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初為何被舉黃牌?解禁後永續漁業更重要!

台灣當初為何被舉黃牌?解禁後永續漁業更重要! | 華視新聞
歐盟的「黃牌」警告宣布解除

蕭元媚 綜合報導  / 台北市

台灣漁業自2015年遭到歐盟舉「黃牌」警告後,限制水產的外銷,讓台灣一年損失500億產值,近年透過立法和嚴格的控管漁船,終於解除「黃牌」警告,但若再觸法,恐再度被歐盟舉牌,遠洋漁業人士透露,若台灣再違規,恐被歐美市場封殺舉「紅牌」。

鯊魚割鰭後放生 台灣漁船無規範

反歐盟的捕魚追溯條例(IUU)要求有關單位必須打擊非法濫捕、未如實報告漁獲、並對越界捕魚的漁船行為做出規範,原因就是要維持海洋資源永續。台灣過去被舉牌的引爆點是因為過去有台籍漁船「順德慶888號」在中西太平洋將鯊魚割鰭後棄身,甚至捕撈太平洋稀有的黑鯊,且該船沒有填實漁獲資料。

歐盟認定台灣對漁業的法律規範有很大的疏失,且當時台灣許多漁船沒有船位回報器,也沒有合法的漁業執照及遠洋作業許可,還會偽造及塗改船名和使用被禁止的漁具捕撈,這些都是歐盟管理台灣漁業的重點項目。

嚴格法規與漁民權益需平衡

為打擊非法捕撈的漁船,農委會推動漁業三法的修法,2016年修訂「遠洋漁業三法」同時採取從衛星監控入港登船的監管措施,違規漁船將遭罰百萬,及扣留漁業執照和船員手冊,這樣的規範讓漁民叫苦連天,但辛苦終於看見成效,歐盟的黃牌今年6月解除。

但台灣漁船過勞,勞動環境極差,薪資卻沒有相對回報恐怕是濫捕及過撈的原因之一,2016政策突如其來的緊縮,造成漁民反彈,在去年2018憤怒達到最高點,曾經上凱道抗議,漁民主張自己的權益不該是被犧牲,政府若沒有改善漁業市場整體環境及以相關措施支持漁民轉型,嚴格的法規恐制標不治本。

黃牌解除 漁業須自律

同樣被舉黃牌的還有「南韓」,南韓在2013年被舉牌,但2014年就被取消,台灣則是花了三年才回歸隊伍,雖目前暫時解除歐盟的「黃牌」危機,台灣漁業必須自律,否則一旦被制裁掉入紅牌,漁獲無法外銷歐洲,對台灣經濟將造成重創。

台灣當初為何被舉黃牌?解禁後永續漁業更重要! | 台灣漁業須保持永續經營。(資料照片)
台灣漁業須保持永續經營。(資料照片)

新聞來源:華視新聞

新聞關鍵字

加入Line好友