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食滋味 綠色餐廳上菜了|餐桌上的革命|華視新聞雜誌

Siku Yaway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 台北市

除了推行食魚教育,綠色餐廳努力縮短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他們採用在地的當令食材,減少添加物,也注重產品來源的飼養條件。像是在宜蘭深溝村,稻米達人賴青松,就開了間米鬆餅店,使用的有機友善食材,九成九都來自當地小農,這場從土地延伸到餐桌的飲食革命。

宜蘭深溝村,台灣新農村發展的一個窗口,休耕期間,田裡的職人們仍沒有停歇。深溝村稻農賴青松說:「這片田,我們會開放讓人家手工插秧,會種植米鬆餅的原料,像紫糯米或是秈稻。」賴青松說:「我種友善稻米也有一、二十年的時間,很明顯感受到台==灣年輕人正減少吃米,譬如早餐不太吃稀飯。」賴青松說:「對第一線種植稻米農夫來說,必須承認它慢慢形成壓力,因為買方減少了。」

賴青松催生出深溝村的一間綠色餐廳,努力縮短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綠色餐廳業者史法蘭(2021.12.4)說:「深溝這家店很有趣,其實你是站在種出這個稻米的土地上,然後吃著這個稻米做出來的甜點,近距離的感覺很特別。」賴青松說:「年輕世代,味蕾已經被西方文化搶走,我們如何把東方土地,生產出來的米類穀類原物料,再變成現在這個年輕時代,喜歡的風味。」

減少碳足跡,以村里為單位的飲食供應系統,開啟一連串的味覺探險,西式風味因此有了台式的靈魂。想要做很多對土地好的小事,他們並不孤單。一方水土,能培育出具當地特色的農作物,希望帶著旅人創造旅食回憶,茶園主人游正福堅持做綠色餐廳的最佳後盾。茶園主人游正福說:「我們在做茶園的時候,很重要是生態,以半野放的方式。我在選品種的時候非常仔細,為了要做有機,為了要做抗旱抗寒,特別找了11個品種測試。」

要打造宜蘭隊,舞台上的小農們不能少了後台。這裡和一般的碾米廠不同,講求作業細節,為的是不要友善小農苦心,讓他們得以在農田安身立命。碾米廠老闆吳慶鐘說:「青松米割完以後,大概在三、四個小時內會送到這裡。我們都是用低溫烘乾,溫度大概是在50度左右,而且這裡的烘穀,不是用柴油,是用煤油。」吳慶鐘說:「兩個烘出來的風味會完全不一樣,煤油是完全沒有油耗味。小農很辛苦,在最後這個階段,如果讓它失去原來的風味或是品質,很可惜。」

其實這間廠房,一開始只是老闆吳慶鐘要解決自己的農田問題,沒想到一次颱風,幫了一年一穫的小農們一把。吳慶鐘說:「在宜蘭縣的小農界裡面,被暱稱為是慈善事業。小農是很沒有尊嚴的,從整地到插秧被很多人刁難,地很小沒有人願意種。很多小農會講說,他們在這裡找到種稻的尊嚴。」

用心造就好吃的食物,各路勇者站出來貢獻一己之力,因為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1.75%,糧食危機有一天會不會成為沉默海嘯。賴青松說:「麵類製品已經取代了三餐,如果突然疫情發生,突然戰爭發生,突然航運不運轉,突然麵粉載不進來,請問這是不是一個很根本問題,我們一定要到那一天才意識到,沒有東西吃了。」吳慶鐘說:「你在吃這份餐的時候,同樣在為這個地球,為自己的未來盡一分心力。」

賴青松說:「其實綠色餐飲的業者,面對的是一個完全創新的時代,還有一個全新的地平線。我們的土地生產出來的東西,有更多的人喜歡,我們才有可能維持這片土地,生產生命生活所需的食物。否則這個系統,當它瓦解的那天,是補不回來。」

吃出永續,綠色飲食產業鏈面對挑戰,打破以往想像,在各地漸漸成形。賴青松說:「我覺得有點恍如隔世,因為很難想像。從最開始大家覺得,這東西能吃嗎蟲那麼多,或是吃起來像啃牧草。到了現在,變成是世界上大家一致的方向。」

改變正在發生,好好吃飯也是愛地球的一種方式,餐桌上的革命,我們向土地致敬。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