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王皓 編譯 / 英國
由保守黨首相梅伊(Theresa May)主導的「英國脫歐案」,在國會下議院表決時,遭逢了慘敗的命運。在野黨工黨的領袖柯賓(Jeremy Corbyn)接著提出不信任案,想提早把梅伊拉下台,但下議院以325票對306票否決了不信任案,梅伊算是度過危機,但是英國的脫歐計畫,究竟該怎麼辦?不少人竟然把希望,寄託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身上。
大家都知道,英國的君主其實是個虛位元首,並沒有真正的治國權力,然而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人民心中地位崇高超然,在政治紛亂的時候,女王就是一股安定的力量。這次英國的脫歐案,已然形成了重大危機,目前為止女王對脫歐案的看法都表達的非常委婉,比如去年耶誕談話時,女王也只有暗示大家,「歧見再深,也要相互尊重」。
即使是這麼隱晦的表態,在關鍵時刻也曾經發揮過作用。2014年,蘇格蘭準備進行脫離英國的投票,就在聯合王國眼看著要分裂的前夕,伊莉莎白二世打破沉默,表示希望大家慎重考慮未來,這被外界解讀為,希望蘇格蘭能留在英國,女王的一句話被證實,勝過當年首相卡麥隆的千言萬語,蘇格蘭至今都是英國的一部份。
不過,脫歐難題不能光是等女王出手,英國接下來的選項很複雜,比較常被提出討論的,包括,1.無協議的硬脫歐、2.國會提前大選,換個首相來和歐盟磋商、3.舉行二次公投,看看民眾在紛亂2年後,是不是還是決心脫歐。
英國脫歐牽扯的範圍廣泛,連身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國的台灣都難免受到影響。根據路透社報導,我國已經對英國向WTO提出的脫歐後新協議,表態反對。以金融服務及航空器租賃為例,我國認為,新協議要求航空公司,租用在英國國內註冊的航空器,等於限制了市場開放程度,因此投下反對票。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