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香港一九九七系列(一)回歸與宿命(一)

綜合報導

  再過三百六十九天,就是香港回歸大陸的時候了,照理來說,香港受到英國長達百餘年的殖民統治之後,能夠回歸到中國的懷抱,應該是一件歡天喜地的好事,但是香港同胞卻把一九九七年七月一號回歸的這一天,叫做九七大限。大限絕對代表了恐慌、憂慮、不安和難過的名詞,而沒有任何歡喜回歸的意思。這是因為大陸目前還在中共的共產極權統治之下,使得原本應當是歡喜雀躍的回歸,不得不演變成為沉痛、哀傷的大限,香港同胞不願意受到共黨統治的意願,莫過於以大限兩個字表達的深度沉重。

  一九九七年的七月一號,英國米字旗將降下來,香港同胞不再是被英國殖民的二等公民,但是卻又因為將受到共黨的統治,而有著大限的無比恐慌,百餘年來,香港已經由一個小漁村蛻變為英國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然而這種殖民與回歸間心情的沉重,竟有如此相彷彿的宿命感。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起,在港島銅鑼灣立法局,英國的米字旗將永久的降下來,從這一天之後,在港島、九龍、新界這一片千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英國將不再擁有任何行政及統治權力,香港將回歸到中國人所擁有、統治的狀態。

  這是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時,英國人所不曾想像到的發展,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二、三十年間,英國人都還以為他們能夠「永久的擁有這一顆,英皇頂上皇冠最耀眼的一顆明珠」,代表著大英帝國昔日,「日不落帝國」的光耀與榮耀,然而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米字旗降下來之後將不會再昇起來了,一百五十五年的殖民統治歷史也將成為過去,對中國人而言,這是近代歷史上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最後一個烙印的撫平。

  香港走過一百五十五年的殖民歲月,內中悲歡離合,痛苦無奈,這個歷史,不是香港同胞自己選擇的歷史,而是在莫可奈何的一連串偶發事件之下,所造成的民族悲劇,香港同胞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默然的吞下這歷史的苦果。

  十九世紀中葉的香港,與今天樓宇摩天、巨輪艨艟、車水馬龍的香港,完全是兩個世界,當時香港只有村民大約三千六百五十人,聚居在二十多個小村落當中,漁民兩千人則棲宿在港口的漁船上,跟當時中國其他沿海的大港口相比,不只完全沒有其他港埠的物阜民豐,舟楫連天的富庶與繁榮,甚至還被視為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的不適合人居住之處,能發展成今天的世界性金融、商業中心,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最初英國並沒有經營香港的企圖,甚至也沒有與清廷戰爭的準備,然而,太多歷史上的偶然,以及西方殖民霸權的思潮與行為,卻使得十九世紀中葉時,腐敗的清廷開始成為一個喪權辱國的清廷,香港的割讓,也成為清廷一連串,割讓土地以求議和的最突出實例,大清帝國的版圖開始崩潰,而崩潰的最原始點,就是這個小小的不受重視的漁村,香港。

  中英鴉片戰爭的起因與過程,是一連串複雜的歷史,我們只能這麼說,當衰敗中的清廷雖然有雄圖遠見的林則徐力圖振作,肅清菸毒,但是清廷中樞已腐,無力回天,因此當中英間為了禁菸而引發戰爭時,妄自尊大而不思進取的清廷,當然不是船堅砲利的英國的對手,而在道光二十一年西元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日,簽訂了穿鼻草約,把香港割讓給了英國,就歷史的角度來看,英國非正式的統治香港,是從穿鼻草約開始,一八四一年一月二十六日,英國海軍就在香港水坑口登陸升旗,但是清廷並不承認穿鼻草約,而認為割讓香港是奇恥大辱,舉國震怒,簽此草約的兩廣總督琦善被撤職解京查辦,中國從一開始就不想割讓這個蕞爾小島,「寸土必爭」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一貫的傳統,香港當時雖然小、雖然荒蕪,但是中國卻不願意遺棄它,英國方面則同樣的對穿鼻條約不滿,這倒不是他們良心發現而不想侵占中國的領土,而是他們殖民霸權的野心太大了,英國政府認為,穿鼻草約的條件太過於「寬大」,英國外務大臣彭瑪斯頓勳爵甚至認為,香港是一個「杳無人煙的荒蕪小島」,他還看不在眼裡,於是英國也把負責簽約的義律給召回,而派樸鼎查代之,使得鴉片戰爭又持續的打了起來,樸鼎查再度掀起戰爭,並且由廣州、香港一路北上,打到了南京城外,使得清廷為之恐慌,雙方才在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正式簽訂了南京條約,香港也從這個時候開始,在法理上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展開了其一百五十五年的殖民歷史。

  由這段割讓香港的歷史來觀察,香港同胞遭受殖民統治,乃是身不由己的宿命安排,原本中國清廷不想遺棄它,為它還曾經戰鬥經年,沿海港埠慘遭英國戰艦蹂躪,才不得不黯簽下了,英國強權逼迫下的不平等條約,甚至連英國原本也看不上,這個「杳無人煙的荒蕪小島」,後來上台的英國保守黨政府外務大臣阿巴甸勳爵,還曾在一八四一年修訂給樸鼎查的訓令,撤回「割地」的要求,要不是樸鼎查想當香港的總督,想當「土皇帝」,在簽訂南京條約時違背了英廷訓令,仍然要求割讓香港,那麼香港或許也不會走過一百五十五年的殖民歲月。當然有人會認為,香港被殖民是福不是禍,他們以香港今天的繁榮為例,認為如果不是英國的殖民統治以及督管規劃,香港就不可能會有今天的建設發展,持這種論調的人以英國人為主。

  但是細察香港這一百五十五年的殖民歷史,卻不可否認,不論香港被建設得再進步,再繁榮,再發展,做為香港的主體六百萬香港同胞,卻始終還是二等公民,要不是九七回歸,今天的香港同胞能夠享受多少的民主自由呢,還真的是值得懷疑,因此,既有一百五十五年前的被殖民,一百五十五年之後解脫殖民的束縛,也就是歷史必然的一個軌跡,只是香港同胞沒有想到,走過殖民歲月之後,竟然將又要接受一個共產極權的統治,他們心中的不甘與怨恨,才從「大限」這兩字來強烈的輻射出來,從殖民到共黨統治,這是香港同胞的歷史宿命嗎?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華視新聞 Facebook

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