「不知道過程這麼久,對真的很煎熬」童裕謙說:「一整年幾乎都沒有收入,一直在吃老本。然後錢下來了我一毛都沒有拿,我就跟她說妳全部都拿回家。」楊淨淑說:「老公幫我們家做很多事情,可是有時候好像已經變習慣了。」

房子硬體九成完工,但過去各自忙碌的家人,開始要在同個屋簷下生活,感情要如何長久經營?楊淨淑說:「他心中覺得他蓋了一座城堡給家人住,他處理的是硬體的問題。以前我們餐廳沒有客廳,也沒有像一個家屋的樣子,所以我沒有感受過,什麼叫做家人相處在一個屋簷下、一起吃飯。」

這棟房屋也對外開放,讓志同道合的人在夢想路上,相互砥礪。採訪這天,有正在環島的家庭,入住一冊大木家屋。環島民眾哈利爸說:「跟日本來去鄉下住一晚的感覺是一樣的,而且裡面的木造結構,師傅都會跟你介紹。東西其實花錢去買就好了,房子你花錢給人家蓋,都可以蓋得起來。可是自己去做,那個價值會完全地不同,每一個角角落落都有回憶。」環島民眾黃奕琦說:「因為這邊是台灣,但卻有日本的建築物,我覺得滿特別的。」

白牆黑瓦的每個小細節,看出素人變身職人的堅持和用心,凡事不怕難,老爸的木造家屋日記,看見家人們的情感慢慢凝聚,成就幸福和圓滿。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