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木點亮故鄉|再造大埔和平提琴村|華視新聞雜誌

李婉婷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位在嘉義縣東南方,毗鄰曾文水庫的大埔鄉,風景如詩如畫,卻是嘉義縣人口最少的鄉鎮。現任和平村長吳倚豪,過去在竹科擔任工程師,眼見家鄉每年颱風過境後,都有很多的漂流木淪為廢棄物。2019年,他邀請提琴工作者黃聖彥,擔任駐村藝術家;從教小提琴到以漂流木製琴,讓和平村成為藝術發展基地。和平社區如何利用資源,再創社區價值?音樂藝術如何融入村民生活,提升經濟觀光實力?漂流木提琴村的創生故事,一起來看。

音樂家黃聖彥,2019年來到嘉義大埔的和平社區,他每個星期從台北到嘉義,教孩子學小提琴,也帶著社區長者專業製琴。提琴工作者黃聖彥說:「我注意到鎮上有一間房子舊舊的,一個放漂流木的房子。我會拉小提琴,我也會做小提琴,那個地方,我覺得可以做一個工作室,偶爾可以找兩三個老師來一起租,讓大家可以辦活動。」

黃聖彥說:「我幫你修,讓你看一下腰要怎麼做,才會平,才會漂亮。村長說他一個更好的地方,帶我來這一間,他說黃老師你可以在這邊,教大家提琴或是你可以運用。」嘉義大埔和平村村長吳倚豪說:「家鄉其實蕭條很多,我們是不是也有機會回來這個地方,回來是不是有機會,可以去改變這個地方。」

吳倚豪在竹科擔任工程師多年,他以音樂為媒介從中牽線,為青年返鄉創造各種可能。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倚豪說:「音樂有一些文化,在生活當中可以隨手聽到,隨手得到。我們從提琴開始,希望讓我們這些年輕人,有一些認同感。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一直覺得這個地方,好像缺少什麼東西,直到我遇到提琴,我覺得會不會音樂可以成為,這地方的一個靈魂。」

製琴的材料來自漂流木,每一塊木料,都有自己的流浪故事。大埔愛樂成員詹永欽說:「它是樟木,樟木就是樟腦。」今年71歲,家住台南仁德的詹永欽,當初天天通勤,遠赴嘉義大埔山區學製琴,如今他在和平村Longstay,每逢周末才會下山。詹永欽說:「我以前有去奇美看過,學拉琴的話要住下來,因為他們晚上才有團練練習。」詹永欽說:「你看一個小時就學會這首,所以我就決定學小提琴了,你會感覺到愉快,會為這個愉快願意付出。」

由提琴工作者擔任駐村藝術家,大埔和平社區的音樂發展,從2019年開始寫歷史。提琴工作者黃聖彥說:「這個是我們來大埔,做的第一把琴。我們有一個釣魚平台,可以看到老鷹,所以我就想到,來刻一個老鷹的頭,因為它是竹子所以有點困難,竹子拼起來然後做成提琴。這洗衣服的板子也可以做琴,它是木頭。木頭就可以做琴。」黃聖彥說:「我教學生的每一堂課,都要學會一首名曲。」

大埔愛樂,是這群素人音樂愛好者共同的代名詞。提琴手賴淑梅,是大埔國中小學的會計主任,學琴製琴她有主場優勢。大埔愛樂成員賴淑梅說:「之前八八風災有很多的漂流木,把漂流木變成提琴,是很好的主意。我覺得製琴好難,先製琴然後同時學小提琴。」

來自嘉義市區,從事汽車設計工作十多年的李韋政,因為熱愛提琴,大埔鄉成為他第二個家。大埔愛樂成員李韋政說:「我以前都是用電腦畫圖,所以都是用滑鼠來代替手,東西都是機器,很快就做出來了,碰一碰木頭,會有一種療癒的感覺。」

藝術愛好者來自四面八方,他們都為音樂與木料的獨特魅力,深深吸引。黃聖彥說:「用很多種木材來做提琴,聲音好不好不知道,但是作為工藝的學習,它是可以製造材料的。」吳倚豪說:「颱風還是大水過後之後,我們會有很多。在開放期間,我們會撿回來這邊暫置,當老師他們有需要材料,就會來這邊找。」

吳倚豪說:「這塊是雲杉滿重的,我們會先把它切掉,回去把它裁成板材。這塊是檜木,有人叫它Hinoki,這種木材,以前我們都只是把它拿來生火而已,因為它有很多油脂,那就有點可惜,其實它可以變成一把小提琴。」

每周固定時間的團練,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首曲目,都是為了舞台上的完美展現。今年76歲的曾春和說,他沒想過自己的人生,有機會與音樂畫上等號,和小提琴沾上邊。大埔愛樂成員曾春和說:「其實我也不曉得,練了以後還要來表演,那是我最緊張的時候。」

音樂平易近人,串起千百種可能,原來打鐵的手,也可以溫柔地在琴弦間游移穿梭,演奏出動人樂章。記者李婉婷說:「位在曾文水庫上游的和平社區發展協會,其實就是一個音樂藝術中心。2019年村民開始用漂流木製琴,和平社區成為名符其實的漂流木提琴村。」

嘉義大學音樂系教授謝士雲說:「它的聲音我覺得滿有溫度的,有一點點滄桑的感覺。」謝士雲說:「表現比較細膩情感的部分,我覺得它滿可以勝任的。」謝士雲說:「在拉的時候會感受到這把琴,它從山上沖刷下來的故事,然後被撿到被烘乾。也許不同的演奏家來拉,會有不同的感覺,我拉的時候,會感受到裡面很多的故事。」

透過音樂推動社區再造,和平村的下一步,計畫以生態旅遊,打響知名度。吳倚豪說:「那座山的稜線以後,就是高雄的那瑪夏區。」搭乘曾文水庫觀光遊艇,下一站,準備前往釣魚平台。吳倚豪說:「在這邊釣魚很有成就感,來這邊釣到這輩子的第一條魚。」

以漂流木為名,藝術施展魅力再造和平村。嘉義縣文化觀光局科長張世杰說:「其實在偏鄉推動音樂,跟它本來的傳統文化是不太有關係的。免費讓大家製琴大家就會來,附帶休閒旅宿的產業,能夠跟義大利的,克里蒙多製琴小鎮,做同樣的發展願景。」

吳倚豪說:「我們把他們慢慢地集合起來,在營造一個音樂的環境,再影響到他們每一個人。學會了怎麼去欣賞音樂之後,我再帶他們大家一起走出去,讓他們展現有更多的自信。」學音樂不分年齡,小提琴活絡社區。大埔愛樂成員朱淳蒲說:「比較想練莫札特的一些曲子。」

打造大埔漂流木提琴村,成為獨特社區品牌象徵。嘉義大埔返鄉青年簡廷羽說:「製琴拉琴,會有老師一對一的教學,幸福音樂社區。」大埔愛樂成員詹永欽說:「我每天學小提琴,學到都手抽筋。我71歲了,這種樂趣,真的是用錢都買不到的。」大埔愛樂成員李韋政說:「對我來講最大的收穫,是讓我自己可以沉澱下來,享受這個當下。」推展偏鄉藝術教育,音樂家從大埔出發。

提琴工作者黃聖彥說:「雖然我來這邊要花一些時間,可是每次我一出發,我就開始感覺到自由了。」透過藝術洗禮,「琴」定大埔和平村。吳倚豪說:「好像我們在演一齣勵志電影,從無到有的過程當中,發生很多的事情。」

音樂不只豐富生命,琴弦譜出的樂章,也持續閃亮山中的精歲月。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